«345 6 78» Pages: ( 6/8 total )
本页主题: 坦克装甲车辆(二战前)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以下是德国篇 GtQ$`~r  
O>Y Xvu  
一号指挥坦克 德国 dgb#PxOMH  
n9.` 5BH7/  
名称:一号指挥坦克 5(@P1Bi  
诞生时间:1935年 h,:8TMJRRN  
底盘类型:履带式 K!|%mI8gk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Ep/kb-~-  
性能数据 ?.&]4z([  
乘员与载员:2人 k)VoDxMKK  
车长:4.42米 DOi\DJV!  
宽度:2.06米 e0i&?m  
高度:1.72米 J&%d(EJM  
战斗全重:5,000千克 t@K N+ C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u="VJ3  
最大行程:145公里 K OZHz`1!  
(E'f'g  
 为更好地协调装甲部队,德军在1935年将部分一号坦克底盘改造成为指挥坦克。1935年至1937年在一号B型基础上共改造了184辆指挥坦克,另有6辆是用A型改造。 y/!h.[  
W'f{u&<  
结构特点 %i!&Fr  
除了炮塔,装有突起的上层指挥结构和固定的四角型指挥塔,出入口开在指挥结构两侧。它装有FuG2和FuG6电台,多出的天线架在右侧翼子板上。苏德战争爆发后又加装了更强的FuG8和FuG10电台而成为后期型,框形天线环绕车体。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1 | 50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一号喷火坦克 德国 0~qnwe[g}  
577H{;pW  
名称:一号喷火坦克 P I gbeP  
研发厂商:亨舍尔公司 gAcXd<a0  
诞生时间:1932年 yFp8 >  
底盘类型:履带式 N%1T>cp0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O0#E3Kz  
性能数据 hhu !'(j  
乘员与载员:2人 %xE9vN;  
车长:4.02米 AL #w  
宽度:2.06米 *ujn+0)[  
高度:1.72米 2jQ|4$9j  
战斗全重:5,400千克 9v_B$F$_T  
最大速度:37公里/小时 *,w9#?2x  
最大行程:145公里 iV8j(HV  
G813NoS o  
是德国于1930年代研制的一款轻型坦克,缩写为“PzKpfw I”,其官方军械署赋予的编号为“第101号特殊用途车辆”(SdKfz 101)。一号坦克自1932年开始设计,并于1934年开始生产,其原先仅作为德军建构新一代的装甲战斗与技术时所使用的训练车辆,但后来将其投入了西班牙内战、二战的波兰、法国、苏联、北非以及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使用。一号坦克于西班牙累积了使用经验,帮助德军分别于1939年和1940年击败了波兰与法国。 XWQp-H.  
结构特点 wO6`Ap t1:  
在小型车体上每侧有4个平衡悬挂式大直径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诱导轮后置,炮塔上装有2挺机枪。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1 | 51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一号A型坦克 德国 6PETIs  
KsZXdM/  
名称:一号A型坦克 k@qn' Zi  
诞生时间:1934年 ^MPl wx  
底盘类型:履带式 B2UQO4[w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jPG&Ypm1   
性能数据 h#K863  
车长:4.02米 fL[(;KcAa  
宽度:2.06米 p s:|YR  
高度:1.72米 vas   
战斗全重:5,400千克 ht8%A 1|  
最大速度:37公里/小时 4%#C _pE9  
最大行程:145公里 Ip}(!D|  
b<UZD yN~  
一号坦克初期生产型。参与了西班牙内战、比起西班牙共和国军装备的T-26明显居于劣势,为了对付相较而言性能更为优秀的T-26,因此一部分换装了意大利制20毫米机炮,从1934到1936年停产为止生产了818辆。 C^]y iR-U  
PxENLQ3a=  
结构特点 IaDc hI  
本车为轻型双人座坦克,底盘训练车,只有上部结构,无炮塔。车身装甲极为薄弱,且有许多明显的开口、缝隙以及缝合处,以致这些坦克实际上并不太耐打,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连坦克的标准也配不上,而引擎的马力也相当小。齿轮箱为标准的商用撞击式(crash type),共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车身乘载系统外部有大型的横杠,自外部链接每个路轮的轮轴直到惰轮为止。履带的驱动轮位于前方,以致坦克底板下方有跟传动轴从引擎经由驾驶的脚旁连接到驱动轮。两名成员共用同一间战斗舱,驾驶从车旁的舱门进入,而车长则由炮塔上方进入。在舱盖完全闭合的情况下,车内成员的视野极为不佳,实际上车长大多冒出炮塔以求更佳的视野。炮塔是借由手来转动,由车长负责操控炮塔上的两挺机枪,共携有1525发彈藥。 T7E9l  
ZJz6 {cY  
主要用户 4u;db_gX  
西班牙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1 | 52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PzKpfw III/三号坦克  德国 }5#<`8  
't3/< h<  
名称:PzKpfw III/三号坦克 Z2d,J>-  
研发厂商:戴姆勒·奔驰 ;5 W|#{I  
诞生时间:1930年 "T4Z#t  
底盘类型:履带式 RH+3x7 l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7[ )4k7  
性能数据 ]Y!$HT7\  
乘员与载员:5人 g0w<vD`<g  
车长:5.52米 ?`?"j<4e  
宽度:2.9米 ;kO Op@e  
高度:2.5米 B6tp,Np5,  
战斗全重:22,000千克 yE3g0@*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3^kZydZ CN  
最大行程:155公里 oWGtKtDhH  
]wLHe2bE u  
三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II)为德国在1930年代生产的一款坦克,并广泛地投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号坦克被设计为专对付敌方装甲战斗车辆,并与支援步兵的四号坦克并肩作战,大量使用于战争德军活跃的的1941年至1942年,然而随着盟军新型坦克大量投入后,其有限能力无法赶上敌方坦克性能而过时,大部份用途被逐渐为强化后的四号坦克所取代,只有少部份在战争后期担当步兵支援的角色。从1936年至1943年,德国一共生产约5700辆三号坦克,并以其底盘为基础发展出三号突击炮,并一直生产使用到战争结束。 .%>UA|[~: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 Yrp WGK520  
结构特点 LO8V*H(  
由于三号坦克的尾部采用多层装甲,使得它成了整架坦克的累赘,使得后来三号坦克无法有效率地作战,不得不从前线退下来; CA[-\>J7y  
Bfw]#"N`  
早期生产的型号(A型至E型,以及少量F型)即安装由PAK36反坦克炮所修改而成的37毫米坦克炮,以应付1939年及1940年的战事。后来生产的三号坦克F型至M型都改装备上50毫米KwK38 L/42及KwK39 L/60型火炮以对抗敌军坦克; 9H5S@w[je  
h amn9  
三号坦克A型至C型皆装上了230匹马力的12汽缸梅巴赫HL 108 TR发动机,而以后的型号皆使用320匹马力的12汽缸梅巴赫HL 120 TRM发动机,越野能力不错。 A@^e 4\  
研制历程 h@$M.h@mcG  
在1934年1月11日,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坦克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携带高初速炮用以反装甲作战的的主力坦克,以及携带大口径炮射击高爆彈藥的支援型坦克,并规画一坦克连的组合比例为三个排的主战坦克以及一个排的支援型坦克。根据这观念,古德里安要求陆军部草拟开发一种最大重量为24吨(以配合德国公路桥梁的载重限制),以及最高行进速度为35千米/小时的中型坦克,并打算将之作为德国装甲师的主力坦克,以用作摧毁敌坦克。而德国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公司、克虏伯公司、MAN公司及莱茵金属公司以此生产了试验型的坦克,并于1936年及1937年进行测试,最后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产品获得取用。第一辆三号坦克在1937年5月竣工,以及其余9辆都在同年完成生产。最先的A、B、C、D型均为发展阶段,只小规模生产并多被用于测试目的,直到1939年E型三号坦克出现后才开始正式量产,量产由数家厂商共同负责。在研发其间1937年至1940年中,德国政F并计划把三号和四号坦克标准化,以应付战事。 9kj71Jp&}  
 k?|l;6  
使用情况 [4,=%ez  
三号坦克原来被计划作为德国陆军的主战坦克,量产后主要用于针对波兰、法国、苏联及在北非的战事,亦有一部份参与了1944年在诺曼底及安恒的战事。但在经过苏德两方交战后,证明了三号坦克的实力并不如苏联的T-34坦克。因此,三号坦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并逐渐由强化后的四号坦克所代替。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1 | 53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PzKpfw Ⅳ/四号坦克 德国 _ 1[5~Pnh  
lb3:#?  
名称:PzKpfw Ⅳ/四号坦克 dwOB)B@{H  
研发厂商:克虏伯 h%MjVuLn  
诞生时间:二战前 '6*^s&H~  
底盘类型:履带式 w4Nm4To  
轮胎负重轮数量:八对 GD?4/HkF  
性能数据 ,.Ac= "f  
乘员与载员:5人 b`N0lH.V  
车长:7.02米 X $LX;Lv  
宽度:2.88米 Q/rOIHiI  
高度:2.88米 1au1DvH  
战斗全重:25,000千克 H)S&sx#q]  
最大速度:42公里/小时 S0C 7'H%?#  
最大行程:320公里 nff&~lwhZ  
Afi;s. ,  
  四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V,或称IV号坦克)为NC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并且与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敷二次大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四号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而比三号坦克有更大的改良空间,因此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四号坦克逐渐成为装甲师装备的主力车种。此时的四号坦克的素质比盟军大部分坦克更佳。四号坦克较大的改良空间亦使其经常被改造,成为用途最广泛的坦克,既有改造为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也有改造为彈藥运送车、架桥坦克等。从投产至二战结束,德国共制造了逾8,800辆四号坦克或其改造型。四号坦克参加了几乎所有战役,而且表现出相当的可靠性,没有像豹式坦克初期型号有大量的技术问题,被德军装甲兵昵称为“军马”。四号坦克除了由德国自行使用,亦有出口至其它国家,甚至二战结束后仍有国家将其投入战争。 [4'C4Zl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t-gg,ttnA  
结构特点 o9+ "6V|.  
四号坦克设计之初为方便组装,生产工作即将车体分为四个部份制造,分别为底盘、车头结构、车尾结构及炮塔,组装时只需用螺丝把四大部份拴在一起即可;自1943年引进了气焊与气割两种新技术后,克虏伯粘接坦克表面硬化钢的时间大大缩减了近100小时。受益于表面处理工艺较佳,使四号坦克的钢板抗压性依旧相当良好,根据一项英国《布氏硬度测试》的资料显示,四号坦克G型的正面装甲达HB 520,为当时德军坦克中最高硬度者。 !kZ9Ox9^  
dXgj  
研制历程 26|2r  
一次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其中协约国禁止其发展与生产坦克,然而到了1920年代中期,德国军方已体察到未来建立装甲部队的需求,故机动兵总司令部参谋海因茨·古德里安于1930年成立了一个工作组。1934年1月,陆军武器署提出了由三号与四号两种坦克搭配组成装甲部队,前者作为主力,而后者则定位为支援型坦克。除了主炮之外,四号坦克皆与三号坦克相似,同样有五名乘员,并配搭无线电系统以便于沟通,同时总重量限制在24吨左右。 ur^)bp<n  
Wi_5.=  
克虏伯于马德堡开始生产四号坦克A型。然而,四号坦克却没有像三号坦克般有大量不同生产商,因此1941年底前马格德堡成为四号坦克唯一一座生产基地。 gZ6]\l]J{  
mZ sftby}  
使用情况 4PUSFZK?  
现代通常认为四号坦克在当时比较强大并可靠。其最初的薄装甲及短炮管主要是因为当时设想其为步兵支援坦克。随着加厚装甲及更换炮管,四号坦克逐渐从步兵支援坦克演化为主力坦克。因为其通常比其它国家的坦克优越,至少也是相当,所以经常当作四号坦克的核心部队。因此,四号坦克成为德军最重要的坦克。由于其发展时间较长,而且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它没有像虎式或豹式初期般到战场上才发觉有大量技术问题。四号坦克的缺点是形状较传统,装甲容易受损,而侧裙则更为脆弱。德军尝试以加厚的装甲加强防护能力,却使功率重量比越来越低。即使到了1943年,训练有素的乘员、清晰的无线电及炮塔内良好的分工使四号坦克仍比T-34/76优越。但后期苏联的新型坦克使得四号坦克必需退下来,由豹式等取代。 _gZ8UZ)  
)`?Es8uW  
型号演变 dD@k{5  
A型 [xiZkV([  
1937年10月推出的第一款四号坦克为A型,编号为1/BW。此型号的坦克很少走上战场,主要用作培训装甲兵及制造技师。 qQC<oR  
B型 U%3d_"{;  
1937年,A型生产了37辆后,厂方开始生产四号坦克B型。 1ipfv-hb6  
C型 :eqDEmr>  
时值1938年,厂商在生产了42辆B型后又对C型进行了改制。军方此时将四号坦克定位为自走步兵炮,相对之后的D型也只是其改进版,实体没有太大改变。 9dl\`zlA*  
D型 k4iu`m@^H  
1939年8月生产了140辆C型后,D型开始投入生产。1939年9月荷兰战役完结,军方决定加产四号坦克,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 Kfz 161。 Vrl)[st!;I  
E型 v[VUX69  
1940年9月,四号坦克引进了E型。1939年12月至1941年4月期间并生产了280辆四号坦克E型。 *Iv.W7 [  
F1/F2型 s"b()JP  
1941年4月,四号坦克F型开始生产。装备长炮管的四号坦克F型名为四号坦克F2型,同时装备短炮管的就改名为F1型。三个月后,四号坦克F2型重新命名为G型,早期的G型与F2型没有太大分别。 We3Z#}X  
G型 VR/7CI4=  
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其又小改进了几次。四号坦克在此时开始取代了三号坦克的地位。 lquY_lrri  
H型 +9db1:  
H型于1943年4月开始生产,其车体改进为Sd. Kfz. 161/2。 T4n.C~  
J型 @D_=M tF<  
四号坦克J型,放大后可以看出阴影内只有三个回轮。 7r,'a{Rcn  
试作型 1SoKnfz{6  
为了加强四号坦克的火力,军方曾尝试将豹式坦克的炮塔连同其75毫米70倍径炮安装至四号坦克的车体上。但结果失败,军方认为四号坦克已到其改装极限。 cRBdIDIc  
主要用户 U^<\'`  
罗马尼亚  土耳其  匈牙利  保加利亚   芬兰  西班牙  克罗地亚   叙利亚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1 | 54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LT-35/PZkpfw35(t) 德国 tX)l$oRPr  
tpw0j CVu  
VP^Yph 8R  
名称:LT-35/PZkpfw35(t) w5,p9f}.  
研发厂商:CKD公司 3In` !@EJ  
诞生时间:1935年10月30日 ~#3h-|]*  
底盘类型:履带式 [v$_BS#u^3  
轮胎负重轮数量:八对 c]:sk[u  
性能数据 MJ^NRT0?b  
车长:4.9米  hM   
宽度:2.1米 , |SO'dG  
高度:2.35米 [9S\3&yoh  
战斗全重:10,500千克 WK5~"aw  
最大速度:35公里/小时 C 9IKX  
最大行程:190公里 D6&fDhO27  
F?=(4Pyvu  
 LT-35是一种性能相当不错的坦克。它是LT-38轻型坦克的前身。其总生产量在200辆以上。德国LT-35型轻型坦克1年间NC装甲部队扩充壮大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如今存世至今的35t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收藏,在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的索非亚,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以及斯洛伐克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5jP|vo  
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u=B_cA}:  
研制历程 $r%m<Uc;}O  
捷克斯洛伐克是东欧一个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也是少数几个能在二战前生产坦克的国家之一,早在笫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便能为当时的奥匈帝国生产装甲车辆。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捷克军方从英国购买了三台卡登-洛伊德型轻型坦克,并以为基础,要生产一种新的轻型坦克。当时有斯柯达公司和CKD公司参与了投标,后来CKD公司的方案中标。 Z'c{4b`N  
H'68K8i0  
而CKD公司生产的完全仿卡登-洛伊德型的坦克由于火力较弱,装甲又薄,并不受部队欢迎,所以CKD公司又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到了1935年10月30日定型了LT-35型轻型坦克,LT表示轻型坦克,35表示定型年份。 Zj;2>  
Oq~>P!=   
使用情况 ?d`?Ss;v  
二战初期,捷克被德国吞并后,LT-35和LT-38轻型坦克全部被德军缴获。在二战中,德军广泛利用了这批坦克,德国人将LT-35称之为PZkpfw35(t)坦克,括号中的“t”表示是从捷克缴获的坦克。在德国法XS的仆从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军队中,也可以见到LT-35坦克的踪影。罗马尼亚的第一皇家机甲师中,有126辆LT-35坦克,罗军的编号为R02坦克。匈牙利特许生产的坦克称为T-21/T-22坦克,T-22型后来又改称为M40坦克。M40坦克的总生产量达到1322辆。此外,LT-35坦克还出口到瑞士、瑞典、伊朗和秘鲁等许多国家。可见,LT-35坦克还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一种坦克。 9!sx  
It,m %5 Py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同年3月,捷克陆军的219—244辆LT-35被国防军征用,斯洛伐克第三机械化师的大约79辆LT-35也参与了东线的作战行动,德国使用的LTvz.35被命名为Panzerkampfwagen35t,t的意思是Tschechisch(捷克),德军的LT-35安装了FuG5,10瓦功率的发射/接收机和FuG2接收机,此外,为缩短装填时间还增加了一名装弹手,LT-35的性能相当于3号坦克,它们的加入对于德军装甲部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尽管捷克决定在1938年后停止生产LT-35,但是在德国人的监督下其生产线一直开到了1939年,生产商是位于布拉格的CKD(CeskomoravskaKolbenDanek)工厂和佩尔森(Pilsen)的斯科达工厂,上述两家工厂在1938年后均并入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ReichswerkeHermannGoring)。在1935到1939年间总共生产了424辆Panzerkampfwagen35t,其中由斯科达生产了其中的340辆,CKD大约是84辆。波兰战役中第一轻装师装备的大部分坦克都是PzKpfw35t,其在第一轻装师改编为第6装甲师后,仍然作为主力参加了入侵法国和俄国的战役。 Ql8E9~h  
gbNPD*7g9  
型号演变 u,<I%  
Zugkraftwagen35t轻型火炮牵引车 yU"lW{H@  
MorserZugmittel/ArtillerieSchlepper35t火炮牵引车 sXm8KV  
Panzerjager35t47mmPak36tL/43自行反坦克炮 j3 d=O!  
Befehlswagen35t指挥装甲车 3\FPW1$i|[  
Munitionsschlepper35t彈藥运输车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2 | 55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一号B型坦克 德国 S%n5,vwE  
^L}fj$  
名称:一号B型坦克 "(j.:jayd  
诞生时间:1935年 xzF@v>2S+  
底盘类型:履带式 t6p}LNm(V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b~pfCOQk  
性能数据 V~ -<VM6  
车长:4.42米 (9q61z A  
宽度:2.06米 H|>dF)%pj  
高度:1.72米 T)Z2=5V  
战斗全重:5,800千克  Qj(q)!Ku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p;Udt/Qm  
最大行程:170公里 Y;=y-D  
:@KU_U)\  
 由于克鲁伯制气冷引擎出力不足,因此改换装了梅巴赫NL38 TR引擎。由于换装了新引擎,因此引擎室延长了40厘米,连带车体延长,因此路轮从A型的四组增为五组,多增加了一个独立的路轮和履带支轮,履带的长度因而增加,而车尾的惰轮也因此自地面往上提高。从1935年至1937年生产了675辆。 {`fhcEC  
J \U}U'qP  
结构特点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SnGcr|a'  
结构特点 :Bc)1^ I  
底盘训练车,只有上部结构,无炮塔。 sl^i%xJ|l'  
#mY*H^jI]~  
使用情况 pUby0)}t  
1辆量产的一号坦克B型被改装为安装柴油引擎的试验性样车,但是它只能提供45马力的功率,所以使用柴油引擎的方案是被否决了。 F`,XB[}2  
$(v1q[ig  
在西班牙内战其间,部份被敌军缴获的一号坦克B型被改装后安装上了法国的1934/1937型的霍希斯25毫米反坦克炮重新投入使用。同时,部份参战一号坦克B型实验性的改动炮塔,换上了意大利生产的1935年型20毫米布雷达轻型高射炮以改善其战斗性能。 T'.U?G  
Z\8TpwD2  
型号演变 (!kOM% 3{  
一号坦克B型的热带改进型 ,供非洲集团军使用。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2 | 56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一号B型训练坦克 德国 5|YpkY  
5]cmDk  
名称:一号B型训练坦克 n[4F\I>  
诞生时间:1936年 HU ]Yv+3   
底盘类型:履带式 td-2[Sy  
轮胎负重轮数量:六对 68 d\s 4  
性能数据 tcOgF:  
车长:4.42米 Q" BIk =  
宽度:2.06米 9ui_/[K  
高度:1.72米 &L}e&5  
战斗全重:5,800千克 aRg/oA4}  
最大速度:40公里/小时 2ILMf?}  
最大行程:170公里 /h'V1zL#  
K~"uZa^s  
早在战前德军就已开始用一号坦克训练坦克驾驶员。这种训练坦克是没有上层结构的一号B型坦克底盘,四周加装护栏以免颠簸时学员被甩出车外。从1936年至1938年11月共改造出164辆训练坦克。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2 | 57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以下是法国篇 I3uS?c  
N{v <z 6  
雷诺”R-35轻型坦克 法国 :-HVK^$%  
mk?&`_X1  
名称:“雷诺”R-35轻型坦克 '5zolp%St  
研发厂商:雷诺公司 a$!|)+  
诞生时间:1934年 7 J$  
底盘类型:履带式 `hYj0:*)S$  
性能数据 d dB}mk6  
乘员与载员:2人 V&82U w  
车长:3.99米 u50 o1^<X  
宽度:1.88米 5Mm><"0  
高度:2.1米 3]DUUXg$  
战斗全重:10,600千克 z zL@3/<j  
最大速度:19公里/小时 9%aBW7@SK  
最大行程:138公里 :f (UZmV$  
''P.~~ezr5  
1935年轻型坦克R型(法语:Char léger Modèle 1935 R),通称雷诺R35,是一款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采用的坦克。其设计目的是取代旧式的FT-17作为法国陆军标准的步兵坦克。 o= VzVg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Ba Ba=  
结构特点 dWV.5cViP  
R35的大小和FT-17差不多,采用传动装置前置,发动机后置的设计。主动轮位于前方,诱导轮位于后方,主要用于支援步兵。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1个倒车档。车体采用铆接结构,炮塔则为铸造结构。防护能力较 FT-17为高。为了增强跨越战壕的能力,在车尾安装了车尾架,但是在实战中常常被车组自行拆卸。 /Zw^EM6c  
dc UaZfON  
R35的单人炮塔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车长既要充当炮手和装填手,也要指挥战车行进,因此常常忙不过来。后期型的R35加装无线电台后,车长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安装无线电台后车长还要负责操控无线电台) h-u63b1"?  
[#S[= %  
R35的另一个缺点是越野能力与防横滑能力差。 :'RmT3  
cLl=?^DB  
研制历程 <A?- *  
法国于一战时期研发的FT-17尽管被认为是一款成功的坦克,而且远销多国,但是在1930年代,法国军方还是认为它已经过时,因此,就需要新型的轻型坦克来取代它的位置。同时,因为XTL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因此欧洲大陆局势变得紧张起来。R3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研发的。R35战车于1934年设计定型,同年年底样车建造完成。1936年,R35投入量产,但是炮塔因为技术问题生产相对滞后,使得FT-17被迫延长服役。 nDx}6}5)  
_jt>%v4}4  
使用情况 +[C(hhk("  
1936年首批R-35轻型坦克交付部队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它是法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1940年5月,945辆“雷诺”R-35/R-40坦克部署在南线,其中810辆属于集团军建制,另外135辆编在第4后备装甲师内,其任务是支援步兵作战,但由于公路行驶速度低,缺乏实施远距离机动的能力。从1936年法国军队开始装备R-35坦克,一直服役到1940年法国投降,该坦克一共生产了1900辆。 SwHrHj  
V+My]9ki  
型号演变 s0,c4y  
法国沦陷以后,德军广泛利用缴获的“雷诺”R-35坦克,把它们改装成各种专用车辆。大多数改装成自行火炮,还有些被改装成彈藥输送车,牵引车等。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2 | 58 楼
庄天真
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朝鲜人民军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3323
爱心: 615 点
金钱: 122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7(小时)
注册时间:2019-10-31
最后登录:2024-03-01

 

索玛S-35坦克 法国 KhK:%1po  
"HI&dC  
名称:索玛S-35中型坦克 *'D( j#&  
研发厂商:索玛(Somua)公司 KS%LXc('  
诞生时间:1936年 KSsv~!3Yf  
底盘类型:履带式 &u) R+7bl,  
性能数据 ^PDz"L<*  
乘员与载员:3人 /c 3A>  
车长:5.38米 }gw \w?/  
宽度:2.21米 aOZSX3;wg  
高度:2.62米 hh\}WaY  
战斗全重:19,500千克  WK;X6`  
最大速度:40.7公里/小时 %5<uQc9  
最大行程:230公里 @ *W)r~ "~  
nojJGeW%  
索玛 S-35坦克(法语:Char Somua S-35)是法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骑兵坦克,一度被评价为“1930年代最佳的中型坦克”。 gZbC[L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 1fwjW0t  
结构特点 !p$z8~  
索玛S-35坦克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设计最先进的坦克,炮塔和车体是钢铁铸造而成,具有优美的弧度,无线电对讲机是标准设备。 G3O`r8oZcJ  
"w3#2q&  
研制历程 Y'tPD#|r  
该坦克是SOMUA(索玛)公司制造的,从1936年开始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至1940年共生产约500辆,但只有243辆装备部队,其余的都停在仓库里面。 Wj0=cIb  
3e&H)  
使用情况 A/eZnsk  
S-35是法国在二战期间最好的坦克,法军的3个轻机械化师,各装备81辆S-35坦克;驻突尼斯的第6轻骑兵师也装备有50辆这种坦克;第4后备装甲师也装备有少量这种坦克。它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优于当时德军的III号坦克,只有动力稍逊。但由于法军的战术拙劣,只用坦克实施一些单独的作战行动,因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顶端 Posted: 2019-12-07 02:52 | 59 楼
«345 6 78» Pages: ( 6/8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军事普及

Total 0.020510(s) query 6, Time now is:06-17 17:54,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