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那些至今还被老兵们感念的人那些被善意略去的柔软细节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阿洛夫
苏军白俄罗斯军区近卫坦克训练第45师坦克训练第11团第2营第4连连长
十月革命勋章
级别: 苏联武装力量大尉


精华: 0
发帖: 274
爱心: 76 点
金钱: 24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31(小时)
注册时间:2017-10-27
最后登录:2023-06-30

 那些至今还被老兵们感念的人那些被善意略去的柔软细节

201位。这是过去三年我在湖南寻访到的抗战老兵的数量。面对图片库里,这些即将,或已经逝去的老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老人们在对日战场上的英勇与果决,甚至不是他们长时间不被认知、苦闷压抑的生活。而是,在家国破碎、无处偏安的情境中,老人们曾有过的激愤、纠结,抑或是胆怯……还有在他们残存记忆中至今尚存的感念。 b23A&1X  
j~N*TXkC  
  我相信这就是老人们生命里的柔软处。 z}Cjk6z@  
U(f@zGV  
  尽管柔软在同仇敌忾的坚硬语境中是不被容忍的,但正是这柔软让我觉得他们的真实伸手可触。是这柔软,让我觉得他们离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遥远…… %f'pAc|#  
lBfthLBa  
  落气伤兵最后的一声喊,吓得转身就跑的吴绍屏“被绊着摔了一跤,当时就晕了过去” B!Wp=9)G  
\>5sW8P]H`  
  2011年12月8日,阴。 tKt}]KHV  
9Q1%+zjjMq  
  衡阳市雁峰区黄茶岭街道红旗3队的泥土路上,聚集着前一天的雨水。 ytY\&m  
?V2P]|  
  这不是芦石安外出散步的天气。这个原国民革命军第10军士兵,偎坐在出租屋内的火笼旁,时常低头、闭眼长时间默不做声。发生在68年前的衡阳保卫战,在老人口中已不连贯。“15岁那年,我是在吃自家叔叔喜酒的时候被抓的兵”,“(在第10军)给一个广东梅县的团长当勤务兵”。后衡阳失守,“当官的跟方先觉走,当兵的自己走”。 `&A`&-nc=  
X]y8-}Qf  
  在衡阳保卫战47天间,前后“就放了两三枪”的勤务兵芦石安自此离开部队。我问老人,之后就没去找过部队?老人不解,“唉,那好不容易走脱了,还回去啊?” 6!]@ S|vDX  
50MM05aC  
  尽管“走脱”就回家,并不是那个年代大多数士兵的选择,也会被现在的记述者善意地省略,但芦石安的真实表达,还是让我清晰地记住了他的面容。无论怎样,能从绵延47天的衡阳保卫战的战场上存活,纯属侥幸。 STnMBz7  
&`qYe)1Eo  
  有资料称,在抗战相持阶段,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主战场之一湖南,抗战8年共征募壮丁210万多,这还不包括支援战场的侦察队、交通队、宣传队等,也不包括在敌后开展游击作战的自卫队。按“湖南老兵之家”的最新发现,湖南健在的抗战老兵仅500余人。 WVeNO,?ytS  
6 >)fNCe`  
  同样侥幸的还有吴绍屏。 QG*hQh  
o:#jvi84F  
  1924年出生的吴绍屏,因姐夫的关系,在国民革命军第52军195师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师部野战医院任看护兵。一次值夜,落气伤兵最后的一声喊,让刚入伍的吴绍屏惊慌失措。“吓得我转身就跑,湘中地区的门槛高,我是身子过去了脚没过去,被绊着摔了一跤,当时就晕了过去。” lf`ULY4{  
5 &8BO1V.  
  2012年6月17日,在岳阳县的租房内,老人说起自己年少的糗事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B[ZQn]y  
vt5w(}v(  
  “做不了看护”的吴绍屏后转至195师师部工兵连。1943年7月14日,吴远赴印度,在“英国皇家远东突击学校”学习丛林战术。1944年缅北反攻期间,过去胆小的新兵吴绍屏,已是一个火箭炮排的排长。 G %sO{k7  
'^)'q\v'k  
  胆怯没有成为吴绍屏的心理负累。一直在国民党部队待到1949年的老人,建国后被下放,后来其家人多受牵连。“我婆婆以前是在荣家湾粮站当开票员,后来随我下放。我1984年平反后,她的待遇问题一直没解决。” a Y)vi$;]  
^dpM2$J  
  对家人愧疚始终难于排遣的吴绍屏,至今“只要婆婆说我,我就只有低头认罪的份”。 w<B S  
0G8@UJv6  
  “我们苦,可我们还活着。陈佰川就这么死了,有谁知道?!” ]ePg6  
0Ye/  
  1971年妻子过世后,一个人将三个孩子拉扯大的李宽,对得起家人。但每逢难处他还是会想起一个人。 ?c?@j}=?yY  
|6Y:W$7k  
  1940年7月,顶替大哥李桂卿,刚满13岁的李宽被抽壮丁。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86军13师38团迫击炮连的李宽,在宜昌三斗坪驻训期间,连长张吉祥曾数次为睡梦中的他擦拭眼泪。 W_wC"?A%  
C?|sQcCE  
  有一次,张吉祥忍不住问李宽,“李桂卿你给我讲实话,你到底多大了?”尽管相处不久,但对这个处处关照自己的长官,李宽还是讲了实话,“我是顶替大哥来的,大哥叫李桂卿,我叫李丁生。我今年刚满13岁,怕部队不要才听保长的话,讲了假话。” iOZ9A~Ywy  
C)U4Fr ?E:  
  当时尚年幼的李宽最终赢得了连长的同情。“你不用再顶替李桂卿这个名了,李丁生也不好听。民族危亡,你年纪还小,今后还要走得很远很宽……就叫李宽吧。”连长不仅为李宽改了名,还将这个“小鬼仔”留在自己身边做了机动兵。 l?)>"^  
,&,%B|gT]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外围战场,临澧防线。老人所在的13师在此地与日军展开50多天的拉锯战。“部队减员70%,连长也被日本人的机枪扫中了。”“我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把他抱在怀里才发现连长的肠子已经流出来了。我大喊连长,他瞪起眼睛喊了声‘开炮’就断了气……” sR/Y v  
KRxJ2  
  在战斗中右脸也被敌人的山炮削去一块皮的李宽,“因为身上有伤,在部队怕人瞧不起”,于1946年3月请假返乡。不想回到家乡,“因为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兵依然被人看不起”的李宽曾有数次艰难的时刻,是时时想起的“连长”帮他挺了过来。 *R+M#l9D`  
.8QhJHwd  
  2011年12月7日,在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杉木桥村神王山组,我让李宽讲讲他的连长。“只知道他是湖北人。结婚3个月就上了战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xRNNUj_  
W%+02_/)  
  参加过衡阳保卫战、雪峰山会战,后加入解放军的曾岳峰,1950年8月被“移送回家”(不是退伍)。尽管在家乡他“只做事,不说话”,但“文革”期间还是被“清理”(后落实政策,恢复工作)。伴随曾经的机枪射手曾岳峰度过艰难时期的,是他在国民革命军74军58师的弹药手陈佰川。 fR[8O\U~  
#+o$Tg  
  “他和我一样是个急性子,那天不知道怎么就跑到我的前面去了,被日本人的重机枪打断了左小腿。”这是抗战胜利几天前的时光,这是有大雨的湘西战场。 y7pBcyWTE=  
_AF$E"f@  
  曾岳峰背着负伤的陈佰川走了3里路,“他一直叫着要喝水,枪打伤的哪能喝生水呢?”正在曾岳峰给自己的搭档烧水的时候,已经不能言语的陈佰川给他,“晃了两下手,就去了”。“我懂他的意思,他说他走了。” 1vq2`lWpx  
gqv+|:#  
  比曾岳峰还大几岁的四川人陈佰川,入伍前在家娶了“堂客”,“还有一双儿女”。在那之前,陈曾对曾岳峰说过,“估计老婆已经跟了别人,如果她愿意回来,我还是欢迎。如果不愿意回来,一双儿女我要带走。” 2e\"?yOD  
]lA}5  
  几年前,曾岳峰曾辗转找到四川的媒体,请其代为寻找陈佰川的家人。终是无果。 ;cVK2'  
IrZjlnht  
  “你说我们苦,可我们还活着。陈佰川就这么死了,有谁知道?!”
顶端 Posted: 2018-02-17 11:4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军事普及

Total 0.016058(s) query 5, Time now is:06-02 06:06,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