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资料汇编】各国共产党概况 --]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哈瓦那 -> 【资料汇编】各国共产党概况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  Pages: ( 3 total )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2:44
我在旧论坛整理过的贴子。 qljsoDG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2:46
日本共产党  1922年7月15日成立。同年12月加入 +q4AK<y-  
共产国际。1955年取得合法地位前,日共经历了曲折 ( &Z`P  
的战斗历程,多次遭到政府镇压。1923年党内出现了以山 @8 GW?R  
川均等人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于1924年2—3月间宣布 ns[Q %_  
解散党。1926年12月3大重建。1928—1932年,先后3次 ns1@=f cO  
遭到镇压,大批党员被捕。1935—1945年,党的全国统一 mq~L1< f  
活动处于中断状态。战后,德田球一等领导人相继被释 o.H(&ex|  
放,1945年12月,召开4大重建党的组织。在1946年4 5;-?qcb^w  
月大选中获213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8%,有5人进入 p^QB^HEV  
国会。1950年1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日共提出的 ;;l-E>X0  
“被占领下和平革命”的理论公开批评,导致日共党内矛 S~LT Lv:>  
盾加剧和发生分裂。1958年7大结束分裂,开始确立自主 rY&Y58./  
路线。1961年7月召开8大通过日本共产党纲领。认为日 -nrfu)G  
本实际上是由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日本垄断集团统治 Nl`8Kcv  
着,革命的性质是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垄断资本的民 \?.Tq24  
主革命,然后不间断地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主张通过和 -J=N  
平与民主的道路,把议会斗争同群众斗争结合起来,建立 eMC0 )B  
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政府,并逐步发 a7Rg!% r  
展成为革命政府,未来的社会主义日本是议会民主和多 4 U`5=BI  
党制的。1973年召开12大,把纲领中的“无产阶级专政” qy|si4IU8,  
改为“无产阶级执政”。1976年13大改“马克思列宁主义” >T~d uwS  
为“科学社会主义”,改“无产阶级执政”为“工人阶级政 ,=kQJ|  
权”。苏联东欧剧变后,日共仍坚持了原有党的领导体制、 %7bZnK`C  
既定路线和阵地。主席为宫本显治,政治局委员长为不破 VWa;;?IK  
哲三,书记局长是志位和夫。现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各拥有 Fs EPM"&?h  
10多个席位,地方议员有近4000名。党报是《赤旗报》,党 X>y6-%@  
刊为《前卫》。 Syj7K*,%bZ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2:56
朝鲜共产党  1925年4月17日在共产国际直接指导 D#,P-0+%  
下,朝鲜共产主义者召开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该党。 l6EDl0~r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向工人、农民传播共产主义 ^d2bl,1  
思想。其奋斗目标是赶走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最 +b]+5!  
终实现共产主义。1926年3月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oUwu:&<Orm  
该党积极领导工农运动,1925年至1928年,共发生工人 U$(AZ|0  
罢工349起,农民抗租事件2267起。日本占领当局实行高 Lcyj, R  
压恐怖政策,朝共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活动困难,同时该 B}y-zj; T  
党内又出现了严重的宗派斗争。1928年秋,共产国际宣布 e7.!=R{6  
解散朝共。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2:57
 朝鲜新民党 新民党是朝鲜解放初期的革命政党,前身是在 &N! ;d E  
中国建立的抗日革命组织“朝鲜独立同盟”。1945年朝鲜解放后,朝鲜独 *Q8d &$ ^  
立同盟成员陆续回国。1946年3月30日朝鲜独立同盟改组为朝鲜新民 wN ![SM/+  
党,并在各地建立基层组织,其成员很快发展到9万余名。朝鲜新民党同 l1qWl   
北朝鲜共产党有着基本原则相同的党纲和党章。根据革命发展需要,1946 yXx}'=&!0  
年7月28至29日,北朝鲜共产党和朝鲜新民党举行两党中央扩大委员 M(2c{TT  
会联席会议,决定两党合并,称为北朝鲜劳动党。同年8月28日至30日, Wg+fT{[f|  
在平壤举行了北朝鲜劳动党成立大会。 i`1QR@11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1
朝鲜劳动党  1945年10月10日成立,原称北朝鲜共 JUlV$b.)J  
产党组织委员会。1946年8月28日与朝鲜新民党合 L@ {5:#-  
并,成立北朝鲜劳动党。1949年6月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 vK?{Z^J][  
为朝鲜劳动党,金日成任委员长。该党把建设共产主义社 85fBKpEe  
会,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自己活动的最高 [=Yfdh M8S  
准则。1953年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开始进行社会主 `_;VD?")*l  
义改造。1956年党的第3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发展国民经 0#mu[ O  
济的第一个5年计划。1956年8月中央全会揭露并粉碎 @:s|X  
了宗派主义。1970年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80年10 G*|2qX"o  
月党的6大通过了新党章。该党是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u&>o1!c*P  
的先进分子组成。当前的任务是:在共和国北半部实现社 `8 Dgk}  
会主义的完全胜利,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民族解放、人民革 v* nX  
命。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社会的主体思想化,建设共产主 +FoR;v)z=F  
义。指导思想是金日成的思想,即包括政治上自主、经济 :h&*<!O2B`  
上自立、军事上自卫的一整套主体思想、理论和方法体 J !:ss  
系。在南北朝鲜统一的问题上,该党主张建立高丽民主联 ci^+T *  
邦共和国。在对外政策上奉行“自主、友谊、和平”的原则。 l%^'K%'b  
苏共被取缔后,该党表示要从中吸取教训,注意加强党的 (Js'(tBhiU  
自身建设,加强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S/ Y1NH  
是金日成(兼共和国主席)。党报是《劳动新闻》,党刊是 5[|MO.CB$  
《勤劳者》月刊。党员有300万 。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1
印度支那共产党  越南共产党的前身,1930年2月3  0FHX  
日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1929年,越南革命形势高 ba3_5 5]  
涨,在越南北、中、南部分别成立了印度支那共产党、印度 q lL6wzq,  
支那共产联盟和安南共产党3个共产主义政党。1930年2 m3k}Q3&6Z  
月3日,胡志明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在香港主持召开3 l\yFx  
个党的统一会议,通过了由胡志明起草的党的重要政纲 (,E.1j]ji  
和策略,宣布成立越南共产党。同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 bqMoO7&c  
那共产党,并以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富起草的《资产阶级 QMzBx*g(  
民主革命大纲》为纲领。提出越南革命的性质是新型的资 ^6~CA  
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打倒法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 G!54 e  
阶级,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1931年该党加入共产国际。 +x!V;H(  
同年2月,党中央委员在西贡全部被捕,各级组织遭到严 }cll? 2  
重破坏。1934年初,党在澳门建立海外工作委员会。1935 $zTjh~ 9  
年5月在澳门召开党的1大,选出党的中央委员会。1940 ]~z2s;J{/  
年9月,日本侵略军侵入印度支那,该党把主力转入农村。 {}ZQK  
1941年5月,主持成立越南独立同盟。1944年12月创建 H5Rn.n(|  
越南解放军,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根据地。1945年8月,该 EV@xUq!x .  
党领导全国总起义,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51年2 X }yEMe{T  
月,党的2大决定越南、老挝、柬埔寨分别建立无产阶级政 : /9@p  
党。在越南的党组织改名为“越南劳动党”。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2
越南共产党  曾名印度支那共产党和越南劳动党。 j+n1k^jC  
1930年2月3日由胡志明组织成立。同年10月在香 _wg6}3  
港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陈富起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M"]p  
大纲》,指出党的任务是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 eA>O<Z1>  
民族独立和耕者有其田。1935年在澳门召开1大,通过党 9 z,?DBMvc  
纲。1945年领导越南人民进行八月革命,9月2日宣布越 AO9F.A<T5  
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后又领导人民进行抗法斗争。1951 ~PUz/^^ s  
年党的2大决定将党名从印度支那共产党改为越南劳动 $+sNjwv^F  
党,并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和党的宣言。提出党的基本任 ?R0sY ?u  
务是争取真正的民族独立和统一,消除封建残余,发展人  _?3bBBy  
民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奠定基础。1976年4大提出要大 `?Wak =]g  
力维护和发展同老挝、柬埔寨的特殊关系,并改名为越南 e jwFQ'wTx  
共产党。从1986年党的6大开始进行改革。1991年,在苏 B_[^<2_  
东发生剧变的形势下,召开党的7大,通过了以经济建设 <3QE3;4  
为中心,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 Y XH9Q@Gn  
方向、坚持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vxTTa  
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建设 k[N46=u  
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外交方面,开始贯彻 6ZVJ2xs[%  
“广交友、少树敌”的原则,改变“一边倒”的政策,发展同 gJ>?<F;  
西方、东盟、中国的关系,在柬问题上采取较灵活的态度。 +gTnq")wnI  
在党的建设方面,注意加强同党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s)QD  
的斗争,纯洁党的组织。该党机关报为《人民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3
蒙古人民革命党  1921年3月1日成立,原名蒙古人民党,1925年3 vcAs!ls+  
月改为现名。辛亥革命后,中国军阀混战,自顾不暇,对外蒙古的统治减 ~l-Q0wg  
弱。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苏赫巴特和乔巴山于1919年在库伦(即现在 "!gd)^<e  
的乌兰巴托)分别建立了秘密的“革命小组”。1920年6月,这两个小组合 Hq^s U%  
并为统一的组织。1921年3月1日,在恰克图(现已划归苏联)举行第一 jd=k[Yqr  
次代表大会,制订了《党纲》,规定“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蒙古人民的独立 O~B iqm  
国家。党的当前目的则是把蒙古人民从中国军阀和白匪的统治下解放出 q]tPsX5{*  
来,恢复不久前被取消的外蒙古自治”。同年7月成立了人民革命政府,保 \{n]&IjA  
留活佛的君主地位。1924年6月3日,蒙党中央通过决议,实行共和政 8J%^gy>m]  
体,废除君主立宪制。1924年11月26日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年 L '342(  
8月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根据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在无产阶级专政 1P4jdp=~  
国家帮助下能够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确定了越过资本主义向 . #;ZM[v  
社会主义发展的路线。1928年10月召开“七大”,大会制定了没收封建主 4)iSz>  
财产、排挤外国资本、节制国内资本的政策。1930年2月召开“八大”,大 W\zg#5fmK  
会照搬苏联的经验,认为蒙古革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并作出了 S 1|[}nYP  
牧业经济全盘集体化的决议。在推行这一“左”倾路线的过程中,强迫牧民 -ny[Lh^b  
集体化;用收重税的办法禁止私营工商业、手工业和运输业;强迫喇嘛还 q [l},nw  
俗;对中等牧民采取了没收其财产的政策。结果造成严重的商品荒,牧民 *;O$=PE  
大量屠宰牲畜,几年内损失牲畜近700万头。“左”倾路线的推行,使党内 U\y];\~H  
成份严重不纯。1932—1933年进行了一次清党,将“左”倾分子及大批异  AMvM H  
己分子清除出党。党员人数由4万人减少到7000多人。1934年9月召开 /+Xv( B  
“九大”,撤销“八大”决议。1937年—1938年,蒙党揭露和粉碎了原部长会 RNiZ2:  
议主席耿冬和军政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德米德勾结日本特务机关,企图 H;}V`}c<`  
推翻革命政权的阴谋。1940年3月召开“十大”,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基 }7vX4{Yn  
础的新纲领,批准了新党章。大会提出了到1953年牲畜总头数达到2亿 }(dhXOf\q  
头的计划(当时实有牲畜2600万头)。大会选举泽登巴尔为党的总书记。 9xC,i )  
1947年12月召开“十一大”,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的第一个五年 :h N*  
计划。1958年3月召开“十三大”,通过了1958至1960年发展国民经济和 Tm@m k  
文化的三年计划,选举达姆巴为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1月举行的二中全 rZ1${/6  
会上,泽登巴尔任中央第一书记。1961年7月召开“十四大”,大会提出: 'uBW1,  
“在不久的将来,使蒙古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农牧业——工业国变成为工业 vI#\ Qe  
——农牧业国。”大会通过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1965年)的报告。1976 \Btv76*,  
年6月召开“十七大”。大会通过了第六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决 u A:|#mO  
定把经济发展的重点由农牧业转向工业,提出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思想 4_`+&  
方面,与苏联进行“全面接近”。1981年5月的“十八大”通过第七个五年 IyYC).wU}  
计划,1986年5月的“十九大”通过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年4月召开特 ycRy! 0l  
别代表大会,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深化改革”,党的主要任务是“向前看、坚 x+"~-KO8q$  
决深化改革新党。”1991年召开“二十大”,强调党的性质是坚持社会主义 [X=-x=S,  
思想的人民民主党。在蒙古人民党的“二十大”出现了党内的两翼,即“争 $r9Sn  
取蒙古人民党传统和改革之翼”与“工人之翼”。在1991年5月16日蒙古 vKDRjrF-  
《真理报》刊登了“争取蒙古人民党传统和改革之翼”的理论和政治方针: sW#6B+5_k  
本翼的目标是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现实条件与要求,用蒙古人民革命党 `Rfhxz I  
的前身蒙古人民党在其诞生宣言中业已提出但未能实现的民族复兴思想 :=^JHE{  
和行动对党进行彻底改革,重新恢复苏赫巴特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民 z:|4S@9  
族民主性质的党,为建立起一个以民族复兴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具有民主 ]~)FMWQz-  
结构的现代党而在组织方面进行不懈努力。我们同党的现行纲领和新党 ) ]U-7  
章的部分条款有很大的分歧,“我们指出了把社会主义仅仅局限于马恩列 zO2Z\E'% .  
主义范围内而使其狭隘化和百般否定关于社会主义的其他学说的错误 X<_(gg  
作法”,“然而,就其符合我国情况的意义而言,社会主义是保障自由、人 x\!Qe\lE  
道、民主幸福美满生活及全民族的团结统一等全民普遍享有权利的,按照 )`^t,x<S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可能生活的一种理论思想。”“党纲党章的 |Z$heYP:w  
许多条款中继续保留了几十年来墨守成规的以执政党领导一切的立场为 Q,Hw@ w<1  
基础的某些提法。 s*:J=+D]G  
    蒙古人民革命党党员人数,截止1990年10月1日总数已达10万零 k#ED#']N  
49人,比1990年年初增加约1万人。自1990年4月召开该党特别代表大 qp_kILo~  
会以来,共吸收新党员6935人,其中75%是在特别大会召开后的3个月 :sFP{rFx~  
之内加入的。在新党员工人占42.4%,牧民占5.2%,知识分子和机关 v-X1if1%  
干部占50.9%。蒙古人民革命党在1990年7月举行的全国大选中获得 O(h4;'/E  
84.6%的选票,即占总共422名蒙古大人民呼拉尔代表中的357名,并获 Ip( IGR"  
得61.7%的信任票。在9月组成的有50个席位的国家小呼拉尔中占有 sn/^#Aa=N  
32个席位,从而继续保持着执政党的地位。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4
老挝人民革命党  1955年3月22日在原印度支那共 |SZRO,7x  
产党老挝支部的基础上建立,原名老挝人民党。1972 H6x~mZu_:T  
年在党的2大上改为现名。这次大会还通过了党纲和党 @X"p"3V  
章,确定了党在民族民主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 kp[+Iun?  
政治任务、斗争方式。1975年10月,该党和平夺取政权, =g2; sM/  
开始着手向社会主义过渡。1982年党的4大制定了在老 `pE~M05  
挝建成社会主义基础的纲领。1991年5月该党召开5大, I)]wi%  
重申其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民主集中制是其组织原则, IBC P6[  
强调老挝目前正处于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和 a{QHv0goG  
平、独立、民主、统一和繁荣的老挝,为逐步走上社会主义 n!&DLB1z  
创造条件。在对外政策上主张巩固与越、柬的传统友谊, %?y ?rt  
发展与中、苏等国的友好关系,奉行与邻国和平共处的政 AIF?+i%H}  
策。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总书记是凯山·丰威 U"A]b(54  
汉。党报为《人民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5
柬埔寨共产党  1960年9月30日成立,当时称高棉劳 $&='&q  
动党,由杜斯林、波尔布特、农谢3人组成中央常委 0ho+Y@8  
会,1971年9月改为现名。1977年9月27日在国内外公 Ja| ! fT  
开,当时波尔布特任总书记。该党成立后,参加西哈努克 ,;'9PsIS^  
亲王领导的民族团结政府,开展武装斗争。1975年4月赢 hJ>{`Tw  
得抗美斗争的胜利后,成为执政党。1978年12月越南武 \('8 _tqI"  
装占领柬埔寨,此后,该党领导民主柬埔寨人民和国民军 C 6ZM#}I$l  
进行反对越南侵略的武装斗争。1981年12月6日柬共中 _LFZ 0  
央发布文告,宣布根据同年9月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该党 SY["dcx+  
予以解散,全体党员不再作为柬共党员进行活动。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5
泰国共产党  1942年12月1日在反对日本侵略者的 dOqn0Z  
斗争中创立。1946年泰国废除反共条例后合法存在, (01M0b#  
在议会中获2个席位。1947年政变后转入地下。1965年 xpKD 'O=T  
起,开始在泰国东北部的普潘山区进行武装斗争。随后武 9l@VxX68M  
装斗争扩大到南部、中部、北部的一些山林地区,在全国 ~#&bDot  
半数以上的府县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后来党内发生 <K%qaf  
了分裂,一派坚持武装斗争,另一派则主张和平斗争。 ddmTMfH  
1978年该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达1.2万人,该党党章规定 `B"=\0  
泰国革命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 V{O,O,*  
段。最低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团结民主 v-3In\T=^  
力量,建立以国王为元首的各阶层人民都有民主权利的 >o>r@;  
民主制度。1985年以来,该党力量呈下降趋势。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6
缅甸共产党  1939年8月15日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 :t8(w>oW  
战时期,动员缅甸人民起来反对日本占领者,并于 G\?fWqx  
1944年创建反法西斯人民同盟。1945年3月该同盟领导 ;WC]Lf<Z^  
了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1945年7 { ,/mQ3  
月,党的2大通过了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彻底结束英国殖 j08}5Eo  
民统治的党纲,主张和平斗争。1946年2月,以德钦梭为 7@$Hua,GY  
首的部分委员退出缅共,另组红旗共产党。1948年1月4 a=& a)FR  
日缅甸独立后,该党被自由同盟政府宣布为非法,随即转 G)';ucs:,  
入农村进行武装斗争。1949年创建了民族民主联合阵线 13I 7ah  
和人民解放军,主要在靠近中国、老挝和泰国的缅甸边境 QDRSQ[\  
地区活动。1968年在缅甸建东北根据地,总部设在邦桑。 scCOiK)  
该党曾多次向政府建议和谈,均未成功。1986年3月,该 Gmi4ffIb3  
党与克钦领导的民族民主阵线谈判合作问题,以求联合 u{,e8. Z  
对付政府军,为建立一个在平等、团结基础上联合国内所 FRQ0tIp  
有民族的新缅甸而斗争。党的领导人为德钦丹东、德钦辛 0PI C|  
和德钦巴登顶等。该党于1989年解体。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7
印度共产党  1920年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33年12月 [nJ),9$z_  
建立全国性政党。1934年被宣布为非法。在第二次世 (n05MwKu\  
界大战中支持英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立场,1942年获得合  57Q^ "sl  
法地位。战后积极参加议会选举。1946年7月在安得拉邦 '^'vafs-/@  
特仑甘纳地区开始了持续5年的农民武装斗争。1951年 CDQ}C=4  
10月全国代表会议决定采取合法的议会斗争。在人民院 IExo#\0'6  
选举中,1952年得23席,1957年获29席。1957—1959年 x1W<r)A )r  
在喀拉拉邦执政。1964年公开分裂,以南布迪里巴德、孙 y~w2^VN=  
达拉雅、乔蒂·巴苏等人为首另建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 -~~"}u  
义者),丹吉集团沿用印共名称。认为印度是中等发达资 ZMy0iQ@  
本主义国家,国大党是民族资产阶级左翼,可以通过无产 ~&4Hc%*IB  
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同领导,经过民族民主革命阶段,过渡 mVg-z~44T  
到社会主义。把联合国大党,争取在各邦乃至中央建立联 YgNt>4K  
合阵线政府作为主要任务。主张实行非教派主义、工业 X#j-Ld{j  
化、大型工业国有化和土地改革。1967年3月—1969年 o"->R C  
10月参加喀拉拉邦联合政府。1970年在国大党支持下在 n$g g$<  
喀拉拉邦执政。1977年国大党大选受挫后,开始改变政 Cb7f-Eag  
策,采取反对国大党的国内政策,密切与印共(马)的关 B?'`\q) UL  
系,建立“左翼民主阵线”。1980年4月,党内支持国大党 F=U3o=-:  
(英)的一派另组全印共产党,5月丹吉加入并任总书记。 K4YpE} ]u  
1980、1982、1986年和1991年印共先后参加印共(马)为 8Gzc3  
首的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政府。印共现有48万人,所领 2--"@@  
导的群众组织有全印工会大会、全印度农民协会、全印学 UM(tM9  
生联合会、全印妇联等。总书记钱·拉杰施瓦拉·拉奥。 ya0L8`q  
中央机关报是《新世纪》。印共(马)于1966年召开第7次 jxU1u"WU  
代表大会,制定新的纲领路线,认为印度现阶段的革命是 %|}obiV)  
反封、反帝、反垄断资本的民主革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 UB }n=  
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的人民民 ;t{Ew+s  
主革命。通过议会内外各种形式的斗争,通过群众革命运  ~Jrtm7  
动,力求通过和平手段实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改造。 ^6bU4bA  
1977年6月,在西孟加拉邦选举中,印共(马)领导的左翼 nR-`;lrF~  
阵线获胜,以后连续获胜,执政至今。该党实行的扩大人 -Mx"ox  
民民主权利和认真实行土地改革,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 cu5Yvp  
高的政策,深得群众拥护。1991年1月,它领导的左翼阵 @tWyc%t  
线在喀拉拉邦全部14个县选举中获胜。在同年5、6月人 r5h}o)J  
民院选举中,所获议席增至35席。现有党员50万,领导的 " G-} wt+P  
群众组织成员2400万。总书记为埃·马·森·南布迪里 t8DyS FT  
巴德。党报有英文的《人民民主》和印地文的《人民潮流》。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8
斯里兰卡共产党  原名锡兰共产党,1943年7月3日 "rOe J~4 X  
由原兰卡平等社会党领导人魏克玛沁格和克尼曼等  AC@WhL  
创建。1972年改为现名。它为国家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 S Cs@Q  
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决斗争。该党认为,现阶段它要完成 3zo]*6p0  
的主要任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必须同资产阶级 S# Tc{@e  
进步阶层建立统一战线。1960年党的6大认为,可以把议 2`tdH|Z`  
会变成为人民争取社会主义的工具。从1970—1977年,它 n#[-1 (P  
与斯里兰卡自由党和社会党共同参加了联合阵线政府。 lG/M%i  
1983年8月僧伽罗—泰米尔冲突后该党被禁止,同年9 @r]wZ~@  
月又恢复合法地位。1991年3月,该党召开14大,强调坚 l5F>v!NA  
持社会主义理想,并根据实际制定了灵活的战略、策略。 eVyXh>b*  
它一方面强调党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同时又主张把党建 :p0|4g  
成代表一切劳动人民,包括工人、农民、自谋职业者、知识 _]a8lr+_-  
分子和小商人利益的党。当前党的斗争任务是争取民主、 zV_U/]y  
民族团结和社会正义,反对统一国民党政府。斗争方式以 HpSmB[WF  
群众斗争为主,充分利用议会,积极参与团结包括自由党 "Lk -R5iFd  
在内的左翼和民主力量。在国际共运中坚持国际主义,强 [,Q(~Qb  
调兄弟党之间的协商与交流。其最高权力机关是3年举 ]ppi962Z  
行一次的代表大会。主席为克尼曼,总书记为席尔瓦。机 ,)e &u1'  
关刊物有僧伽罗文的《真理报》、《祖国报》、《左派报》和泰 D::$YR ~R  
米尔文的《爱国者报》、英文的《前进报》等。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9
尼泊尔共产党  1949年9月15日在加德满都成立。提 h@}K BK  
出还政于民的口号,致力于发动群众进行反对拉纳 Fk@A;22N  
家族专制统治的斗争。1959年在尼泊尔第一次大选中获 R]O!F)_/'  
109个议席中的14席,在反对党中居第4位。1960年马亨 8\+kfK  
德拉国王亲政后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宣布一切政党 pXf!8X&y  
为非法,该党转入地下。60年代国际共运分歧公开化后, aT1T.3 a  
尼共不断分裂为10多个派别,各派自立门户。80年代以 =QFnab?N  
来,尼共各派调整斗争策略,决定采取和平斗争方式扩大 weg u1Ny  
影响,1986年参加了评议会的选举。近年来,尼共各派开 8d|omqe~P  
始酝酿联合。1990年1月尼共7派召开代表会议,成立尼 /4J2F9:f  
共左翼阵线,并同大会党一道,领导了1991年春的民主运 99w;Q 2k  
动,迫使国王取消了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尼共左翼阵线参 bCr) 3,  
加了大会党领导的临时政府。1991年1月尼共(马)和尼 LW<DhMV  
共(马列)联合成尼共(联合马列),并在1991年5月大选 9 ?a-1  
中获得205席中的69席,成为尼泊尔第二大党。此外尼共 86NAa6BW  
其他各派获10席。尼共宣称代表无产阶级,保护工人、农 g+;)?N* j  
民、妇女、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民族资本家及所有劳动 -Zx hh  
阶层和爱国民主力量的利益。党的目标是建立科学社会 NWWag}  
主义和共产主义,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党的最低目标是 mX3~rK>@~  
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结束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对外 <`,pyvR Kv  
政策上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为基础,强调民族 \]ouQR.t@\  
主义。尼共(联合马列)在各派中力量最大,有1万多人,它 X]ow5{e  
在全国75个县的65个中设有县委,10个县有地委。下属 M>W-lp^3  
群众组织有:全尼农民组织、全尼青年组织、全尼妇女组 GxE"q-G  
织、全尼民族独立学生会和全尼工会组织约160万成员。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09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1920年5月23日建立,同年12 vH/ z|<  
月加入共产国际。1926—1927年领导了印尼历史上 NBHS   
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反对荷兰殖民统治,失败后转入地 =67dpQ'y  
下。在日本占领印尼期间,该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mpZ'9gW  
1945年积极参加和领导了印尼八月革命。1948年9月,印 y^7;I-  
尼统治者在荷、美帝国主义策动和支持下,制造反共的 >Pne@w!*  
“茉莉芬事件”,该党受到严重摧残。1949年8月重建了党 q$FwO"dC  
中央政治局。1951年政治局改组,艾地当选为第一书记。 [ fvip_Pt  
1954年召开5大,通过了新的党纲和党章。在1955年大 5[l9`Cn&A  
选中,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并在地方选举中获胜, gZ%wm Y  
成为印尼第一大党。1956年苏共20大后,该党把通过议 eQ _dO]Q  
会道路、以和平方式达到社会主义作为总路线,参加纳沙 1T:M?N8J  
贡和议会,对资产阶级失去警惕。1965年“9·30”事件中, ]vj4E"2;  
遭到军人政权的大规模血腥镇压,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 r2A%.bL#  
进步人士不下20万,总书记艾地被害。1966年3月12 :U)>um34e  
日,苏哈托以总统名义解散该党。该党元气大伤,转入地 y3l3XLI*b  
下。同年9月政治局发表了《自我批评》,提出建设马列主 ReE-I/n8f  
义党,进行人民武装斗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新路线。 c&r8q]u  
该党曾有党员200万人,此后在印尼影响日益减小。党报 PkA_uDhw  
有《人民日报》、党刊《红星》和《人民之声》等。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1
南洋共产党(Nanyang Communist Party) 马来亚共产党前身。1926年10月在新加坡成立。初名共产党南洋临时委员会,1927年改称南洋共产党。首任委员长何炎之,领导成员有叶博真、傅大庆、徐天炳、詹行祥、符再农、潘先甲等。党员300余人,均为华人。领导的群众团体有共青团南洋委员会、南洋总工会等。活动范围包括英属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的西马和新加坡)及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总部设在新加坡,主要任务是配合中国革命斗争。1927年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逝世2周年,在新加坡发动数千名群众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到达牛车水时,与英国军警发生冲突,死伤及被捕多人,称为南洋三一二惨案。1930年4月召开第2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马来亚共产党,成员亦大部分转入马共。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3
北加里曼丹共产党  1971年9月19日成立。前身是 ]-h$CJSY  
1953年建立的沙捞越解放同盟,进行武装斗争,曾支 LDlj4>%pW^  
持1962年12月文莱人民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 :N03$Tvl  
1964年3月30日建立沙捞越人民游击队,与北加里曼丹 \Y.&G,?  
人民军配合作战。1971年9月19日,两支革命军合并,宣 "#bL/b'{  
布成立统一的北加里曼丹共产党,文铭权任主席。该党党 UB[tYZ  
章规定,党的最低纲领是实现北加里曼丹的新民主主义 ngF5ywIG  
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买办集团及其走狗的统 [U+6Tj,  
治。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 &"GHD{ix  
张建立一个由无产阶级先锋队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n+Ofbiz@  
础的独立、民主、和平、繁荣的新北加里曼丹国家。它长期 ^Q!qJav  
处于非法地位,从事武装斗争。1973年,人民军总部主任 %-ih$ZY  
黄纪作率500多人向当局投诚,力量受到很大削弱。80年 '@enl]J  
代以来武装斗争越来越困难,游击队成员也越来越少。 F02S(WWo;  
1990年11月与政府签和平协议,放弃武装斗争,改变斗 k^3 ?Z2a  
争策略,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3
菲律宾共产党  1930年11月7日成立。1938年与社会 $nN`K*%  
党合并。1942年3月在吕宋创建人民抗日军。抗战结 N)'oX3?x  
束后曾参加大选并与政府“和谈”。遭到迫害后于1948年 = 7 U^pT  
底成立人民解放军,号召反对美帝,推翻反动政权,建立 ,4dES|)sP  
人民民主政府。1950年领导机构被破坏,党内分歧严重, }#~@HM>6Z  
活动进入低潮。1968年12月党内主张武装斗争的一派成 5Pmmt&#/Z  
立新的菲律宾共产党,并于1969年3月创建新人民军,开 \2cbZQx  
展游击活动。老菲共在总书记马卡帕加尔和军事领导人 XE8~R5  
亚力汉德罗·布里奥奈斯的领导下,1974年10月与政府 7oY}=281  
和解,成为合法政党,影响不大。新菲共则一直处于非法 wI'8B{[  
地位,并坚持武装斗争。1977年,总书记西松和新人民军 2q}M1-^  
司令丹特被捕,鲁道夫·萨拉斯被推举为主席、拉斐尔· 4T#B7wVoM  
拜洛西斯为总书记,罗幕洛·金塔纳尔为新人民军总司 3/a$oO  
令。马科斯统治后期社会危机加深,菲共根据这一形势, =Gsn4>~%n  
号召人们“推翻马科斯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革命联合政 3&Dln  
府”,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力量发展很快。1973年领导 weQC9e~d{-  
建立全国民主阵线,以争取包括教士在内的非共产党人 r~q*E'n  
和中间偏左组织的支持。1986年菲律宾发生“二月革命”, V9xZH5T8^  
党的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错误,没有积极支持。阿基诺夫人 e='bc7$  
上台后,释放了西松、丹特等所有政治犯,主张与菲共和 Mazjn?f  
谈。菲共原主席萨拉斯引咎辞职,由贝尼托·蒂亚姆松接 &8!* u3  
替。改组后的菲共中央既重视武装斗争,又积极开展合法 (?MRbX]@  
斗争。西松和丹特等人建立人民党,推选“五一运动”工会 !(\OT  
主席罗兰多·奥拉利亚为主席,进行合法活动。1987年和 *&p `8:  
谈失败后,加强了在城市的游击活动,同时仍积极努力寻 mq~rD)T  
找与政府和谈的时机。目前,菲共和新人民军在全国73个 ""`> v`\  
省中的65个省有活动,党员和新人民军成员有1.8万人。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4
孟加拉共产党  前身是1948年3月建立的东巴基斯坦 :x e/7-  
共产党。1954—1971年处于非法状态。1966年分裂, -:9E+b  
以穆罕默德·托哈为首的一派退出,另组东巴共产党(马 gb 6 gIFq;  
克思列宁主义者),它曾组织游击队,进行争取民族独立 RFF&-M]  
的武装斗争。1971年支持人民联盟流亡政府,参加流亡政 Jp)>Wd  
府的协商委员会,积极从事反对军事委员会政体、争取国 b_ 88o-*/  
家独立的斗争。孟加拉国成立后改称现名,成为合法政 A#9@OWV5f  
党。提出主要任务是动员人民的一切创造力,恢复国家经 B"N8NVn  
济,改善人民生活,彻底实现爱国力量的联合。1973年10 hpJ[VKe  
月同人民联盟、民族人民党(穆)结成政治联盟人民统一 l:NEK`>i  
阵线。1975年1月孟加拉国实行一党制,被取缔,1978年 O[+![[N2  
底恢复合法活动。在1979年议会选举中获近8万张选票, 9/Q_Jv-Q  
但无人当选。1980年2月第3次代表大会通过新党章,宣 }W&hPC  
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但不能立刻 9( ;lcOz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应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完成民 U" eP>HHp  
族民主革命的任务。1983年参加人民联盟领导的反对军 )@DT^#zR  
法管制政府的政党联盟。1991年11月19日与民族人民 $<^4G  
党、孟共(马列)和人民自由同盟(萨马德派)成立新的左 @l3L_;6a  
翼阵线——爱国民主阵线,最终目标是联合一切爱国、进 v5"5UPi-  
步、民主力量和个人,完成民族振兴的任务,解决贫富两 0gNwC~IA8  
极分化悬殊的问题。最高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休会期间 ;)ff Gg>  
由中央委员会和书记处领导。主席莫尼·辛格。总书记为 P;jl!o$  
穆罕默德·法哈德。党报为《团结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5
巴基斯坦共产党  1948年2月建立,由原印度共产党 i9}n\r0=c  
中的巴基斯坦党员组成。1948年3月召开1大,选举 h>B>t/k?  
了以萨贾德·查希尔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曾在东巴搞武 _2{i}L  
装斗争,被镇压。1949—1951年在旁遮普活动较多。该党 =IBdnEz:M  
党纲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保卫和平,争取国家完全独 [uOW \)`  
立,实行土地改革,把外国资本和买办企业收归国有,建 dP0!?J Y  
立人民民主政权。1951年总书记等许多领导和党员被捕。 KA:>7-  
1954年春,在东巴省议会选举中支持东巴联合阵线的21 [~$Ji&Dd  
点纲领,并在选举中获5个议席。同年7月被宣布为非法。 c_b^t09  
1955年10月后,恢复活动。1958年10月政变后,再次受 @+A`n21,O  
到镇压。1966年成立东巴共产党。1968年,巴共成立公开 #W<D~C[I _  
的政治组织“巴基斯坦工农党”,在一些边境省组织农民 z,XM|-"#<K  
运动,建立农会,宣传耕者有其田,迫使地主减租减息。后 Alh"G6  
来由于内部分歧,分裂为几派。1971年4月,原西巴共中 S9X~<!]  
央组委会一派退出,另建巴共(马列)。同年12月孟加拉独 Ve>*KHDSt  
立,东巴共产党改称孟加拉共产党。1972年以来,巴共基 %XGwQB$zk8  
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中。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5
伊朗共产党  前身是1916年伊朗革命工人在巴库建立 hNXP-s  
的“正义党”。十月革命后,正义党成员返回伊朗参加 e"en ma\_  
人民解放斗争,1920年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将正义 e#`wsht N:  
党改名为“伊朗共产党”,并通过了党的纲领和章程。决定 Q7]:vs)%  
支持库切克汗政府和建立一切革命力量的统一战线,反 GRz`fO  
对国王、外国帝国主义者、买办和大封建主。1931年因遭 !Dp4uE:Pq  
巴列维国王的镇压而瘫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苏联的 RW 23lRA6  
支持下,在伊朗北部苏联驻兵区重建,称伊朗人民党。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6
伊朗人民党  1941年9月20日成立。前身是1920年 C/dqCUX:  
成立的伊朗共产党,1931年被镇压。1941年9月伊朗 bG nBV7b  
共产党人拉蒂马什等人在苏联的支持下重建党组织,定 cw#p!mOi~  
名为人民党。1944年8月召开1大,通过五点纲领,规定 u>: sXm  
该党是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阶级的政党,目标是建 Mj5=t:MI  
立君主立宪制,确保宪法规定的自由。1948年召开2大 H~RWM'_  
时,党员发展到20万人,3人进入内阁,8人被选入议会。 X~abn7_  
1949年、1953年遭巴列维国王的残酷镇压,领导人和党员 N(mhgC <O  
大批流亡国外,党中央总部迁到民主德国的莱比锡。1959 *%5#\ I  
年与阿塞拜疆民主党合并。1965年分裂出“伊朗人民革命 aE.T%xR  
组织”。1978年参加反对巴列维君主政权的活动。1979年 *1iJa  
1月,基亚努里取代伊斯达甘里成为第一书记,提出支持 ehj&A+Ip  
“伊斯兰革命”,主张成立反美人民统一战线,认为民族民 7 ]a6dMh  
主革命已开始。要建立一个独立自主、自由的共和国,改 -Zfzl`r  
善人民生活,完成土地改革。1982年2月,伊朗当局指责 %Bg} a  
它是最危险和最狡猾的反对派组织,目的是建立亲苏傀 DV +DJcF  
儡政权,并于1983年5月4日宣布解散该党。被解散前有 30]? Jz6m  
党员3000人,最高领导机构是中央委员会,中央常设机构 l'-dB  
是执行局和书记处。党报是《人民报》,党刊为《世界》。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6
伊拉克共产党  1934年3月31日成立。在第二次大战 04NI.Jv  
期间,力量发展很快。战后,受费萨尔王朝的压制, &s_O6cqgh  
1949年其创始人和第一任总书记尤素福·萨勒曼·法赫 B&|F9Z6D  
德被杀害。1954年提出打倒封建王朝、建立民族民主政府 \>nPg5OT  
的口号,与其他民族主义政党组成民族团结阵线,参加了 k{Yj!C> #  
1958年推翻费萨尔王朝的7月14日革命。革命后,交出 0[}"b(O{  
武装力量,成为合法政党。1963年复兴党发动“二·八政 ]od]S 8$5  
变”,该党的第一书记及大批党员被杀害。1964年和1967 C$ cX{hV  
年先后发生分裂,分裂出伊拉克革命劳动党和伊拉克共 S:{hgi,T*  
产党(中央领导)。1968年复兴党第二次执政后,该党采取 k V"'; a  
支持态度,并与之和解,1972年伊共两名中央委员参加内 dix\hqZ  
阁。1973年同复兴党组成全国民族进步阵线。1976年3大 m *8[I  
确定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使伊 c:"*MM RC  
拉克走向社会主义,维护和巩固复兴党的领导。但是, 1R9hA7y&,/  
1978年3月后全面指责复兴党的政策,号召推翻现政权。 lwPK^)|}  
复兴社会党则指责它是莫斯科的“代理人”和“附庸”并加 e#IED!U  
以镇压,大批党员被杀被捕或逃往国外。党报是《人民之 7)G- EAF  
路》,党刊为《新文化》。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6
约旦共产党  1948年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同盟和约旦 ?,NZ /n  
共产主义者联合组成。50年代初期以来不断遭到镇 7 }(LO^,A  
压。在1957年4月政变中许多党员被捕,主要领导人流亡 [(}f3W&  
苏联和东欧。1967年10月侯赛因国王访苏前夕颁布大赦 8m1 @l$  
令,释放了被捕的共产党员,流亡在外的第一书记富阿德 jy{T=Nb  
·纳赛尔回国,该党处于半合法状态。不久又被完全禁止 PH 97O`"  
活动。1970年发生分裂,分成以法耶格·瓦拉德为首和以 qJB9z0a<Ov  
鲁什迪·沙辛为首的两派。1973年中东战争以后,约旦河 9ET2uDZpL  
西岸支部逐渐独立出去。该党参加了历次阿拉伯共产党 [~?LOH  
会议,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斗争,主张在联合国安理 \^SL Zhe  
会242号和338号文件的基础上,公正、合理地解决巴勒 ,6PV"E)_  
斯坦问题。1983年12月召开4大,加强党的政治和组织 Jis{k$4  
上的一致,结束了分裂派和宗派分子的活动,并通过了新 yyxGVfr  
党纲。它认为约旦处于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 Rj9ME,u  
是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阵线,进行自由民 ;^xlDN  
主的议会选举,成立制宪会议,制订民主宪法,建立民族 pu nc'~  
解放政权。现任第一书记法伊格·鲁瓦德。有党员约1000 ^Qz8`1`;Z  
人,在国内处于非法状态。党报是《群众报》、党刊为《真 OM{-^  
理》,不定期秘密出版。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7
黎巴嫩共产党  1924年10月24日创立,当时公开称 K$(&Qx}  
黎巴嫩人民党。1925年6月改称叙利亚—黎巴嫩共 3WS`,}  
产党。1944年初党的1大决定分别成立黎共和叙共,1948 #wbaRx@rc  
年被宣布为非法后又重新合并。1958年黎共开始独立活 Ta?#o  
动,从1964年起正式与叙共分立成为独立的党。在1968 sLzcTGa2:z  
年党的2大上通过了党纲和党章,规定把马列主义作为 s0v?*GRX  
指导思想,以建立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1970年8月取得 wlBdA  
合法地位后日趋活跃。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后,同社会 HY9H?T  
进步党等党派组成“全国运动”,与基督教势力相对抗。 ~;#J&V@D  
1979年党的4大提出建立广泛的民族阵线,废除教派统 ~}w(YQy=y  
治,维护国家统一。1987年2月党的5大提出,解放被以 +pc_KR  
色列占领的黎巴嫩领土是当前各爱国力量的主要任务, uF9p:FvN8  
克服黎危机的出路是进行彻底的民主改革,建立民族民 qrO] t\  
主政权。黎共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 f Dp_W1yH  
曾为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做出 3Gf^IV-  
过贡献。黎共主张通过和平道路夺取政权,但不排除使用  ^"K  
暴力的可能性。黎共现有党员1.5万人,包括工人、职员、 //`heFuc]>  
教师和学生。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 zMt"ST.  
会是党的领导机构,现任总书记是乔治·哈维。全国各地 0}hN/2}&  
设有省委和区委,基层组织是总支、支部和小组。党报是 T^S|u8f  
《呼声报》,党刊为《道路》。1987年2月创办《人民之声》广 B`<(qPD  
播电台。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7
叙利亚共产党  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叙利亚和黎巴嫩 75wQH*  
共产党,1964年11月两党正式分开。叙共为争取民 _ZIaEJjH/  
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建立军事集团的预谋及为实现政 DSYtj} >  
治、经济的民主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70年开始,叙 )y'`C@ijI  
共支持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领导,并派代表参加了政府 (qlI QC  
和全国进步阵线的领导工作。1973年底,因政见不同分裂 nCh9IF[BL/  
为两派:一派以总书记哈立德·巴格达什为首,认为叙利 6 +^V  
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政权是民族进步政权,主张与之合 }b2U o&][  
作;另一派以政治局委员亚德·图尔克为首,指责巴格达 4?g~GI3  
什专权和搞个人崇拜,反对一切听命于苏共。此外还有以 ?2OT:/I,  
穆拉德·尤素福为首的基层组织派等几个较小派别。 *_b4j.)ax,  
1980年5月党的5大通过了新党章。1991年7月叙共实 tc\LK_@$/F  
现统一,10月党的7大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选择,表示叙 1 gts=g.  
共将继续为解放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和实现阿拉伯团结 %~J90a  
而同阿拉伯爱国和进步力量并肩战斗,支持叙利亚政府 k!t5>kPSQ  
依据国际决议,特别是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建立公 FyJI@PZdI-  
正和全面的和平。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提出的口号是: ~el#pf~  
解放、国家统一、民主、发展、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阿拉伯 v<_}Br2I[  
统一与和平。总书记为尤素福·费萨尔。党报为《人民斗 inZMq(_@$  
争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8
以色列共产党  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巴勒斯坦工人社 .\X/o!xC  
会党,1921年改名为巴勒斯坦共产党,1948年以色列 zA9N<0[]o  
建国后改为现名。1964年7月后,该党分裂为两派:以原 l!Z>QE`.S  
总书记米库尼为首的马基派主张在互让原则上解决阿以 A Ucq\Ys  
冲突,反对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开展的反以色列立场;以 9c9-1iS  
梅尔·维尔纳为首的拉赫派,支持苏联的立场,要求同阿 7xB#)o53  
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协调一致。1975年马基派自行解散,拉 ;#78`x2  
赫派遂直称以色列共产党。称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党, 2V/ A%  
政治目标是在以色列实现社会主义。近期任务是寻找和 IJxdbuKg  
平解决阿以冲突的途径,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 511^f`P<  
尊重巴勒斯坦人自决权的基础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kUD]pW  
1990年5月,以共召开21大,通过了新党章,重申坚持社 rI o`n2  
会主义方向和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强调 ?,]%V1(@V`  
承认以色列、巴勒斯坦两个国家都有生存权,支持巴勒斯 >#*]/t  
坦人民为实现自决和建立独立国家的正义斗争。该党最 u9"b,].b  
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4年举行一次。现任主席是梅尔 ?Ri W:TQ*  
·维尔纳,总书记是陶菲克·图比。机关报为《道路》和 ;5ugnVXu  
《团结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18
土耳其共产党  1920年9月,伊斯坦布尔、安那托尔和 FoWE<  
在国外活动的共产主义组织联合召开代表大会,宣 Thn-8DT  
告成立土共。它在1918—1922年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中 MA.1t  
发挥了重要作用。1921年1月党组织受到破坏,有15名 xO9,,w47  
重要活动家被杀害,1923年被取缔。但是,该党始终坚持 huWUd)Po%  
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反对土耳其反动集团 p]*$m=t0r  
勾结法西斯德国的政策。战后,为消除土耳其对帝国主义 )9##mUt'}  
强国的依赖关系,争取国家退出军事集团,争取民主和社 z 4Qz9#*"^  
会进步而斗争。1983年10月该党召开5大,批准了新的 ] $$ciFM  
党纲和党章,强调当前土共必须巩固在群众中的阵地,团 c~ l$_A  
结左派力量,推翻军事独裁,建立民族民主政府。1984年 JVwYV5-O<0  
12月,包括土共在内的6个左派政党宣布建立“土耳其和 m@.4Wrv  
土耳其库尔德斯坦左派团结”,以便共同进行争取民主的  N~EM`d  
斗争。1987年10月,该党与1961年成立的土耳其工人党 qc|;qPj   
合并组成土耳其联合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辛努力,终于在 f,d @*E  
1990年6月合法化。该党目标是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 %Gl,V5z&  
社会主义,现阶段为反对剥削、压迫、不平等、种族和性别 UY*Hc  
歧视而斗争。它表示愿意同一切赞成和平、民主、民族主 4?><x[l2{  
权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建立合作关系。尼哈特·萨尔根为 ktU98Bk]  
党的主席,总书记是海达尔·库特鲁。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21
新加坡共产党,1985年成立于印度尼西亚玛琅。原名新加坡工人党。19 PkF B.  
86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劳动党、马来西亚共产党、印度尼西亚劳动阶   QB#f'X  
级革命阵线、新加坡华族激进党、泰国社会主义解放党合并成为新加坡社会主   i pjl[  
义工人党。1988年改名为新加坡共产主义者联盟。1990年起决定同时   mV@.JFXKP  
使用新加坡共产主义者联盟和新加坡共产党两个平等地位的党名。1991年   .^I,C!O#  
又与其它欧美拉澳各大洲各国、各地区共产主义组织联合在新加坡组建“国际 -5>K pgXo\  
共产主义者协会”,即“新加坡国际”。新加坡人民解放军为新加坡共产党下   y^Oj4Y:  
属战斗组织之一。

反抗的呼声 2008-09-13 23:22
塔吉克共产党  前身是苏联塔吉克加盟共和国共产党。1991年9月 DG O_fR5L  
塔吉克共产党召开非常代表大会,决定把塔吉克共产党更名为塔吉克社 lEQ 63)Z  
会党。它宣布自己为塔吉克共和国独立的共产党的继承者,从共产党的活 g % q7  
动中继承其最进步的原则和方针。它为了全人类的价值而放弃阶级对抗, gdSv) (  
将努力通过自己在合法权力机构中的代表执行有利于塔吉克各族人民的 GuQ3$B3j  
政治方针。成立了社会党的组织委员会。该委员会主席为塔吉克共产党中 3T# zxu  
央前书记绍·沙布多洛夫。1992年1月,塔吉克共产党非常代表大会召 "^;'.~@e8  
开第二阶段会议,以压倒多数票取消了1991年9月的决议,决定把党的 8U wL%"?YB  
名称恢复为塔吉克共产党,并重申奉行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20
巴林进步民主论坛   1954年,巴林成立了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产党-巴林民族解放阵线,他的创始人是伊朗裔的伊朗人民党(伊朗马列主义政党)积极活动分子,在70年代时巴林民族解放阵线是巴林国内的进步政治力量,向工人,还有普通群众开放,发动抗议和街头示威,抗议王国政府。由于活动让国王政府十分暴怒,所以对巴林民族解放阵线进行了很严厉的镇压,很多党的骨干和领导人被迫流亡海外。 <\8dh(>  
2002年初,新的国王接替了死去的老国王,新国王实行所谓开明政策,流亡海外的巴林民族解放阵线领袖被允许返回巴林,2002年后期,巴林民族解放阵线改组为巴林进步民主论坛,宣布仍然坚持马列主义,公开承认自己是继承巴林民族解放阵线的左翼政治组织,为巴林的人民群众和工人,还有失业者以及不同信仰的人民进行斗争。 =:P9 $  
改组为巴林进步民主论坛后,2002年-2006年,巴林进步民主论坛的3位同志当选议员,中央领导之一的abdulhadi marhoon (阿巴杜尔哈迪-马尔洪)同志甚至当选为副议长,巴林进步民主论坛的参政和斗争触及了逊尼派和什叶派部族政党统治阶层利益,2006年底选举时,巴林进步民主论坛几乎全军覆没,获得了1席。党的主席是艾哈迈德-萨瓦迪同志,艾哈迈德-萨瓦迪同志是参加-巴林民族解放阵线的元老和骨干。 x@m"[u  
巴林进步民主论坛坚决反对教派政治,主张给于人民群众彻底的言论自由,同时支持妇女进行解放,巴林进步民主论坛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参加了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的国际共产党个工人党国际研讨会,并且签署相关文件和协议。 $V]D7kDph*  
为了扩大统战组织,意味着巴林进步民主论和一些自由主义者进行了联盟,反对国王。2006年底,巴林进步民主论坛的5个同志参加民族团结联盟,继续参政。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22
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  原名塞浦路斯共产党, @,CCwiF'q  
1926年11月30日成立,1941年4月改为现名。该党 ^> .?k h9z  
是塞浦路斯最大和成立最早的党,曾领导人民进行反对 MM|&B`v@;  
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933年被英国殖民当局宣布为非 4fr/ C5M  
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党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 Q5;K m1(  
作,组织有很大发展。1954年3月,它同各进步团体组成 }=^YLu=  
民族解放阵线,反对把塞变成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基地。 9j49#wG0"B  
1960年8月,塞浦路斯独立,该党开始合法活动。在1960 j1v fp"J1  
年议会选举中得35席中的5席,1970年和1976年均得9 wHWd~K_q  
席,1981年上升到12席。在1986年市政选举中获得18 *hF5cM[  
个城市中9个市长席位。1988年2月,它支持的候选人瓦 7Nh6 `  
西里乌当选为总统。该党党章规定,它是用马列主义理论 ORs<<H.d  
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武装起来的党,党的最终目标 vs{i2!^  
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目前在国内政策上主张民族和解, [ k^6#TQcn  
恢复和加强希、土两族间的信任、友谊和合作,使塞浦路 qdCa]n!d  
斯成为独立、领土完整、联邦制、不结盟和非军事化的国 ]d9;YVAU  
家。在经济方面,主张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特 D4}WJMQ7s  
别是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在巴巴约安努任总书记期 JiDX|Q<c  
间,与苏共关系密切,对苏共依赖较强。1988年赫里斯多 oPk2ac  
菲亚斯任总书记以来,注意把马列主义同本国实际结合, 1'"o; a]k/  
成功地克服了苏东剧变的冲击。1990年10月党的17大 r,2x?Qi  
进一步统一了全党思想,重申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选择。 #PVgx9T=_  
目前有党员1.8万,设政治局、书记处和中央委员会,基层 AQ32rJT8c`  
组织是地方委员会和党支部。党报是《黎明报》,党刊为 <#7}'@  
《民主》周刊。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22
爱尔兰共产党  1921年10月14日成立,内战爆发后 9:!n'mn  
解体,1933年6月15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t.j q]L  
改名为北爱尔兰共产党。1970年3月与南爱尔兰的爱尔 Fq&@dxN3  
兰工人党合并。主张同左翼政党建立联合阵线,通过议会 ~uqJ@#o{  
道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最终建立自由统一的社会主  kej@,8  
义的爱尔兰;结束英国对爱尔兰的控制,实现爱尔兰的独 PD|I3qv~  
立和统一。在国际问题上,主张缓和与裁军,要求爱尔兰 }bIEWho  
退出欧洲经济共同体。该党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最高 i'L7t!f}o  
机关是3年召开一次的代表大会。组织分为北部组织和 I=x   
南部组织。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执行委员会实行总 ?WG9}R[qE/  
领导。主席是迈克尔·奥赖尔登。总书记是詹姆斯·斯图 3_J9SwtN  
尔特。南部组织机关报是《爱尔兰工人之声》和《爱尔兰社 %~4R)bsJ'  
会主义者报》,党刊为《爱尔兰社会主义评论》;北部组织 _Jj|g9b  
的机关报是《团结》周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24
英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 年7 月31 日,简称CPGB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 RB\>$D  
共曾领导英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并提出英国现政 uCNQ.Nbf C  
府下台,成立“人民政府”的要求。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共重新发表宣 v8 y77:  
言,称英共将支持政府反对希特勒的一切战争措施,放弃成立“人民政府”的要 ]QtdT8~  
求,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积极领导工人群众参加了 xHJ+!   
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这一切为党赢得了声誉,英共的力量也迅速发展壮大,英 I=D`:u\H  
共人数最多时达到5 . 5 万人。战后,由于种种原因,英共的力量和影响几乎 k>K23(X  
呈直线下滑的趋势,不仅党员人数逐年减少,而且内部派别活动严重,多次发生 )KaQ\WJ:   
分裂。从英共中分裂出来的派别有于1968 年4 月组建的英国共产党(马列), _ Eq:Qbw#  
简称CPBC ( ML ) ;于1977 年7 月组建的新英国共产党,简称NCPB ;于1988 ~fAdOh  
年4 月组建的英国共产党(“晨星”报),简称CPB ,等等。 /!eC;qp;[  
战后发展曲折迟缓的英国共产党,在经历苏东剧变的震荡后,更是雪上加霜。作 |C=^:@}ri?  
为英国共产党组织主体的英国共产党(CPGB )受冲击 Z2PLm0%:  
最大,像西方许多国家的共产党一样出现了严重的社会民主党化的倾向。该党继 C&NoEtL>s  
在1990 年10 月召开的会议上接受了从党名中删除掉" Communist , ,的提议 ORv[Gkq_N)  
后,又于1991 年11 月正式宣布放弃党的宗旨,改变党的性质,将其改建为“民 *Mg=IEu-6[  
主左派”。与此同时,英国其他几个共产党组织也都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党员 bV@53_)N2  
人数进一步减少,处境更加困难。 s+yBxgQ/  
在经历了几年的思想信仰的迷茫之后,原来从英国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新英国共 NqkR R$O  
产党于1993 年12 月通过新纲领,声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立场; WWrD r  
英国共产党(马列)在2000 年10 月召开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讨论并通过 00%$?Fyk  
了《 阶级、国家和控制》 的决议,2001 年1 月又重申了该党1971 年第二次 W7l/{a @  
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 英国工人阶级和它的政党》 ,认为这个纲领在今天仍然 5A7!Xd  
像过去一样,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这些共产党组织一般 |42E'zH&  
都只有二三百人,其影响力非常有限。 "%A/bv\u  
冷战后,在英国影响较大的共产党组织是简称为CPB 的英国共产党。CPB 是在 .<u<!fL2  
原来“晨星”报(Morning star ,英共支持的左派报纸)派基础上成立的。该 ~Msee+ZZ :  
党虽成立于1988 年4 月,但它声称继承了原来老党CPGB 的传统。目前该党有 H6/@loO!Xy  
党员1200 多人。该党总书记是罗伯特· 格里菲斯(Robert Griffith , ) , hs2f3;)  
威尔士人,今年51 岁。英国共产党虽然人数不多,但在世纪之交,还是比较活 MGX,JW>L  
跃的,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而且从1997 年开始参加英国大选,在2001 ]0 ouJY  
的大选中有6 名英共候选人参加了下院议员的角逐。在世纪之交,英国共产党 d7It}7@9  
在原CPGB 的党纲基础上,制订了CPB 的新党纲《 英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 Vhz?9i6|g^  
并于2000 年4 月和2002 年6 月先后召开了四十五大和四十六大。新党纲和这 fhLdM  
两次代表大会所通过一系列决议规划了党在世纪之交特别是新世纪的斗争方向 5;>M&qmN  
和策略方针。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24
意大利共产党  1921年1月21日意大利社会党左派 ok-sm~bp  
建立该党,并加入共产国际。1922年10月,意大利法 ZA1?'  
西斯政权建立后,它是唯一坚持同法西斯斗争的党。在第 R|$=Pfg~4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组织国际纵队,积极支持西班牙反佛 G&/} P$  
朗哥法西斯政权的斗争,后又在意大利北部组织游击队 8s?;<6  
进行武装斗争。到二战结束时,其领导的游击队达16.9万 m3F.-KPO  
人。1944年4月,意共参加资产阶级的联合政府,1947年 . 2.$Rq  
被排挤出政府。意共在葛兰西、陶里亚蒂、隆哥、贝林格等 ( 4$lB{%  
人的领导下,结合意大利国情,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提 }}cVPB7   
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1948年党的6大提出“走向社会主 !g=,O6  
义的意大利道路”,通过与苏联所走的道路不同的途径实 , j'=sDl  
现社会主义。1956年12月提出通过议会斗争和结构改 f|Z3VS0x  
革,逐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1973年贝林格又提出“历史 >f'n l  
性妥协”路线,主张支持天主教民主党,以孤立反动派。 AjAmV hq  
1980年意共又根据形势变化提出联合社会党等左翼民主 V F6OC4 K  
力量取代天主教民主党为中心的政权,称这种民主替代 .Ky<9h.K  
战略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条新道路,它既不同于社会民 VXn]*Mo  
主党的经验,也不同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 J0d +q!  
意共主张缓和与裁军,建立一种保障第三世界国家发展 x\3 ` W  
的新秩序。在党与党关系上,意共强调各党独立自主,互 'RQZU*8  
不干涉内部事务。从15大起,意共在党建方面逐步发生变 % ghQ#dZ]&  
化,不再提马列主义,只提马克思主义。在党章中放弃了 D4Uz@2_  
“无产阶级专政”、“政治先锋队组织”、“民主集中制”等提 K\IS"b3X  
法。意共曾是西欧最大、最有影响的共产党之一,到1990 9 ?MOeOV8  
年6月有党员140万人。1989年以来,苏东形势发生了急 #bsRL8@  
剧变化,以意共总书记奥凯托为首的“革新派”主张建立 wjq f u /  
新的政治组织,组建“左翼民主党”。1991年1月意共20 -*e$>w[.N  
大上,宣布意共改名为“左翼民主党”,宣称这是一个非意 OJ@';ZyT=  
识形态、不以任何预先构想的模式为指导的党;以自由、 -g I uL  
平等、博爱为根本价值观;把逐步实现政治、经济和公民 e~'y%|D  
社会的民主化作为目标。以科苏塔为首的反对派另组“重 Lt@4F   
建共产主义运动。”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0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1992年建立。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任总书记佛朗克-乔达诺,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最让人铭记的领导人是原总书记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1991年,苏联解体,给原意大利共产党的党内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当时的总书记阿希尔-奥凯托强烈主张放弃马克思主义,把党引向社会民主主义,实行党内自由化改革, 1991年2月,意大利共产党召开20大,阿希尔-奥凯托和大部分所谓丧失信心的党员决定改信社会民主主义,把党改为左翼民主党,并参加社会党国际。 z;#}u C  
但是以英格拉奥同志,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阿曼多-科苏塔同志为首的“左派持不同政见者”(不愿意改名的,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部分同志组织的党内第一,第二反对派),立即退出意大利共产党20大,当即宣布成立意大利重建共产主义运动。当年12月,意大利重建共产主义运动和革命左派组织无产阶级民主党合并,宣布成立意大利重建共产党。 L(`^T`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塞尔吉奥-加拉维尼同志,但是由于塞尔吉奥-加拉维尼同志主张团结迪尼政府的政策,引发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其他的领导人的不满,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和阿曼多-科苏塔同志对他进行了批评,1994年,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被选举为总书记,随后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宣布开除塞尔吉奥-加拉维尼的党籍,加拉维尼组织了团结共产党人组织,并加入了左翼民主党,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主张对抗意大利左翼民主党以及右派的意大利人民党以及全国联盟。1996年,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得了8.6%的支持率。但此后,由于政策过于激烈,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支持率又有反复。 wy&VClT  
为了表示团结,1998年普罗迪的中间左派政府上台,起初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给于支持。但是后来中间左派政府展开自由化经济政策,彻底抛弃关注劳动人民,盛怒之下的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带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给于普罗迪的中间左派政府坚决投了反对票,让中间左派政府提前下台,震惊了意大利左派阵营。但阿曼多-科苏塔同志认为这个决定太过激进,对此表示异议,但遭到了主持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常务工作的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严肃批评,随后,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宣布开除创党元老-阿曼多-科苏塔同志的党籍。阿曼多-科苏塔同志宣布支持意大利左翼民主党参选政府,组织意大利共产党人党,参加后来左翼民主党为主体的达莱马政府。 m ~fqZK  
右派上台,让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十分担心,调整政策后,为战胜执政的贝鲁斯科尼右派政府,2004年,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宣布加入中左联盟。2005年4月,尼奇-文拉多同志(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党员)在右派老巢之一的阿普里亚地区参加选举,击败温和派左翼,当选区长。   K?-K<3]9f  
2006年月换届选举,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在群众支持下,当选为意大利议会下院(众议院)议长,随后,法乌斯托-贝尔蒂诺蒂同志辞去总书记职务(1994-2006年) ;l4rg!r(S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参加了战胜右派的普罗迪第二届中间左派政府,保罗费雷罗同志担任社会团结部长。   m?;)C~[  
但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依然强烈抨击政府派军队到阿富汗和黎巴嫩。对经济政策的右倾依然强烈反对。依然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以及全球化。 q,aWF5m@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依然强调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同时也是意大利工人,农民,学生,失业者,穷人和知识分子 以及反全球化主义者可以自由参加的左派政治组织。在意大利政坛,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是左派强硬派的代表,是意大利左派内部的公认的力量。很多小的共产主义组织,据说都依附意大利重建共产党。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1
意大利共产党人党 q{yz]H,  
&r~~1BnpHm  
   意大利左翼政党,成立于1998年10月18日,主要成员来自于原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主席科苏塔及其重建共产党内支持者。科苏塔派前身是意大利共产党内的正统派,1991年意大利共产党改组为意大利左翼民主党,科苏塔派由于持反对态度遂联合一部分意大利共产党内的民主共产党人派及无产阶级民主党主流派于1991年2月10日成立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加拉维尼当选为全国委员会总书记,科苏塔当选为全国委员会主席。1996年以左翼民主党为主的“橄榄树联盟”赢得大选,重建共决定支持普罗迪政府,但没有参加组阁,中左政府靠重建共的支持才在众议院中维持多数。重建共成为准参政党,但1998年重建共面对中左政府的财政法案问题党内产生了巨大分歧,以总书记贝尔蒂诺蒂为首的一派认为财政法案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在中左政府不和重建共妥协的情况下党应该撤消对现政府的支持,而以主席科苏塔为首的一派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持政府稳定,防止右派上台,党应该继续支持现政府的支持。终于在议会不信任案投票中重建共议会党团分裂,科苏塔派遂成立了意大利共产党人党并参加政府,直到2001年右派上台。2006年意大利中左联盟赢得议会选举,意大利中左联盟领导人普罗迪组建政府,意大利共产党人党作为联盟成员参加政府,再次成为参政党。意大利共产党人党自称是意大利共产党及陶里亚蒂思想的继承者,主张通过制度长征最终在意大利实现社会主义,体制上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意大利共产党人党自从成立以来,支持率在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长期在议会中有一定席位,该党有3.5万党员。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2
圣马力诺共产党  1941年7月7日建立,前身是1921 1_7x'5GdA  
年2月从圣马力诺分裂出来的意大利共产党圣马力 0z#+^  
诺支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 %j2YCV7  
争。战后与圣马力诺社会党联合执政,在国内进行土地改 o[+1O  
革,实行某些工业部门的国有化,通过了一些有利于巩固 ukS@8/eJ  
劳动者民主权利的立法。1957年天主教民主党组阁后,成 U QXT&w  
为在野党。1961年6大提出“结构改革”路线。1973年8大 JP!$uK{u  
提出同中间阶层结盟,争取建立民主革新政府并向社会 [%P_ Y/  
主义前进的方针。由于左翼党在1978年大选中获胜,重新 #q==GT7  
进入联合政府。在1983年大选中,共产党人得24.4%的 bxkp9o  
选票,在议会60个席位中占15个席位。党章宣布,该党是 D*vrQ9&# 8  
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的政治先锋组织,以马克思主义 n3 isLNvIp  
为指南,并从列宁和国际共运其他思想家的思想中吸取 HY5g>wv@  
动力。主张各党独立自主,求同存异,在民主和多元化中 <%>Q$b5  
进行社会变革。坚持和平、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名誉主席 Vfg144FG'  
是创始人艾尔梅那吉尔多·加斯培罗尼,总书记为基奥 MyCX6+Ci)  
蒂。党的领导机构有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国领导机 `9a%}PVQ-  
构和书记处。领导的群众团体有圣马力诺共产主义青年 0u'2f`p*  
联盟、圣马力诺总工会和圣马力诺妇女联盟。党报是《星 Bq79Ev .-  
火报》。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该党于1991年改名为“民主 =<`9T_S 16  
进步党”,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3
奥地利共产党  1918年11月3日由社会民主党左翼 ;]Y.2 J  
在维也纳建立。次年加入共产国际。它积极参加和领 ZS >}NN  
导工人运动,1927年领导了维也纳工人起义,在30年代 S$BwOx3QF  
领导人民开展反法西斯斗争。该党以科学社会主义和马 UgSSZ05Lq  
列主义为思想基础,以建立民主、和平的新社会主义为目 J24UUZ9&$  
标。1982年该党提出了建设奥地利色彩的社会主义纲领, b]4yFwb  
认为奥地利可能通过反垄断资本的民主制过渡到社会主 vB/MnEKR  
义。它对内主张与社会党合作以争取工人阶级统一行动, Y_Ej-u+>{  
反对极右势力,保障和扩大民主。对外主张奉行永久中立 J^n(WnM*F  
政策,反对核扩散。在国际共运中坚持独立自主。其最高 e_k1pox]l  
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1989年以来,该党 ecA0z c~  
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1991年6月16 0@*rp7   
日召开的28届党代表大会上,决定从党章中删除马克思 +c} fDrr)  
主义的表述,表示要使该党成为“非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 COJqVC(#  
党,兼容他党主张,而不把自己封闭起来。”党的机关报为 f]T#q@|lE  
《人民之声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3
瑞士共产党  1921年3月成立,并参加共产国际。30年 ~`T(mh',  
代实行左翼人民联盟政策,进行反法西斯斗争。1940 ?*[t'D9f-  
年转入地下。1944年与瑞士社会主义联合会合并改称瑞 9g^@dfBV  
士劳动党。该党作为劳动者利益的真正捍卫者,领导人民 o2a`4K  
为改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了英勇斗争。1956年苏共20 9Hlu%R  
大和匈牙利事件后,党员人数减少。1963年,一部分党员 hd/5*C{s  
另组瑞士共产党。该党宣布自己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 Uk|Xs~@#E  
社会,采用议会斗争方式,通过和平道路实现。其理论基  yZmQBh$  
础是遵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由列宁和革命运动 f IQ$a >  
的其他理论家发展了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国际共运 )l[ +7  
中,它强调独立自主,不要任何中心。对外强调维护民族 )"t=sFxaB  
独立,停止军备竞赛,和平解决争端。该党有党员5000多 "LP4)hr_`  
人,在日内瓦影响较大。它在民族院中有一个席位。最高 ^4B6 IF*  
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基层组织按属地一生产原则建设。 Wj.)wr!  
总书记是阿尔芒·马宁。党报有法文《B·O·现实》、德文 j#-ZL-N  
《前进》和意文《劳动》等。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4
法国共产党  1920年12月由法国社会党中以加香为 ?ohLcz  
代表的左派建立。1921年5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 N8X  
1935年7月,它同激进社会党、社会党等建立反法西斯人 Gp; [WY\  
民阵线,并在1936年大选中获胜。它积极参加了西班牙人 lNqXx{!k  
民反佛朗哥法西斯的斗争。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 A ;Z%-x  
字后,被宣布为非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组织了 v SHb\V#  
数10万武装力量同德国法西斯斗争,并建立了反法西斯 S U2`H7C*  
民族阵线。战后,法共先后参加了5届政府,有8名领导人 kj@#oLd%  
分别任副总理和部长。1947年5月被排挤出政府,此后力 @iC!Q>D  
量开始下降。1967年12月30日,党内主张进行暴力革命 *=@Z\]"?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派分裂出去,另建法国马克思列 ^a<=@0|  
宁主义共产党。1970年又从马列主义共产党中分裂出执 '(^p$=3|@D  
委会派,后成立法国革命共产党(马列)。1968年12月发 @hl5^d"l  
表《争取先进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兰西宣言》,明确提出 p_B,7@Jl  
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1976年党的22大宣 'e;*V$+  
布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提出建设“法国色彩的社会主 c)iQ3 _&=  
义”的纲领性思想。是“欧洲共产主义”的主要倡导者。 8 l}tYl`|  
1990年12月在东欧剧变的形势下,法共召开27大,坚持 <JF78MD\  
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该党主张通过“民主、和 s8@fZ4  
平、多数人参与和多党制”走向社会主义。法共放弃马列 "o;l8$)VL  
主义的提法,代之以“科学社会主义”。它主张共产党之间 rIW`(IG_  
应加强团结与合作,重振国际共运。法共现有党员60万, @8n0GCv  
是法国第四大党。总书记是马歇。党报为《人道报》,党刊 2$qeNy  
为《共产主义手册》。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4
葡萄牙共产党  1921年3月6日成立。1922年参加共 wqA5GK>m2  
产国际。1926年军事政变后转入地下。1940—1941年 gqZ7Pro.  
改组,组成以阿尔瓦罗·库尼亚尔为首的新书记处。1943 ]$0{PBndW  
年在党的第3次代表大会上制定了关于建立工人阶级和 <C# s0UX  
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统一行动的路线。1957年党的5大制 ( 5_oH  
定了党纲和党章,号召全国民主力量通过和平途径推翻 s![=F}ck  
萨拉查独裁政权。1965年党的6大通过新党纲,确定现阶 (:Bo'q S  
段的任务是完成民族民主革命。1974年法西斯独裁统治 jqb,^T|j;m  
被推翻后,该党参加临时政府。此后,葡共在历届大选中 T_v  
的得票率一直保持在12—18%之间。目前该党在葡议会 1hi^  
250个议席中占27席,是葡第三大党。它在葡305个城市 OEdp:dW|  
中的47个市执政。在1991年1月总统选举中,其候选人 F_YZV)q!W  
得票12.93%,是该党在历届总统选举中得票率最高的一 oUltr  
次。该党强调以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内主张通 if#$wm%  
过和平道路过渡到社会主义,提出建立“先进民主”的纲 ;bP7|  
领,即实现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文化民主。对 J +<|8D  
外主张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支持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4H'%Z(i  
该党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强调“集体 8ru@ 8|r  
工作制”,注意发扬党内民主。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 f=} u;^  
每3年举行一次。总书记库尼亚尔。党的机关报是《前进 4sNM#]%|  
报》,从1991年4月起由原来的16版增至32版。党刊为 -aKk#fd  
《党员》。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4
西班牙共产党  1920年4月15日建立,主要领导人是 "i_tO+  
多洛雷斯·伊巴露丽、圣地亚哥·卡里略和胡·安 ;E* ^AW  
吉塔。1934年领导阿斯图里亚斯工人起义,建立了为时20 RD{jYr;  
天的工农苏维埃。在30年代反对佛朗哥法西斯独裁统治 RDzL@xCcn  
的内战时期,组织了7万人的人民武装,党员发展到30 <XCH{Te1  
万,内战失败后,又进行了长达11年的游击战争。1977年 ^]E| >~\  
4月西共获得合法地位。在1979年大选中,获23个席位, b cz<t)  
成为议会第三大党。1978年西共9大宣布奉行“欧洲共产 /R9>\}.y J  
主义”路线,主张通过多元化和民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 c{||l+B  
在国内的任务是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劳动力量和文 #z~D1Zl  
化力量的联盟,通过反封建、反垄断的斗争逐步实现社会 Wd~}O<"  
主义改造。该党反对任何中心或指导党,主张独立自主。 9FPl  
1977年3月,同意共、法共在马德里举行会议,比较系统 s_D7? o  
地提出了西欧共产主义的主张。党内在党的方针政策问 g6 7*Bs  
题上存在分歧,1984年1月,亲苏派另组得到苏联支持的 0A5xG&  
人民革命党。1991年苏共被停止活动后,西共“改革派”要 [r^f5;Z  
求解散西共,参加左联。1991年12月西共14大否决了 F^A1'J  
“改革派”的主张,重申要保持党的传统,用“非教条主义 GbB&kE3KP  
的具有改革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党的政治行动。党的 0vQkm<  
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机关报是《工人世界》、党刊为 8ne5 B4  
《我们的旗帜》。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5
卢森堡共产党1921年1月2日成立,前身是19世纪 G >#L  
90年代建立的卢森堡社会主义工人党革命派组织。 Br-y`s~cP  
同年参加共产国际。1928年制定了新的纲领。它积极领导 8 hWQ  
工人和群众的革命斗争。在德国法西斯占领卢森堡期间, My)}oN7\z  
领导抵抗运动,组织了1942年9月的总罢工。战后,该党 @H7dQ, %  
代表曾进入民族联合政府。在1979年大选中,有许多党员 P 3lN ns3  
进入地方政府。在东欧剧变、西欧共运处于低潮的情况 = 2My-%i  
下,该党在1989年大选中选票仍略有增加。1990年11 MKoN^(7  
月,卢共召开26大,通过新党章和党的原则声明。它把马 jWP(7}U  
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其基本奋斗目标是 mN@0lf k;  
使劳动人民获得彻底解放,为战胜资本主义建立更美好 |mMW"(~  
的社会而奋斗。主张同本国的进步力量合作,捍卫人民的 :4(7W[r6  
利益。在国际共运中主张独立自主,独立地探索具有本国 Eptsxyz{  
传统的社会主义。对外支持第三世界的社会和政治解放 !B-&I E?  
运动,主张裁军和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最高权力机 Ix1ec^?f  
关是代表大会。党报是《人民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6
德国共产党  1918年12月30日由斯巴达克同盟和其 v[ F_r  
他左派组织建立。党的纲领规定,其任务是建立社会 s2w .V O  
主义共和国,消灭资产阶级议会和其他旧的政权机关,建 8&`s wu&  
立苏维埃,实行完全的社会平等。它领导了1919—1923年 *dUnP{6g  
德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 -#)xe W.d  
西为革命献身。1925年7月,党的十大批判机会主义路 7J$ ^R6rh  
线,选举台尔曼为党的主席。1930年和1931年先后发表 T3M 4r|  
《德国人民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纲领》和《扶助农民纲 [DjdR_9*I  
领》,动员人民群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斗争。 g*Cs /w  
希特勒上台后,该党被宣布为非法,但它仍坚持反法西斯 6 D!,vu  
专政的斗争,有1/3的党员被杀害。1945年6月,该党发 n6|}^O7  
表告人民书,提出为建立民主政权而斗争。1946年4月21 Yng9_w9Y  
日,苏占区的德共组织与德国社会民主党联合成德国统 ]!0*k#i_.  
一社会党。西部地区的德共组织于1 949年1月建立独立 d*q _DV  
组织,仍称德国共产党。同年3月,该党提出维护德国统 u7a4taM$d  
一,反对分裂的主张。1956年8月被非法取缔。1968年成 xA&G91|s  
立的德国的共产党是对该党的继承。德国的共产党于 nwO;>Qr  
1978年5月通过党纲,规定其目标是建设有多党存在、更 Z~$&h  
多的民主自由和较多保障私有财产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 .bL{fBTT~  
义。目前它有党员1万多人,主席是赫伯特·米斯。东西 C_'Ug  
德合并后,着手到东部地区发展组织,与1989年12月成 {wA@5+[  
立的德国共产党合并。德国的共产党党报是《我们的时 i3(bg,  
代》,党刊为《马克思主义杂志》。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39
德国统一社会党 2"V?+Hhz  
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  简称SED I:mJWe   
德国政党。自民主德国建立后,长期执政。该党是1946年 4月由苏占区的德国共产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 。1949 年1月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强调使党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发展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50年代初,提出加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政权,在社会各领域有计划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60年代初宣布民主德国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1963年党的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党的战略任务。1967年七大提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针。1976年九大提出全面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89年 9、10月,民主德国群众接连举行游行示威, 大批居民逃往西方,国内形势发生剧变。10月18日召开党的十一届九中全会,解除了E.昂纳克的党中央总书记职务。12月 3日,在国内政局继续动荡和日趋恶化的背景下,党召开十二中全会,中央委员会集体辞职,政治局第二次宣布辞职。 十二中全会后仅3天又举行了党的特别代表大会。大会强调“必须同失败了的斯大林主义、官僚主义集权的社会主义彻底决裂”,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党,党名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4日,党名又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 。1990年3月民主德国大选,民主社会主义党得票居第3位,没能参加政府,成为在野党。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40
丹麦共产党  1919年11月9日成立。最初由丹麦社会 u\=Nu4)Z F  
主义青年联盟左派和丹麦社会主义工人党联合而 kFuaLEJi  
成,称丹麦左派社会主义党。该党于1920年加入共产国际 o`G'E&  
时改为现名。20年代,它受工团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m0=CD  
和干扰。30年代,它克服了错误倾向,参加并领导工人运 IybMO5Mwn  
动。1932年共产党人曾被选入议会。1940年纳粹侵入丹 Q@]#fW\Y  
麦后,积极领导抵抗运动。战后,曾进入1945年5 11月 d@] 0 =Ax  
的联合政府。1952年取消了党纲中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 A!iV iX &y  
苏共20大后,丹共提出走向社会主义只能通过和平过渡。 I?F^c6M=  
1959年,原丹共主席拉森另组社会主义人民党,丹共力量 4(B,aU>y  
因此有很大削弱。1979年又因对丹麦社会民主党态度不 )G*H l^Z;4  
同而发生分裂,部分党员另立“共同道路”组织。丹共强调 }>)"!p;t_  
同左翼党派合作。1991年3月,党的第31届特别代表大 LuQ=i`eXx  
会决定把丹共改造成“联络网结构”,从事扩大地方左翼 ih1SN,/  
力量的合作,同左翼社会主义者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党合 .bnoK  
作参加竞选。现只有2000名左右党员。机关报是《国土人 ZH&%D*a&  
民报》,党刊为《时代》。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40
挪威共产党  1923年11月由挪威工党左翼建立。从建 _CI!7%  
党起为捍卫工人利益进行了不懈斗争。在德国法西 .&}}ro48  
斯占领挪威期间,积极开展抵抗运动,有2/3的中央委员 ,h>0k`J:a  
为此而献身。1945年3月解放后参加联合政府,在当年大 hiP^*5h  
选中获11.9%的选票,得11个议席。在40年代末和50 )(75dUl  
年代“冷战”的形势下,该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有所减弱。 7b'XQ/rs  
1973年发起建立有社会主义人民党等党派参加的社会主 `n5|4yaG~  
义竞选联盟,在该年度议会选举中获11.2%的选票,得16 "p$`CUtI  
个议席。1975年党的15大回击了取消主义,保存了党组 R<k4LHDy  
织。现行党纲是在1973年11月党的14大通过的纲领。 <=jE,6_|  
1990年3月,该党20大重申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目标 ;QgJw2G  
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战斗。该党主张尊重基本人 Pf@8C{I  
权和各民族的自决权,消除核战争威胁、制止军备竞赛; :LcR<>LZ  
主张挪威实行独立、自主和积极和平的政策。其最高权力 6ng . =  
机关是代表大会,现任主席尼尔森,党报为《自由报》。

反抗的呼声 2008-09-14 10:40
芬兰共产党  1918年8月29日由流亡苏联的芬兰社 *K m%V l  
民党左翼领袖库西宁等人在莫斯科创建,是共产国 {\lu; b!  
际最早的成员之一。芬共为争取和维护工人阶级与劳动 WER K JA  
人民的政治、经济权益,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 +J+]P\:  
1944年10月,该党同社会民主党左翼和其他民主人士建 O '$:wc#  
立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民主联盟。二战后,芬共领导的 f4X?\eGT  
民盟是议会第一大党,芬共通过该联盟参政时间累计达 ds7I .Q'  
15年之久。自1969年以来,由于苏共的干预,党内派别纷 r6MQ|@  
争不断,以萨里宁为首的多数派主张独立自主,以西尼沙 bU_9GGG|  
洛为代表的少数派主张全面发展与苏共的关系。党内纷 ^*}L 9Ot~  
争给芬共、民盟带来消极影响,致使民盟选票从战后初期 MdEZ839J  
的23.5%降至目前的10%。1969年芬共党纲指出,党的 }$iH 3#E8  
目标是争取通过和平和民主的道路在芬兰实现社会主义 Q1s`d?P/`  
革命,建立工人政权。1978年以来,芬共一些领导主张实 8 +uOYNXsA  
行“欧洲共产主义”和“历史性妥协”。1987年党的21大纲 GH^i,88  
领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消灭私有制, Ybd){Je "z  
争取实现芬兰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内外压力使芬共改 6!b96bV  
变了立场,1990年4月该党与芬兰人民民主联盟合并成 - n11L  
立新党——左翼联盟。尽管芬共组织尚未取消,但它已不 D!)'c(b  
再从事单独的政治活动,只作为理论性研究团体存在。左 2r[Q$GPM<  
翼联盟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未来”和“对自然、人类后代及 Pi)`[\{  
国际团结一致的责任”,“实现人的自由与深刻民主”。这 ]6$NU [  
与原芬共纲领有很大差异。  


查看完整版本: [-- 【资料汇编】各国共产党概况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ode © 2003-08 PHPWind
Time 0.024992 second(s),query:6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