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1950年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为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苏沃洛夫
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防部副部长兼苏联武装力量总政治部主任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第二枚红星勋章 苏联武装力量上将
级别: 高级指挥员


精华: 0
发帖: 4284
爱心: 1385 点
金钱: 42884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693(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04
最后登录:2024-04-28

 1950年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为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

0
自19世纪中叶的自强运动起,中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了一些大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军工项目,为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仍未建立起能够支撑国民经济、国防和人民生活的现代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也就是说,中国的技术体系和工业体系存在着重大的结构缺陷,且规模过小。新中国建立后,内战基本结束,中国终于有了一个有利于建设的和平环境。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始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将工业体系的建设作为各项建设事业的重中之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苏联的援助,以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工业化。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不久,双方还签订了秘密的《补充协定》。这些协定使1949年7月30日签订的中苏两党层次上的所谓苏联与中共东北政府之间的“商品交换协定”变成了公开的两国政府间协定。1950年的协定与1949年的协定在主要内容上是一致的。 )t G`a ;  
&[BDqi  
1952年初,中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并确定“一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燃料、动力、机械、军工、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等基础工业[1]。1953年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和苏联专家对中国“一五”计划时期需要建设的哈尔滨汽轮机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制造厂、西安电气器材和水银整流器制造厂、西安静电电容器制造厂、西安滚珠轴承制造厂、汽车制造厂和拖拉机制造厂等项目提出了意见。赫鲁晓夫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调整对华政策,扩大了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援华规模。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仍处于战争恢复阶段,经济上还算不上富裕。苏联领导层对大规模援华有不同意见,有人担心这会对苏联经济造成不良影响,或引起其他问题。赫鲁晓夫对此做了说服工作和批驳。由此,对于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的“156项工程”得以全面展开。 Sd]`I)  
{nH.  _  
“156项工程”的确定和实施 0T!_;IQ  
1>W|vOv"Z?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中国政府面临着恢复和建设经济、巩固国防等重大使命。这时,煤炭、电力供应缺口很大,石油工业落后,制造业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国防所提出的装备需求。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开始引进苏联和东欧的技术,展开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最重要的计划就是苏联帮助设计和建设的“156项工程”,这些工程几乎涉及了国民经济的所有重要领域。 Sr_]R<?  
axOdGv5  
1.“156项工程”的分批确定 'C6 K\E  
*Z7W'-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是逐步商定,并逐步实施的。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同时,还签订了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大型企业的协定。后来援建企业改为47个,包括10个煤矿、11座电站、3个钢铁企业、3个非金属企业、5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企业、7个国防企业和1个造纸企业,其中的36个企业设在东北[2]14?15。1953年3月21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扩建和新建电站的协定[3]54。1953年5月15日,时任中国政府副总理的李富春和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分别代表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协助中国新建和改建141个工业企业的协定。双方商定,作为援建项目的部分补偿,中方将在1954—1959年间向苏方提供16万吨钨砂、11万吨铜、3万吨锑、9万吨橡胶等战略原料物资[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发展国防工业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苏联其时也愿意帮助中国建设现代化国防。早在1949年6月,斯大林向刘少奇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允诺,苏联将向中国提供歼击机,帮助建立飞机修造厂。 U8?%Dq%i  
1953年5月,在米高扬与李富春商定的91个新增援建项目中,国防工业及其相关项目占了一定的比例。1954年8月,苏联政府在提交给中国政府的备忘录中表示,为中国15家国防企业提供设备和其他援助,同时在14个援建的工业企业中也安排了国防内容。根据苏联外交部部务委员会委员费德林1954年12月27日致尤金函的附件①,我们得知当时苏方正在援建的国防工业项目至少包括以下工厂:年产8艘驱逐舰和12艘潜艇的渤海船舶制造厂、年产量1200枚鱼雷的工厂、高速柴油机厂、中速柴油机厂、为2家飞机制造厂和5家飞机修理厂供货的轮胎厂、年产150架飞机的伊尔-28喷气式飞机修理厂。苏方计划在1958年或1959年完成这些工厂的设备供应。1954年初,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加速大规模援建重工业的请求,引起了苏联新领导人的重视。1954年10月,赫鲁晓夫和周恩来分别率领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一系列会谈。10月11日晚,双方签订了《中苏关于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建十五项工业企业和扩大原有协定规定的一百四十一项企业设备的供应范围的议定书》和《中苏关于苏维埃政府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亿两千万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等文件。1954年新增的项目大多属于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中国得到了当时苏联自己的多数工厂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设备[5]。赫鲁晓夫一行离开北京后,去东北参观了实施中的苏联援建项目。1955年3月28日,中苏又签订了苏联援建16个工业项目的协议,它们分别属于国防、造船、、原材料和制造业等领域。薄一波在谈到苏联援建项目时说[4]297:“老实说,在编制‘一五’计划之初,我们对工业建设应当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怎么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还不大明白。因此,苏联援建的项目,有的是我方提出的,有的是苏方提出的,经过多次商谈才确定下来。大致是分五次商定的:第一次,1950年商定50项;第二次,1953年商定增加91项。 S3-3pJ]~Zk  
/easmf]  
苏联援助中国补充建设55个新企业的协定。1956年9月7日,中苏签订了12项苏联援华工业项目。整个“一五”计划期间,中苏双方共签订了244个工业援助项目协定,除此以外,还签订了11个非工业项目援助协定。这样,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和提供成套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2]53。“156项工程”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长春、沈阳、抚顺、包头、西安、洛阳、太原、兰州、成都、武汉、株洲等城市,改变了过去70%左右的工业企业集中在沿海的布局。106个民用工业企业中,有50个设在东北,32个设在中部;44个国防企业有35个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其中21个安排在川陕两省。之所以这样布局,主要是考虑到了以下因素:(1)就近资源。冶金化工企业安排在矿产资源和能源充足的地区;机械工业安排在原材料产地附近。(2)有利于改变经济落后地区面貌。(3)军事上的需要,把新企业布置在后方。“审查厂址时,要把厂址标在地图上,并用直线标出它与台湾、南朝鲜、日本等地美军基地的距离,说明美国的什么型号的飞机可以攻击到它。可见,从国防考虑,从安全考虑,是当时确定厂址的主要因素之一。”[4]299 a;p3Me7  
C7%+1w'D8  
2.来华苏联专家的工作 ?YY'-\h?  
f\ oB/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础都十分薄弱,要在短时期内恢复和发展国家工业,仅靠本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很难展开大规模的建设和技术引进。1950年3月27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了《中苏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条件之协定》。以此协定为基础,苏联应中方的要求,按照具体的合作协定和意向,逐年选派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顾问和专家,填补中国人才资源上的空缺和加强薄弱领域,使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得以迅速展开。苏联部长会议于1954年11月25日通过了《关于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业企业、向中国派苏联专家和关于另外接受中国工人来苏联企业学习的决议》①,要求苏联一些工业部必须完成中国企业的设计工作,在企业建设、安装、调试和投入生产中提供设备、电缆制品和技术援助。比如,交}3OKC2K~ w'q}aQS  
ffGiNXCM  
通建设部、交通部派出设计师和建设者;发电站部派13名专家勘测长江水利资源;建设部、冶金和化学企业建设部派出11名专家,为中国11个托拉斯的建设提供技术援助;黑色冶金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必须鉴定鞍山钢铁公司轧钢设备的使用能力,以帮助中方确定该公司整个冶炼周期的设计能力;黑色冶金部必须预先考虑在中国一家冶金厂生产T-54坦克装甲板的能力;建设部、化学工业部、电站部必须如期完成造船厂和鱼雷生产厂的建筑、卫生设施、交通和电力部分的设计任务以及设计方案的特别部分,以便及时做出这些工厂的配套设计。该决议规定,除按1953年5月15日协定规定的数额外,苏联方面每年额外接收2000名中国技工来苏联工厂进行生产实习;苏方培训机构必须提高培养外国工人和专家的水平,用技能娴熟的人员进行授课,以保证已经商定的课程顺利实施;苏方在能保障学员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地区挑选一批先进的企业作为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可延长到半年。 ]Mv.Rul?~  
89F^I"Im(  
周恩来在1959年10月2日的文章里说,在十年里苏联先后派遣了经济、文教专家10800多人来华工作[6]。技术专家大约占全部苏联专家与顾问的80%,其中许多专家和技师是为建设“156项工程”而来华工作的。他们工作在各个援建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试生产和投产等环节上,在技术转移及工程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4|fI9.  
&6/# O  
顶端 Posted: 2012-05-16 16:22 | [楼 主]
真相大白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0
爱心: 6 点
金钱: 4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20-01-17
最后登录:2021-02-17

 

其实,这种内容可以大谈特谈,也可以说是抗美援朝的红利。 ^XEX"E  
P3C|DO4  
美国是不可能给中国这些的,第一,觉得中国不行,第二,美国从来不会这么做,而会制造一个加工和材料基地和倾销地。 /M(FuV  
UO$z_ p]w  
可以参考中美以中美商约为首的各种条约。 V~M>K-AL  
C5m6{Oo+-  
应该对比苏美的区别和相同点。 52K_kB5  
#aUe7~  
重新评价当年。 CJ0j2e/  
;|&Ak_I2G  
苏联最大的功劳是创造出了中国共产党,
顶端 Posted: 2020-06-05 12:11 | 1 楼
真相大白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0
爱心: 6 点
金钱: 4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20-01-17
最后登录:2021-02-17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体系。
顶端 Posted: 2020-06-05 12:12 | 2 楼
真相大白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0
爱心: 6 点
金钱: 4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0(小时)
注册时间:2020-01-17
最后登录:2021-02-17

 

苏绣虽然有一定的错误和失误,但是确实是很好的社会主义国家。 sI4Ql0[  
zbn0)JO  
需要检讨,不该灭亡。
顶端 Posted: 2020-06-05 12:13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0334(s) query 7, Time now is:04-29 05:58,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