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200天大血战》第九章 斯大林格勒史诗的结局 --]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200天大血战》第九章 斯大林格勒史诗的结局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红军战神 2020-06-28 00:51
第九章 斯大林格勒史诗的结局 hExw}c  
oy?>e1Sy*  
第一节  “指环”战役的准备 vxrRkOU1  
5f'<0D;K  
纳粹分子无力改变或者哪怕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阻止东线南翼的事态对其不利的发展。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成了红军的战略总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高加索方面军北方集群在迎击从北高加索撤下来的德国法西斯“A”集团军群。西南方面军的部队在顿巴斯实施进攻。沃罗涅日方面军在顿河上游展开积极的行动。前线的总形势有利于向瓮中之鳖的敌兵团实施结局性的灾击。 ~BJ~]~0P`  
$F,&7{^  
斯大林格勒会战进入了最后阶段。敌人被严严实实地围在170公长的包围圈内。他们在此建立了坚固的纵深防御。为此希待勒分子利用了苏军的旧防御围廓。这一带为丘陵地,有许多断崖陡岸的小山谷,居民点星罗棋布,这些都为组织坚固的防御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进攻行动的困难。 ^%<t^sE  
PiTe/  
德国希特勒分子在皮托姆尼科、巴萨尔基诺会让站、大罗索什卡、古姆拉克、沃罗波诺沃站及其它地区修建的机场足够容纳大量的飞机。但是德国航空兵无法完成它所担负的任务。由于组织了严密的封锁体系,苏航空兵第17、8和16集团军以及国土防空军的航空步和高射炮兵阻止了敌军向包围贸内运送物资,同时不断消灭敌军运输航空兵。 ygz6 ~(  
/Wqx@#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决定尽快全歼被包围的敌军集团。执行这次军事行动的是顿河方面军。 :a#p zEK  
qp6*v&  
12月19日,斯大林格勒将大本营的训令电话通知了沃罗诺夫(西南方面军)、华西列夫斯基(顿河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顿河方面军)、叶廖缅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瓦图丁(西南方面军)。训令指出,沃罗诺夫同志令人满意地完成了他协同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作战的任务。训令中讲到:“可以认为,沃罗诺夫同志的使命已经完成”。并接着说:“第二,调沃罗诺夫同志到斯大林格勒和顿河方面军所在地域协助华西列夫斯基消灭斯大林格勒的被围敌军。第三,作为大本营的代表和华西列夫斯基的副职,沃罗诺夫同志要在12月21日前,把突破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下 FID4@--  
的敌军防御和在5至6天内将其歼灭的计划报告大本营。 *w[\(d'T  
>tFv&1iR  
华西里耶夫 zLa3Q\T  
ZKT~\l  
1942年12月19日15时50分”。 Y3J;Kk#AH  
RaNz)]+7`  
H.H·沃罗诺夫将军当天就来到顿河方面军司令部,他作为大本营的代表,要协助准备歼灭被围集团的战役,并对这一战役实施全面领导。A.M·华西列夫斯基此时则全神贯注地研究解决有关击溃曼施泰因部队的一些问题。 5?()o}VjAO  
A7SE>e>  
H.H.沃罗诺夫、顿河方面军司令员K.K·罗科索夫斯基和参谋长M.C·马利宁着手拟制战役完成阶段的详尽计划。指挥部及几个集团军司令部也被吸收来参加这项重要工作。П.N.巴托夫说,12月下旬,K.K·罗科索夫斯基来到第65集团军指挥所,建议他“同自己的司令部要研究一下”,提出自己对歼灭敌军集团的计划的看法。П.N·巴托夫写道:“不用说,方面军司令员是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十分重视各集团军司令员及其司令部、各兵团和部队指挥员们的想法和建议。不仅是在顿河,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在下决心之前,总要先 6QC=:_M;  
听听部下的意见,他希望,每个军官、将军都要有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Es~|:$(N]|  
5_}e?T&s  
此时合围的对内正面形势如下:在市内沿河区由第12集团军防守;第66集团军在北面同崔可夫部队相隔5公里长的走廊,第24集团军是我们的左邻,与第66集团军衔接:包围圈的整个西部地段由第65和第21集团军防守;第57和第64集团军占领了南部地段;第64集团军同崔可夫部队也相隔8公里长的走廊。合围正面的轮廓是鸡蛋形,其尖端部分向西南延伸;敌人的强大支撑点枢纽部——卡尔波夫卡、马里诺夫卡、德米特里耶夫等就设在这里。12月份,敌人不止一次企图从这里窥探我军的实力,以接应曼施泰因。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时包围圈内大约有敌官兵25万。敌集团还是强大的,在组织上是健全的,保持着战斗准备。 6-w'?G37  
rW&# Xw/a  
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从哪里才能比较合理地实施主要突击,才能达到分割敌军的目的。从北面实施突击是不行的,因希特勒部队早在8月份就在此突向伏尔加河,所以从那时起便不断在制高点上修筑防御工事。从南面也只能进行辅助突击。显而易见,要分割包围圈就应从西面沿韦尔佳奇——大罗索什卡——古姆拉克——戈罗季谢一线,让第65和第2l集团军的相邻翼侧进行突击。集团军司令部的指挥人员也提出这种看法”。 %j*i=  
AHA4{Zu[  
12月27日,顿河方面军首长和大本营代表H.H.沃罗诺夫拟制了计划草案,并于当天空运到莫斯科。第2天早上,大本营通知,计划已批准,并做了许多重要修改。 Q:#Kt@W  
B,Gt6c Uq  
在12月28日的训令中,大本营向H.H.沃罗诺夫通报:“你们提交的“指环”计划的主要缺点是:主要突击和辅助突击方向不够集中,两个突击不可能会师,以致使人感到战役胜利的把握不大。 &D[pX|!  
<P"4Mk7`s  
按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意见,战役第一阶段,你们的任务是分割和消灭克拉夫措夫、巴布尔金、马里诺夫卡、卡尔波夫卡地区内被围敌军的西部集团,使我军的主要突击从德米特里耶夫卡、一号农场和巴布尔金地区转向南方的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地区,而第57集团军的辅助突击从克拉夫措夫、斯克利亚罗夫地区接应主要突击,这样两支突击力量应在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地区会师。 ]XAJ|[]sj*  
xQetAYP`  
与此同时,应该组织第66集团军经奥尔洛夫卡向“红十月”居民区方向实施突击。第62集团军也实施突击,为了接应他们的突击,以使两军会合。这样便可将工厂区的敌人同敌主要集团栏腰切断。 %^C.e*  
#ErIot  
大本营指示,要在以上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计划。你们按第一计划提议的战役开始时限大本营已批准。战役第一阶段应在开始后5至6天内完成。 .}V&*-ep  
xWa 96U[  
在总结第一阶段战果的基础上,请于1月9目前将战役第二阶段的计划经总参谋部呈报上来。 RC']"jpW  
.;'3Roi  
N·斯大林 '\iWp?`$  
O^AF+c\n  
Г·朱可夫” az=( 6PX  
~il{6Z+#n  
“指环”战役的最终方案确定从西向东实施突击,以支解被围集团,消灭包围圈西南突击部的敌军作为战役的第一阶段。而后,进攻部队应连续分割被围集团,井将其各各击破。 k;?Oi? ]  
er[%Nt+99  
顿河方面军承担了歼灭被围敌军的全部任务。大本营为增强他们的力量又派去一部分兵团,其中多数是炮兵兵团。从1943年1月1日起,在合围的对内正面作战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64和57集团军也归属于他们。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为南方面军。 dT9 ekNQB  
@/ m|T]'8  
根据大本营13月28日的训令,顿河方面军司令部,以及各集团军司令部都制出了战役第一阶段的详细计划。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这样的:“1、战役目的:分割、包围并歼灭克拉夫措夫、扎帕德诺夫卡、一号农场、德米特里耶夫卡、马里诺夫卡地区的敌军西部集团”,这完全符合大本营训令的精神。1943年1月4日,这一计划终于被批准。主要突击由处在方面军突击集团中心的第65集团军实施。该集团军各部队的任务是在东南方向向新罗加奇克实施进攻,并与其它集团军协同作战,消灭罗索什卡河以西的敌人。 uDZ$'a  
v-J9N(y"  
在战役准备进程中,重新变更了军队的部署,大大加强了第62集团军的兵力。战役开始前,该集团军共有8个步兵师、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27个炮兵团、2个火箭炮团、国土防空军的5个高射炮团和3个独立炮兵营、6个坦克团、1个坦克旅。 +.RC{o,  
4[eQ5$CB<u  
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加强兵器末按时运到,战役准备工作没能在规定的1月6日前完成,而是整整晚了4天。大本营批准将战役开始时间推迟到1943年1月l0日。 1`X- O>  
%%w/;o!c  
正如西德作家们所断言那样,在此之前的兵力总对比,苏方并不占绝对优势。截止1月10日,顿河方面军地带上苏军是2l万2千人,德军25万人,而火炮和迫击炮的对比是6860门比4130门,坦克257辆比300辆,战斗机300架比100架。由此可见,苏军占优势的是大炮和迫击炮(大约是敌军的1.5倍),而飞机更是占了上风(是敌军的3倍)。而敌人则在人员(1.2:1)和坦克(1.2:1)上占有数量优势。然而,顿河方面军进攻部队的战斗力大大高于保卢斯被围部队的战斗力。 S _B $-H|  
3hrODts  
苏军主要突击方向上的兵力兵器与敌人相比占有绝对优势。在第65集团军的地带上,苏军有6万2千人,而敌人是3万1千3百人(2:1),大炮和迫击炮:2428门比638门(4:1),坦克127辆:102辆(1.2:1)。 ^S'#)H-8C3  
UI,i2<&  
从数字可以看出、炮兵在战役中将起巨大作用。我方制定了最有效的炮兵火力指挥系统。加强炮兵部队转属步兵师,成为支援步兵群。在担负主要任务的集团军进攻地带内,为了集中方面军炮兵的主要力量,组建了远战炮兵群和破坏炮兵群。 H%* < t}  
=CE(M},d  
地面进攻部队的行动得到了航空兵第16集团军的支援。该集团军当时有歼击机100架,轰炸机80架、强击机40架和夜行轰炸机80架。 22<T.c  
DrTo")T  
在战役准备过程中,顿河方面军各部队开展了大量党政工作。党政工作直接与当前完成的战斗任务相结合,保障各部队之间的协同动作,培养部队攻克敌人抵抗的果敢精神,在战斗中组织互助,关心伤员等。在战士中散发有关实施进攻战斗问题的传单和简报,以及方面军军委会号召军人们动员全部力量消灭继续顽强抵抗的敌人的呼吁书。 5}/TB_W7j  
=`l).GnN2`  
顿河方面军务部队己做好完成这项任务的淮备。 ?5oeyBA@  
q~K KN /N  
为避免不必要的流血事件,苏军统帅部于1943年1月8日向保卢斯的部队劝降。 ,z1fiq  
kK]^q| vb6  
最后通谍内容如下: BRx`83CK  
kZ0|wML8  
“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并副司令官: _E{hB  
b BFdr  
德军第6集团军,坦克第4集团军备兵团及其配属的加强部队从1942年11月23日起,已陷入完全包围之中。 D3>;X=1  
:gNTQZR  
红军部队巳把德军这股力量围得水泄不通。依靠德军从南和西南面实施进攻来挽救你们军队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急于援助你们的德军被红军击溃了,其残部正向罗斯托夫撤退。给你们运送少量食品、弹药和油料的德军运输航空兵,被红军胜利的急速推进逼得经常转场或从远处“飞往”包围圈。况且,德军运输航空兵被苏联航空兵打得伤亡惨重,飞机和机组成员也都受到重大损失,故他们对被围部队的援助是无法实现的。 %!>~2=Q2*  
4&+;n[D  
你们的被围部队的形势是十分艰难的。他们忍受着饥饿、疾病和寒冷的折磨。俄罗斯的严冬已经降临,冰冷的严寒、刺骨的冷风和暴风雪就要来临,可你们的士兵还没有冬服,且又置身于有害健康的环境中。 $YyN-C  
aB(6yBBoxj  
作为司令员,您以及被围部队的军官们非常清楚:你们要突围已经不可能了,你们的处境也是不可救药的,继续抵抗是毫无意义的。 t`XY Y  
f~3_Rv!  
鉴于你们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为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希望你们接受下列投降条件: 8?S)>-mwv  
VTQxg5P c  
1. 以您和您的司令部为首的所有被围德军要停止抵抗。 1M4I7 *r  
8jnz;;|  
2. 您要有组织地将全体部队、武器、所有技术兵器和军用物资完好无损地交给我们。 d/57;6I_  
;BR`}~m  
我们保障所有放弃抵抗的军官、军土和士兵们的生命安全,战后,可返回德国或按战俘本人愿望选择去向。 0uf'6<fR  
N~%F/`Z<+  
保留受降部队全体人员的军服、符号、勋章、个人物品和贵重物品,保留高级军官的冷兵器。 }5)sS}C  
RQ1`k,R=  
全体投降军官、军士和土兵将很快得到正常饭食。 C9 8 Ks  
V|h/a\P  
所有伤病员和冻伤者将得到治疗。 7D;g\{>M  
u{o!j7  
请您派一名代表,于1943年1月9日莫斯科时间15时整,乘坐挂有白旗的轿车,沿康内会让站——斯特卢班站公路将书面形势的答复送来。 +6xEz67A<  
E!eBQ[@  
1943年1月9日15时,你们的代表将在564会让站东南0.5公里的‘B’区受到俄罗斯军官代表们的迎候。 v=~=Q*\l  
06&:X^  
倘若你们拒不投降,我们的红军和红军空军部队将被迫全歼被围德军,一切后果出你们承担,特此警告。 #jja#PF]7  
2A+I8/zRG  
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y'9 bs  
B>11  
炮兵上将 沃罗诺夫 a09 ]5>*  
?d -$lI  
顿河方面军司令 罗科索夫斯基中将”。 'e3[m  
c 4<~? L  
有许多人自告奋勇要去敌人阵营递交最后退误。最后批准顿河方面军司令部参谋A.M·斯梅斯洛夫少校为军使,H.H·佳特连科大尉为翻译o |^ao,3h#  
l&z)Q/>?pZ  
H.H·沃罗诺夫说:“我们仔细各虑了我方军使的全部活动程序。M.C·马科宁对这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给予了很大帮助。熟悉了国际法和标有各种情况的地形图后,他制定了递交最后通课的详细计划。计划是这样的:递交之前,也就是1943年1月7日晚上,与被围兵团指挥部进行无线电联络,予先通知他们,我们派去的军使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 |Q'l&Gt6  
E,#J\)'z  
我们建议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区域内双方不进行任何军事行动,停止一切射击。此外,我们提议,德军指挥部要派出特派员迎候我们的军使。前线指挥所同军使活动地建立了直接联系。在这个地段要进行认真的观察。以防万一,我们的全部火器都要处于战斗准备状态。老实说,我们根本就不相信,敌人指挥部会接受我们最后通谍的条件。但是,正像俄罗斯谚语所说,问问并不吃亏。我们一切从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 +U%U3tAvs  
9\|n2$H:  
1月7日晚和1月8日清晨,我们的前线无线电台将派遣军使一事多次通报保卢斯指挥所。从顿河方面军正北面来的报告说,我们的军使从坑道出发向敌人铁丝网走去,但是没有任何人来迎接他们,过了一会儿,从敌人驻地传来了步枪的单发射声,接着是自动步枪的短点射,最后,敌人用迫击炮射击。军使没见到接迎者,只得返回。显然,敌人选择了敌对态度。 U*Hw t\  
k]n=7vw;  
我们将这—切立即报告了大本营。在等待答复时我想,现在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发起进攻了。可话又说回来,干嘛不试试从我们‘环形’正面派去军使呢?大本营内部似乎也有些争议。起初,从那里发出命令:‘停止一切行动’,可很快又发来一条命令,从另—个方向再派军使去。 I#]$H#}Av  
zlh}8Es  
原打算另外再找几个自愿者去充任军使,但后来还是决定满足斯梅斯洛夫和佳特连科二位同志要亲自去完成这一任务的强烈要求。在战线的一个地段又停止了对射。清晨,我们的军使顺利到达敌人铁丝网,在指定位置受到德军军官的迎候。他们提出要检验公文纸包,斯梅斯洛夫少校提出抗议,并要求把他带到可亲自将文件递交德军指挥部的地方。 }- Jw"|^W  
H nRd  
根据当时的国际法,军使要被蒙上双眼带到敌军驻地。当德国人一提出这件事时,我方军使当即从口袋里掏出专为准备的白手帕。他们的双眼被蒙上。一直到了指挥所才将手帕摘去。一名德国军官用电话向自己的长官报告了军使的到来及他们要将文件亲手传交保卢斯本人的要求。隔了片刻,他们向我方使者表示,德军指挥部拒决接受最后通谍,俄罗斯电台已用公告形式将通谍内容公诸于世。敌人又将军使双限蒙上,送到德军铁丝网外边,然后,他们打着小白旗顺利到达自己的前沿。 t^ =6czk  
} a(x L'F  
我们将转交最后通牒及被正式拒绝的情况报告了大本营。 l+>&-lX'  
ZjE!? '(ef  
“下一步你们准备怎么办呢?” 2#n4t2 p  
l"\W]'T:r  
“今天我们检查一下武器装备,明天开始进攻,”我回答说。 9Fl}"p[>L.  
?5%|YsJP_  
“大本营预祝你们成功。”

红军战神 2020-06-28 00:51
第二节  在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中 'Cs D[<  
E6|!G  
1942年12月底,合围的对外正面距离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围兵团200—250公甩,贯穿于新卡利特瓦——马尔科夫卡——米列罗沃——莫罗佐夫斯克——齐莫夫尼基一线。直接参加包围敌人的苏军组成了合围的对内正面。敌占区从西向东,从马里诺夫卡到伏尔加河附近的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宽达53公里,而从北向南长达35公里,面积达1400平方公里。 q}*"0r  
'm9f:iTr  
包围圈内的德军官兵只有两条出路:投降或被红军歼灭。敌人被苏军7个集团军团团围住:第65、21、24、64、57、66和62集团军。 Dp!3uR ']p  
{C Qo}@.7  
起初,德军指挥部企图对部下隐瞒真相。但是,当被包围的事实已在德军中人人皆知时,德指挥部又许诺援兵很快就到,企图以此来维持部队的士气。约阿希姆·维德尔是这样描写包围圈内的情况的:“11月的最后一周,在退却战斗中被打得狼狈不堪的我军各部队和兵团,—边克服各种新的困难,一边急忙在新的战线上修筑工事,集团军司令向全军发布了一道后果异常严重的命令,直至今日我还一字不差地记着他的话。开始他是这样说的:‘第6集团军被包围了,士兵们,这不是你们的过措。存敌人攻到我后方前,你们一直英勇顽强地战斗’。命令还谈到了面临的残酷战斗,德军无法避免的艰难和困苦,但是,尽管饥寒交迫,我们无论如何还要坚守一段时间,要坚信援军一定会来。最后,还提到一件事,就是希特勒亲口答应要援救被围集团,帮助他们突围。短小精悍,信心十足的号召书的结尾更富于心理感召作用:‘一定要坚守住!元首一定会拯救你们!”马上就来援助的许诺大大鼓舞、振奋了土兵的精神。 l;zpf|.Vc  
|5S/h{gq  
我们司令部热烈讨论了这一最后的号召,认为这纯粹是蛊惑人心,它一反一般命令所固有的冷静和实事求是的精种。 @kC>+4s!  
P|Y BCH  
但是,前线士兵们那时当然不可能完全想像到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艰难和痛苦,他们并不清楚全军在供给方面的许多复杂问题,不了解各兵团司令部面临的无数困难。起初,他们甚至不知道,包围圈一下子就使我们刚刚开始实施的冬季阵地准备措施作废了。莫罗佐夫斯克和塔钦斯卡亚车站以及它们以西一些镇上的集团军后方基地均在包围圈以外。那里放着几万套冬装,包括皮大衣、毡靴、毛护鼻、白帽套和耳套,可现在已经无法送到我们的驻地了。 {ecmOxKP}  
0{g@j{Lbz  
因此绝大多数部队都要在没有冬装的情况下渡过令人难忍的俄罗斯严冬。 S3]Cz$  
od!"?F  
因为原定第6集团军向西南方向突围的计划未能实现,以及被包围的兵团不得不做长期防御的准备,所以必须重新配制一部分分队和重型武器。我们在克服许多巨大困难的同时,还逐渐加固了我们的阵地,稳定了防御线。驻扎在南部和西部地段的各师当时处境就更为困难。在露天草原上,既没有住房,也没有建筑材料,连木柴也没有。包围圈的配置最终形成了,并一直保持到1月的第2个星期”。 YG$2ySkDhE  
1C(6.7l  
维德尔对被包围部队的士气作了一定的夸张,说什么:“他们没有丧失斗志,部队中的情绪也比司令部里的乐观得多。前线的人们认为已经形成的困境是可以挽回的,这在战场上是常有的事件,他们坚信战役有一个圆满结局后,他们每个人都会像平常一样得到一枚特殊的奖章,或是一个斯大林格勒袖章,或是一枚冲出‘包围圈’的纪念章。当然,他们还相信合围的对外正面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突破,士兵们坚定不移的相信援军一定会到来。从这种信念中他们获得力量,在困境中奋战,忍受饥饿、严寒,更有甚者,在死亡之时,都没有放弃这个信念”。 tJo,^fdfv  
VQV7W  
被围者中还有一些人断言,希特勒不仅一定能够拯救他们,而且会用更大的包围圈将包围法西斯军队的苏军全部兵团死死围住,变“形式上的失败为辉煌的胜利”。 8v"tOa4D7  
&-W5 T?Sl  
希特勒的军官们向士兵暗示说,外援马上就会到达斯大林格勒。到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切终于弄清了,曼施泰因元帅指挥的大部队打响了帮助被围兵团突围的战役。K·蒂佩尔斯希说,“霍特”集团军群的进攻消息“唤起了普遍的热情”,传闻把事件描绘成人们希望见到的那样。德国军士戈利季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斯大林格勒周围的包围被冲破”。位于包围圈以外35至40公里的曼施泰因给设在古姆拉克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拍电报说:“请坚守住!我们马上去拯救你们!”。 saQA:W;  
-~ytk=  
在回忆包围圈内的这些日子时,约阿希姆·维德尔说:“就像统一的口令一样,‘曼施泰因要来了’的喊声闪电般地传开了。这些话使包围圈所有地段上的土兵增添了力量,尤其是在我们包围国内处境十分困难的西部地段……,救星似乎马上就要到了”。但是,当曼施泰因的进攻被击溃,他的残部退往罗斯托夫时,这些幻想破灭了。“看地图时,血管里的鲜血都要凝固了,因为我们最近的前线机场和集团军主要基地设在塔钦斯卡亚和莫罗佐夫斯克,运输机从那里可飞往我们的包围圈,那里又有军需仓库、行军商店以及堆积如山的尚未寄出的军邮袋,而如令却变成了战场。在塔钦斯卡亚机场……第6集团军的军粮库起火,大量运输机变成废物,弹药库被炸毁,车站上空升起了冲天的火焰”。 R4GmUCKB=  
<T{2a\i 4f  
被困在伏尔加河右岸及被雪覆盖的顿河沿岸一带草原上的法西斯部队已经只能自己管自己了。在苏军的冲击下,被压缩的合围圈内部领土越来越小,且几乎全部处于炮兵的射程以内。航空兵从空中向希特斯分子发起猛攻。 1XQJ#J1/  
z.n`0`^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集团军也在进行进攻战斗。他们将德军打出了支撑点和抵抗枢纽前,收管了一座座大楼,一条条街道。满载货物的车队不断地沿封冻的伏尔加河冰面驶向苏军、补充兵员也源源不绝地抵达这里。 Fv=7~6~  
x nWCio>M  
保卢斯部队注定失败的结局日趋明朗。弹药、食品、燃料及药品都已消耗殆尽。12月,包围困内的敌人伤亡了8万官兵,军队集团减员25万。外援是不可能再有了,空中增援被围部队的企图也以破产而告终。每天将500吨各种物资运到包围区就需1千架732—52型飞机,而每日的实际需求量要比此大得多,最低不得少于946吨食品,弹药和燃料。敌人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能的了。实际上,他们每昼夜只能运送50吨(11月)到105吨(12月)的物资。从1月12日到2月2日,这个数额就没越过60—80吨。德军732—52型三发动机运输机,在给合围圈内德军运送物资时,遭到苏联航空兵和高射炮兵优势兵力的无情打击。空中封锁组织得十分严密。12月,在斯大林格勒城下,敌数百架运输机被击落。苏军在压缩合围圈的同时还占领了德军机场。敌空军基地到第6集团军降落场的距离原是200公里,以后延长到300公里,最后达450公里。 \dSMF,E  
jC> l<d_  
被围在斯大林格勒包围困内的保卢斯部队无论在地面,还是在空中,都与外界完全断绝了联系。各分队、兵团的弹药和粮食补给实际上完全停止。敌人不得不节省子弹、炮弹和地雷。他们缺乏进行战斗行动最急需的物资。口粮也极少,每天粮食定量为100克。士兵口粮中,马肉成了最好的食品。为了充饥,德国人只得杀狗、捉猫、抓乌鸦。除此之外,一直没能领到冬装的敌军遭到了严寒的猛烈袭击。 (1月份气温达到零下25度到零下30度)。 rMAH YH9  
xiuAW  
德军上校丁勒是这样描述被围困的第6集团军的惨状的:“每天夜里,我们坐在土屋里,仔细倾听马达的隆隆声,努力猜想,这一次有多少架飞机飞来,给我们送来些什么东西。从一开始,我们的粮食就十分紧张但我们谁也没有料到,我们很快就要长期忍受挨饿的痛苦。 [,)yc/{*  
Y ::\;s   
我们什么都不够:粮食不够,炮弹不够、而且主要的是燃料也不够。假如有了燃料,我们就不会冻僵,而我们的供给只能保障在一个极其有限的范围内。木柴要用汽车从斯大林格勒运来,可我们的汽油奇缺,所以很少去城里拉燃料,我们的土屋里当然就寒冷得很。 1$oVcDLl  
@=q,,t$r  
1942年圣诞节前,部队每人每天发1百克面包,圣诞节后,连这份口粮也减少到50克了。又过了一些时候,连这50克口粮也只发给直接进行战斗的部队,团以上机关基本上不发面包了。其余的人只能喝稀汤。人们把骨头煮了又煮,想尽量把汤做得稠些”。 w-\U;&8  
iD ,iv  
德国法西斯的有生力量遭到了巨大损失,因苏军和苏航空兵的积极行动,以及饥饿、寒冷和疾病交加,德军每天减员1500人。“第6集团军完蛋了,现在什么也救不了保卢斯。即使有人能用某种奇特的办法取得希特勒同意突围的许可,或疲惫不堪、半饥半饱的部队冲出了俄国人的包围圈,但也没有交通工具能使他们沿冰层复盖的草原撤往罗斯托夫。那么,行军时,集团军就会重蹈拿破仑士兵从莫斯科向别烈津诺河彻退时的覆辙,将遭到覆没”。 ).@8+}`  
t_ 5b  
尽管面临进退维谷的局面,敌人仍准备进行长期和顽强的防御,并为此继续设立严密的支撑点和抵抗枢纽部配系。保卢斯执行了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绝对命令。希特勒宣称:“我们绝不从这儿撤退应成为狂热的宗旨”。他在12月28日的第2号作战命令中也提到了这点:“我们像以前一样,坚持将第6集团军留在他们的要塞里,并为拯救他们创造先决条件”。 4$J:A~2H]  
1xg^;3m2  
元旦那天,被围集团司令收到了元首亲笔签署的电报。电报再次强调希特勒“决不会让伏尔加河的勇士们听天由命,德国有办法来帮助第6集团军突围”。类似的保证已失去了以前的效力。战斗还在继续,但战斗是否适当这样一个问题越来越经常、越来越尖锐地摆到了德军官兵的面前。 ysD @yM,  
/WXy!W30<  
怎么解释即将战败的敌人的顽强性呢?是德国法西斯的政治威望吗?是师守斯大林格勒城下战线的战略必然性?保卢斯作为第6集团军司,在被围初期提出了要求,要让他“行动自由”,并在“必要时”向西南实施突围。但是,他没得到达个权力,而以后的形势本身就将这些企图全部排除了。要保全救万名土兵的生命就只有投降,否则就继续顽抗到“最后一名士兵”。德部最高统帅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一条路。这导致了斯大林格勒城下的集团要注定灭亡,等于给他们判了死刑。 6z@OGExmd#  
Vc|r(lM  
应该论采取这一决定的动机,既有维护威望的一面,又有战略目的一面。德军统帅部把苏军兵力牵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力图不使东线的南离全部崩溃。但是,曼施泰因的进攻失败了,后来,皮托姆尼克机场又失守了(1月份),因而被围集团的抵抗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军事战略意义。抵抗在军事上也毫无前途可言。然而敌人仍要抵抗到底。法西斯德国始终象一只野兽,不讲人道主义。既然希特勒及其同僚们要退出这场战争,他们在这方面也就看不到在这方面有必要另眼看待自己的官兵。而他们的官兵却继续在盲目地执行自己军政上司的犯罪意志。必须有另外一种更为强大的意志和力量,才能使保卢斯部队的官兵,以及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换一种眼光来看待这些事态。于是,随着事态的日益严重,惩罚越是显得必要,越是临近,包围圈内的德军才对真相也越加清楚。法西斯军事机器的最核心部分,作为训服工具,虽不是一下子,但也渐渐开始失灵了。 " ,&#9  
de]r 9$ D  
在苏军统帅部以最后通谍的方式令敌人停止抵抗并提出投降条件之前,被围德军中就有不少人打算放下武器。Г.韦尔茨的供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是这样描述的:“今天是1月8日。这一天同往常不一样。指挥部必须在这天做出重要的决定,换句话说,也就是这样的决定只有在此刻才能做出。但这决定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谁也不知道。有一点我们十分清楚:具有决定意义的话语在24小时内会告诉我们的。凡属第6集团军的每一个人都坚信这点。成千上万张苏联传单也也谈到这点。苏联飞机整天在我们上空盘旋,散发传单。薄簿的传单如同倾盆大雨,向我们瓢泼下来,它们随风飘扬、四下飘散、有时又整包整包地落到地上,传单有红色、绿色、兰色、黄色和白色的……真是五颠六色。它们落在雪堆上、街道上、村子里和阵地上。每个人都看到了它、读着它,每个人都把它保存起来,每个人都在畅谈自己的看法。最后通谍、投降、俘虏、食品、战后回祖国,这一切在人的脑子里交替闪现。人们像火燎的蜂窝一样,无比激愤,并展开了尖锐的争论。 j%Mz;m4y  
 uZ][#[u  
……整个集团军四面楚歌,在迷途中徘徊,在风雪中无力搀扎,不管你高兴与否,结局只有一个:被围在一块小小地盘上的德军马上就要完蛋了,这样一支濒于灭亡的部队怎么可能牵制使敌人的大量兵力呢?而我们又没有别的任务。可见,血战下去是毫无意义的,投降是理智的要求,友情的体现,是为无数伤员生存下去的要求,这些伤兵大部分躺在没有任何医疗护理条件的地下室里。这样的投降无损于德国土兵的尊严”。 Bi2be$nV  
~Fv&z'R  
他继续说:“当然啦,一个优秀士兵的天职和主要美德是唯命是从,哪伯是他还不理解所担负任务的意义。但是在这里,在我们这儿、最有说服力的是事实本身。仅仅最近六周就战死了整整1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谁要以牺牲剩下的20万人为代价来维护自己盲目而愚蠢的顺从。他就不配做一名士兵,更称不上是一个人,他充其量是一架任人摆布的机器”。 vAi NOpz#  
+hL+3`TD#H  
这种看法尽管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起不到决定作用。被围集团全体官兵的命运掌握在有权答复停止抵抗的最后通谍的那些人手中。 HubSmbS1  
E"!C3SC [  
苏军统帅部提出的投降条件经一德国军官报告给了保卢斯上将本人。刚巧这时坦克第14军军长胡贝将军乘坐的飞机在皮托姆尼克机场降落了。他是从希特勒大本营回到包围圈的。他是在12月28日到那里去领奖的,并受保卢斯的委托向元首报告被围部队的处境。胡贝带来了希特勒的命令,让他们继续抵抗到2月下半月,即德国武装力量发起突破封锁的进攻之前。 zq -"jpZG  
pisjfNT`o  
保卢斯把已经熟知苏军最后通牒的各军军长召集起来,向他们宣读了胡贝将军带来的命令。他们全部反对投降,接着收到了陆军统帅部的答复。内容是:“不许投降,集团军每坚守一天,对整个前线都是一个支援,可以牵制苏军几个师的兵力”。 qG3 [5lti  
A EaT  
曼施泰因后来写道:“1月9日,敌人敦促第6集团军投降。遵照希特勒的命令,建议被拒绝了……我完全拥护他的决定”。此外,按照他的思想:“拒绝投降对保卢斯将军来说是他军人的失职”。 t] LCe\#  
Z)Y--`*  
B·亚当对此另有别论,他认为,面对几个师就要埋没这一事实,保卢斯应该下决心独立行动。“我认为,适时的投降可以救出10多万官兵,并且战后可以使他们返回自己的家园”。他认为,“仿佛正在流血和挨俄的第6集团军把敌人大股兵力从德军前线南翼引开了”。这样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他是由此得出如下结论:“从历史和军事观点看,拒绝苏军1943年1月8日的投降建议,不仅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和“顿河”集团军群指挥部,也是第6集团军指挥部及其各军、师指挥员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 E;\XZ<E  
:" Q!Q@>  
N·维德尔的看法也与此略同。“任何军事战略观点都无法证明人类的巨大牺牲、无可挽回地损害了被包围者的尊严是无罪的:在类似情况下,他们是不道德的”。他继续说:“希特勒亲自阻止我军投降。1月9日,保卢斯书面拒绝了苏军指挥部的建议,以后,有关这个问题的无论什么消息都禁止我们传到部队,但如果苏联军使靠近我们阵地,向他们进行突然袭击的命令可以例外。正是集团军司令部用无线电传给我们的这最后的一道命令,使人们对我们指挥部的意图不再有任何怀疑。 B MU@J  
|E$Jt-'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希特勒关于德国士兵不可战胜的那些华丽辞藻,似乎对德军士兵来说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当然,即使有投降的想法也是与作为最高统帅的“元首”的威望水火不相容的。就在我们陷入合围圈前不久,他就庄严地宣誓(现在这誓言已成为耻辱):‘我敢向你们担保——我还要强调一下,我们要认清自己对上帝和历史应负的责任——我们决不撤退,任何时候我们也决不撤出斯大林格勒”。现在我们真的与顿河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命运到底如何该在这里见分晓了”。 TtEc~m  
=0 W`tx  
战后,即1945年9月,Ф·保卢斯这样解释自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的行为:“我是一个士兵,我坚信只有服从才是为自己的民族效力,至于说我部下的责任,从战术观点看,那就是他们在执行我的命令时,处于迫不得已的状态中,就象我被束缚在总的战役态势和上司向我发来的命令之中的境况一样”。 {bnNY  
+N1oOcPC>C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希特勒的军事机器在继续运转。至于说明所谓“士兵荣誉”和“服从天职”的精神心理论断,就是根本没有认识到参加侵略战争就是犯罪这一点。 rBLkowDP*  
s.+2[R1HF  
入侵苏境的希特勒侵略者,只是在悲剧之前,也就是当他们感到残酷的惩罚就要成为现实、自取灭亡的结局已避不可免时才想到了人道。他们是不会用其它眼光来看待这些事件的,也不会提出有关战争的性质,政治目的和精神实质这类问题的。“我们是用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武装起来的,大概不会提出这类问题的。我们不幸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我们总是走向深渊,因为我们错误地认为,坚守到底是日己的天职”。这是当时身陷合围圈的B·亚当事隔多年之后所写的。

红军战神 2020-06-28 00:52
第三节  粉碎敌人,敌人投降 6#VG,'e3  
:"? boA#L  
1月9日夜,顿河方面军在出发阵地集结,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域下反攻的第三阶段——最后阶段开始了。 Gb+cT  
%J4]T35^2  
为了执行“环形”战役计划的意图,军队准备以强大的突击分割被围的敌军集团,并逐个予以消灭。最高统帅部代表H.H.沃罗诺夫上将和顿河方面军司令员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一早就赶到第65集团军指挥所。第65集团军各师的任务是,同第21和24两个集团军彼此相邻的翼侧部队相配合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切断“马利诺夫斯基突出部”,第64和57集团军的相邻翼侧部队在第65集团军突击集团的对面,从齐迈科以南地区向巴萨尔基诺、新罗加哥克会让站这个总方向发动进攻。第66和62集团军从叶尔佐夫卡西市地区向戈罗季谢发动进攻。 <(W0N|1v  
_Ki aeVE  
炮火准备从8时零5分开始。经过55分钟,7千门火炮和迫击炮以猛烈的火力摧毁了敌人的防御。苏军的炮火压制了敌人的炮火,摧毁了敌人的司令部和通信联络,毁坏了敌人的火力点和掩蔽部,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航空兵第16集团军也积极地配合了这一行动。 SvC|"-[mJ  
qCK)FOU  
九点钟,步兵和坦克转入进攻。H.H.沃罗诺夫在回忆中写道:“旗开得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指挥所。部队虽然向前推进缓慢,但发展是稳定的。我们的飞机时常在我们上空飞过。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炮兵连在向前转移,准备占领新的发射阵地,以保证对正在进攻的步兵和坦克实施连续不断的火力支援。这是顺利冲破敌防御的可靠信号”。 fo~8W`H&  
"8 |y  
顿河方面军一边冲破敌人的防御,一边向前推移。日终前,第65集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楔入敌防御纵深1.5至4.5公里。其他集团军向前惟移不多。德军显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在苏军进攻的第一天,敌人在主要地带的防御已被突破。为了切割敌防御西边的突出部(马里诺夫斯基突出部),共进行了三昼夜的血战。1月12日终前,第65和21集团军已前出到罗索什卡河西岸和卡尔波夫卡地区。在其它地段,苏军同样冲破了敌人的防御。他们不畏严寒,顶风冒雪,在敌人密集火力的袭击下沿进攻路线顽强冲杀。在环形包围圈的南部扇形区(第57和64集团军作战地区),敌人虽然在第一天保住了卡拉瓦特卡山谷东北岸和切尔夫连纳亚河的西南岸,但到1月10日夜,敌人在这里的抵抗完全被摧毁。在第57集团军的进攻地带,Г·Б·萨菲乌林上校指挥的第38步兵师于黎明前占领了沃罗波诺沃附近的德军机场,缴获了十八架完整无损的飞机,生擒了躲藏在掩蔽部的机场人员。 ^ a%U *>P  
yO.3~H)c  
1月13日,近卫步兵第15师第44团向切尔夫连纳亚河东岸的敌军阵地发动进攻。敌人在这里从三个伪装得非常巧妙的火力点不断进行瞄准射击,因而影响该团向罗加奇克居民点的推进。步兵第2营两位排长B.M·奥西波夫中尉和A.C·别雷赫少尉携带一捆手榴弹向火力点爬去,并炸毁了两个火力点。但两位壮士却被第三个火力点的机枪打死。接着,机枪手H·Ф·谢尔久科夫下士向敌第三个火力点爬去,并投出两捆手榴弹,但均末奏效。这时,H·谢尔久科夫起身向火力点扑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机枪眼,掩护部队向前推进。近卫步兵第44团占领了旧罗加奇克。近卫步兵第15师的其它团克服了敌人攻克了切尔夫连纳亚河沿岸地区,并前出到卡尔波夫所卡亚车站前。 Wh[+cH"M  
H6?ZE  
被包围的德军集团司令官保卢斯只好向希特勒统帅部报告。报告中写道:“俄国人的主力从西、北、南三面冲破防线,矛头指向卡尔波夫卡和皮托姆尼克。步兵第44和第76师遭到严量损伤。机械化第29师仅有一部分有战斗力的部队。恢复态势没有任何希望。德米特里耶夫卡、齐迈科和拉科季诺被放弃了”。这份报告呈送后,很决从东普鲁士传来答复。答复中写道: ) ?rJKr[`  
32jOs|<\  
“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齐迈科、卡尔波夫卡、罗索什卡。竭尽全力保住皮托姆尼克不让俄国人占领。要想方设法夺回齐迈科。集团军司令官要上报采取反攻的措施,并要讲清楚,是在什么情况下,未经陆军参谋总部允许放弃齐迈科的”。但是,德国统帅部的任何指示都不能使事态向敌人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1L1_x'tT%  
3nv7Uz  
敌军纪律松驰不堪,整个部队一片惊慌。1月12日,当皮托姆尼克机场附近出现几辆苏联坦克时,希特勒份子急速狼狈逃窜。B·亚当描绘了德国司令部一个军官(这场混乱的目击者)所讲述的生动场面。他写道:“惊慌来得很突然,并且引起了一场混乱。不知谁喊了声:‘俄国人来啦!’一贬眼间,健康的、有病的和受伤的一齐从帐蓬里,从掩蔽部跑出来,每个人都想尽快地往外冲,有一个人在慌乱中被踩死。伤员们抓着自己的同伴,柱着棍棒和步枪,在寒风中一瘸一瘸地向斯大林格勒跛行。他们在路途中已经软弱无力,精疲力尽,随即倒在地下,但谁也不理他们。过了几个小时,这些人就都成了僵硬的尸体。汽车上,常常因为争个座位便开始相互搏斗。机场的地面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和轻病号首先向停放在皮托姆尼克机场边、没有受到损坏的汽车跑去,马达刚一发动,便向通往斯大林格勒的公路上疾驰。刹那问,一大群人站在汽车两侧的挡泥扳上,脚踏板上和前边的散热器上。在这样的负量下,汽车差一点被压翻了。有些车因燃料不足或马达出毛病开不动了。那些开走的车,被人们不停地追呀,追呀。只要能行动的人都溜走了,剩下的只好呼吁救援。这种情况持续了不长一段时间。寒冷在继续延长,但号叫声消失了,只有一句话:‘谁能来救我呀!’ lQQXV5NV  
f 'aQ T  
但是,在一个被破坏了的城市里,在不断遭到俄国人进攻的情况下,岂能得救呢?根本谈不上什么挽救,这是在惊恐中,在歼灭战中,精神和体力受到摧残的、半死半活人的自我安慰。 )\_xB_K\  
;;'b;,/  
情况很快就弄清了,皮托姆尼克量新回到了我们手中。尽管已经搞清楚,进攻机场的只是敌人的一个位察队,但只有一些伤病员返回原地。我们的士兵实在被吓坏了,大多数飞行员和医务人员只是到了傍晚才返回皮托姆尼克”。 G|FF  
9 i@AOU  
顿河方面军继续歼灭敌人。方面军司令员K.K·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从1943年1月15日晋升为上将)坚定将主要突击力量从第65集团军作战地段转移到第21集团军作战地带。第2l集团军的左翼部队应该朝沃罗波诺沃车站万向进攻。第65集团军以右翼部队朝诺沃一阿列克谢耶夫斯基方向进攻。该集团军的行动得到第24集团军右翼部队从北面的支援。第57和64集团军从南面支援主要突击集团的进攻。1月13、14日,军队重新变更了部署,加强了第21集团军的力量,这两天的作战行动一直没有停止。 8>a/x,  
OD<0,r0f,  
尽管德寇在罗索什卡河地区进行了顽强抵抗,但阻挡不住苏军的进攻。苏军后面紧跟着炮兵,边战斗边强渡过河,并继续发展进攻。敌人丢掉了重型武器和军用物资沿雪地仓惶撤退。H.H·比留科夫将军指挥的步兵第214师占领了一号国营农场后,顺利地向前推移,在小罗索什卡将德寇赶到冲沟。“敌人拒绝投降,炮兵就直接炮轰地窖门。在罗索什长步兵第214师切断了敌人的退路,俘获了大批敌军”。 7 y}b (q=  
^c{}G<U^  
德国作家Ь·魏纳特(当时住在卡尔波夫卡)在1月14闻的日记中写道:“卡尔波夫卡。攻势继续猛烈进行着。我们听说,包围圈的西部已被一个从罗索什卡小河谷北面一直伸到卡尔波夫卡的大楔子拦腰切断了。德米特里耶夫卡,阿塔曼斯卡亚和卡尔波夫卡被攻克了……。 rm2"pfs  
-a(f-  
到处都是一片惊慌失措的景象。法西斯份子抛下了一切,甚至连他们的伤病员也都扔下不管了。 O @fX +W?U  
'8>h4s4  
这个庞大的卡尔波夫卡村就像一个大集市一样。一眼看去,到处是倾倒的大炮、毁坏了的坦克、横在路当中的大卡车。许多掠夺来的东西,他们在逃跑时,曾企图装到还能够开动的汽车上去,由于惊慌而丢掉下了一大半。甚至连机枪都扔下不要了。到处是成堆的枪弹、炮弹和炸弹”。 m)9N9Ii#)  
Ti`<,TA54  
处在恐慌中的敌军虽然没有挽救局势的希望,但死死抓住大居民点不放。狂风怒号,大雪飞扬,气温达到零下二十二度,战斗非常艰苦。在这种情况下,第64和57集团军肃清了切尔夫连纳亚河东岸的德寇并占领了卡尔波夫斯卡亚车站和巴萨尔基诺会让站。 dq~p]h~,H  
> kOca  
德军指挥部想竭尽全力保住皮托姆尼克机场,但徒劳无益。敌人丧失了从大罗索什卡到巴布尔金和诺沃——阿列克谢耶夫斯基一线的强大支撑点。1月14日,第65集团军步兵第214师向南推进到达皮托姆尼克机场附近。因任务紧急,该师是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向前推进的。1月14日夜,它们占领了机场。1月15日晨,第65和24集团军在机场会师。第62和64集团军在包围地区的东北部发动了积极的进攻,把敌人的力量直接牵制在斯大林格勒,使敌人不能够把部队调往我主力作战的包围圈西部。 7?j$Lwt  
D3Lu]=G  
德国策6集团军司令部从古姆拉克迁到离斯大林格勒城更近的地方,那里驻守着步兵第71师,在深沟的陡峭斜坡上构筑了很多掩蔽部。德国人把集团军这个指挥所称为《加尔特曼指挥所》,因以指挥所是以冯·加尔特曼师长的名字命名的(加尔特曼死后由罗斯凯上校接任师长)。B·亚当写道:“再次销毁文件和军用物资,往新指挥所只能带些急需的东西。我们乘着少数几辆幸存的车辆,分小组沿公路行驶。路上,看见一排排饿得面饥瘦的人和伤病员,他们像幽灵一样往城里跛行。在古姆拉克车站,我们碰到了一大群伤员。由于害怕,他们离开机场医院往东跑,留下的只是一些重伤员和快咽气的病号。由于运输工具缺乏,所以疏散他们是不可能的,治愈他们也是没有希望的。保卢斯命令主治医生把医院留给进攻的敌人。俄国人在这里找到了一堆堆德军士兵的尸首,这是两周以前将他们像圆木一样一个个垛在这座死亡营外面的。看护兵们没有力量为死者在冻得像铁一般硬的地上挖坑,也没有炸药把冻地炸开,掩埋死者的尸首”。 aVvi_cau  
NhQIpzL)  
1月17日日终前,第64、57、21、65、和24集团军分别前推到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占领了大罗索什卡、冈恰拉村和沃罗波诺沃一线。环形包围战线的总长为110公里,而它的纵深从西到东缩短了33公里,为20公里(到红十月村),从北到南是30公里。包围区的总面积减少了8百平方公里,为6百平方公里左右。向东撤退的敌军占领了内围廓,继续负隅顽抗。 )3v0ex@Jl  
])h={gI  
H.H.沃罗诺夫写道:“敌人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他们的粮食供应没有困难吗?这些问题自然地摆在我们面前。经侦察获悉,德军的一日口粮是150克面包,65—70克肉或者罐头、马肉和25—30克牛奶。看来,我们没有把德军师团的一些秘密粮食储备考虑进去”。 mLX1w)=r  
8[5%l7's  
H.H.沃罗诺夫炮兵元帅(1943年1月18日晋此衔)决定亲自研究被围敌军的真实情况,他每天抽出二至三个小时审讯被俘的德军将领。除此之外,他想知道敌人是如何评价顿河方面军的地面火力和高炮火力的。从被俘的口供中看出,在被包围的德军中,人们越来越不信任希特勒。为了加强对德军士兵的监督,部分军官住进了士兵住的地窖。 n m(yFX?=  
ie+&@u  
德军指挥部干方百计吓唬自己的部队,不许他们投降。在第6集团军司令员的一份命令中写道: UN_f2  
8=ubMqr[  
“最近以来,俄国人不止一次地想同集团军及其下属部队谈判,其目的是想通过谈判来削弱我们的抵抗意志。我们都知道,如果部队停止抵抗,我们将受到什么样的威胁;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是被敌人子弹击毙,就是在西伯利亚可耻的俘虏营中饿死、冻死或者被折磨死。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谁要是投降,谁将永远看不见自己的亲人。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在严寒和饥饿中打尽最后一颗子弹,战斗到最后一息。因此,一切谈判都应拒绝,不予理睬。用火力赶走他们的使者。在其它方面,我们将寄希望于正在赶来营救的部队。 +:1ay ^YI  
p.i$[6M  
总司令 保卢斯”。 pgz3d{]ua  
)l*H$8  
被围部队中的瓦解现象在增长。1月20日,保卢斯再次向集团军群指挥部和统帅部报告。报告中说:“由于粮食、燃料和弹药发生了灾难性的困难,部队战斗力急速下降。现在有1万3千名伤员得不到任何护理。除在伏尔加河前线作战的部队外,其它部队即没有构筑好的阵地,也没有住所和木柴。精神瓦解的严重征兆出现了。我再次请求给予行动自出。趁现在还有继续战都的可能,就继续抵抗下去,如果没有可能就停止那些不可能再进行的战斗,这样可以保障伤员得到护理,防止我军的彻底瓦解”。 o>#<c @  
K[)N/Q  
统帅部的答复正好相反。“投降是不允许的。部队应执行自己的历史任务,要抵抗到最后一刻,以便促进在罗斯托夫及其北面建立起新的战线,以及高加索集团军群撤出”。 =MO2M~e!  
0(#HMBE8  
根据统帅部的要求,被围德军继续坚守他们所占领的土地。在奥尔洛夫卡——古姆拉克——佩斯昌卡一线,敌人的构筑工事,以原来的内围廓为屏障集结自己的所有预备队。被围德军仍在成千上万地死亡,这种无意义的抵抗连他们自己也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U~Aw=h5SD  
;`g\Tu  
“指环”战役顺利地完成了。炮兵元帅H.H.沃罗诺夫和K.K·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决定实施全线总攻,以全歼被围之敌。其计划是:第2l集团军向古姆拉克、“红十月”村发动总攻,截敌军集团于两部分。第65集团军右翼部队配合第21集团军在亚历山大罗夫卡、“红十月”村北边实施突击。第24集团军也从西边发动进攻。第62和66集团军同过去一样,在合围地区的东北部发动进攻。这个结束阶段的突击计划得到统帅部的赞许。 *)"U5A/v)  
Rt~Aud[  
1月18、19两日,军队进行了重新部署。但是,在第21集团军左翼甚至在第65和24集团军的进攻地带,这些天来,紧张的战斗始终没有停止过。 Yu=4j9e_mG  
a%f{mP$m  
1月22日,顿河方面军重新发起了全线进攻。在突破敌防御中,炮兵和步兵起了主要作用。在第64、57和21集团军进攻的22公里地带内集结了4千1百门大炮,可以说突击火力达到了多么高的密集程度。 06*R)siC  
Ga~N7  
四天战斗中,进攻部队向前推进了l0至15公里。第21集团军的左翼兵团切断铁路线后,占领了敌人的重要支撑点——古姆拉克。1月25日,第65集团军占领了支撑点亚历山大罗夫卡、戈罗季谢。第64和57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南部发动进攻以后,冲破了敌人的内围廓,并消灭了库波罗斯诺伊、耶利善卡、佩斯昌卡、沃罗波诺沃车站、阿列克谢耶夫卡村、萨多瓦亚车站的卫戊部队,继续向东和东北推移。德国作家730.魏纳特在自己的这几天来的前方日记中写道:“包围圈的最后残余崩溃了。希特勒第6集团军集中在斯大林格勒城边和戈罗季谢。在草原上空不停地闪现着火光,响着炮声,数百门大炮一齐发射,炮声震耳欲聋。 {;^boo q  
%~P]x7 %|  
离斯大林格勒越近,景象就越可怕。无论看到哪里,到处都是横七竖八地堆看过去精锐部队的遗体。路边上,到处都蜷伏着或躺着那些在撤退时精疲力尽不能跟上队伍、被弃置下来而冻死的人。在一块写着‘通往斯大林格勒’的牌子下面躺着一个士兵,死后他还紧紧抱着这块路牌。在通往冈恰拉村的峡谷内,昨天一定有过一场恶战。整个峡谷里都是被击毁和焚烧了的坦克和汽车。有些甚至翻了个底朝天。飞出去的坦克车盖和炸毁了的火炮阻塞了道路。不论走到哪里,到处都是尸体和人的断骨残骸。 ]YkF^Pf!v  
`Yp\.K z  
……在我们后面的峡谷里,炮声如雷似地轰击着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批工事。可怕的“卡秋莎”的呼啸声,如同天崩地裂”。 2#&9qGR  
)a,-Hc:Vz  
从1月10日到25日的十六天里,德寇死伤的人数达10万之多。 xG0IA 7  
E (tdL,m'  
敌占区缩小到不足1百平方公里。敌占区从北到南20公里,从西到东只有3·5公里。顿河方面军向斯大林格勒的西南部和西郊挺进,以消灭城区 >U~.I2sz  
的敌人。 VA.jt}YGE  
m3XL;1y:a  
1月24日,保卢斯用无线电再次向德国统帅部报告说:“根据军情报处和同我保持联络的指挥员们的报告,当前的形势是:部队弹尽粮绝,通信联络受阻,只能同六个师取得联系。南线、北线和西线上的部队纪律松弛,统一指挥无法执行。东段变化甚大,1万8千名伤员因缺少包扎器材和药品得不到起码的救护。步兵第44、76、100、305和384师已被歼。由于敌人突入许多地区,战线已经破裂。只是在城区有一些支撑点和掩蔽工事,继续抵抗毫无意义。覆灭是难免的。为了挽救还活着的人,请即刻允许我们投降。保卢斯”。 AWC zu5ve  
I$0`U;Xd  
第二天,希特勒马上给予回电:“不许投降!部队应该坚守阵地,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粒子弹!” Dr6"~5~9w  
uHBX}WH  
第6集团军指挥部继续执行希特勒的命令,流血战斗只是毫无目的拖延着,他们注定要灭亡。 K !8+~[  
WpC@ nz?  
1月26日晨,第21和65集团军对敌人实施了决定性突击,第62集团军在这一突击的对面边作战边向前推移。当天上午,从西部发起进攻的第2l集团军同从东部发动进攻的军队在“红十月”村以南和马马耶夫岗会师。同时,第65集团军右翼部队为夺取“红十月”村而实施了战斗,并于第二天占领了“红十月”村的南部地区。 XP5q4BM  
qT#+DDEAL  
这样,1月26日,敌军被分割成两部分:南部被钳制在市中心,北部被压缩在“街垒”工厂和拖拉机厂地区。“围歼敌军的铁圈越缩越小,第6集团军注定要失败的可怕悲剧就要发生。” 0K7]<\)  
T_Q/KhLU  
敌人仍旧继续抵抗。在城南被64、57和21集团军合围的敌人只剩下6个步兵师、2个机械化师和1个骑兵师的残余部分。在城北,被第62、65和集团军合围的是3个坦克师、1个机械化师和8个步兵师的残余部队。保卢斯任命第11军军长施特列盖尔将军为北部集群司令,步兵第71师师长罗斯凯少将为南部集群司令。南部集群的指挥实际上由驻扎在这个集群配置地区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和保卢斯本人实施。 65AXUTg  
f]"][!e!,  
1月27日,肃清被切割的敌军集团的战斗打响了。德寇官兵不顾上级的指示,成批成批地缴械投降。但有的还仍然负隅顽抗。在南部扇形区,争夺粮食、面包厂、斯大林格勒二号车站、达尔戈尔斯克教堂及这些地方附近的建筑物的战斗异常激烈。第64、57和21集团军从西南和西北收缩对敌南部集群的包围圈。从1月28日夜到29日,第64集团军的左翼兵团强波察里察河后,前出到市中心。这时,敌军土气沮丧,愈来愈多的人放下武器成分队成部队地缴械投降。“投诚”已成为多数敌军的行动。从1943年1月27日到29日的仅仅三天时间内,第64集团军就俘虏了1万5千名德军官兵。” [YP8z~  
~!~VC)a*  
1月30日,第64和57集团军切割敌南部集群后,直逼市中心。这儿一整天都在进行着顽强的战斗。第64集团军的左翼部队(步兵第29师、摩托化步第38旅和近卫步兵第36师)为夺取市中心进行着激烈的战斗。步兵第7军和M.C·舒米洛夫集团军的步兵第204师沿伏尔加河岸从察里察河河口往北突击敌人。第21集团军从西北实施进攻。 _=B(jJZ   
E>TD`  
H.Ц·布尔马科夫上校指挥的摩托化步兵第38旅向“阵亡战土”广场挺进时,遇到罗蒙诺索夫街两座楼房内的敌人的顽强抵抗。“从一个俘虏的口供中(占领其中一栋楼房时所擒)得知这些楼房是通往百货商店接近地上的支撑点,在百货商店的地下室设有以德寇第6集团军司令官为首的司令部”。强击分队在向“阵亡战士”广场冲击的同时,首先要消灭楼房里(这里曾是州党委和州执委所在地)及其邻近房屋里的敌人。这个任务顺利地完成了。军人们以强攻俘虏了守卫市剧院和苏维埃宫的残余部队,彻底肃清了广场的希特勒分子。 , $5;  
mH*42XC*  
摩托化步兵第38旅在工兵第329营的配合下,从1月30日夜到31日包围了百货商店大楼。天亮时,切断了通向第6集团军司令部所有电话线。 uxk&5RY  
b_ Sh #d&  
司令部参谋长施密特将军向住在百货大楼地下室一个房间的保卢斯走去,交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您荣升元帅”。这是在“包围圈区”收到希特勒的最后一份电报。 #{7=  
_dppUUm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翻译按照施密特的指示从百货商店地下室走出来,拿着白旗向离得很近、停在胡同里的苏联坦克走去,并对坦克车长说,德国指挥部准备同苏联指挥部进行谈判。坦克手马上通过无线电同自己的指挥员取得联系。 udB:ys  
Pgf$GXE  
摩托化步兵第38旅司令部作战处处长Ф·M·伊利琴科上尉和A.N·梅日尔科中尉及几个冲锋枪手一起来到百货大楼附近,并走进商店地下室。后边跟着的是Л·П·莫罗佐夫大尉、H·Ф·格里岑科大尉和H.E·雷巴克大尉,再后面是副旅长Л·A·维诺库尔中校和其他人。 $1oU^V Y  
vq_W zxaG  
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施密特中将和被围部队南部集群司令官罗斯凯少将在地下室接见了第64集团军的代表。他们宣布准备进行投降谈判,但正式谈判将同顿河方面军司令部的代表举行。 =wK3\rG  
o1"U'y-9V  
722.M·伊利琴科上尉通过电话向旅长N·Д·布尔马科夫上校报告了谈判的过程,而旅长立即向策64集团军司令员进行汇报。M·C·舒米洛夫将军为谈判指定了以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N·A·拉斯金少将为首的代表团。 PYr#vOH  
h *)spwF-  
8点钟,摩托化步兵第38旅的一些军官到达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部。过了十五分钟,第N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Г.C.鲁金上校、集团军司令部侦察处处长N.M·雷若夫少校、集团军司令部政治付参谋长Б·H·穆托文中校也随即到达。 4?M= ?K0  
T3Kq1 Rh  
这时,在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办公室里有施密特及其副官,南部集群司令官罗斯凯及其参谋长,翻译和参谋人员,共计7名德军军官。他们起立欢迎代表团,并相互作了自我介绍。 6}R^L(^M  
g#`(& k  
苏联指挥员要求去见保卢斯元帅,德国翻译代表施密特中将回答说,保卢斯住在一间单独办公室,现在已不指挥集团军,因为集团军被分割成独立的作战集群。 //KTEAYyy#  
TveCy&  
代表团向施密特和罗斯凯将军发出了最后退牒,要求南部集群部队马上停止抵抗,彻底投降。德方接受了投降条件。几乎在所有地段,德寇一批批地放下了武器。只是在保卢斯司令部南6百至7百米远的一个学校地域,被苏军半包围的一个德军连在进行扫射。根据Г·C·鲁金上校的指示,第64集团军侦察处处长N.M·雷若夫少校前往军人服务社楼前的德军连所在地。 Q6Q>b4 .3  
H7G*Vg  
雷若夫少校在三名德军的陪同下,乘车来到防御前沿阵地。到达苏军哨所后,雷若夫少校命令停火。当汽车靠近学校楼时,把—个负责防御的德军军官叫出来,向他转达了罗斯凯将军关于马上停止扫射的命令,因为全线停火的谈判正在进行。德军立即执行了这个命令。扫除了德军南部集群驻地的支撑点后,早晨9点多钟,代表团回到了罗斯凯司令部。 ]7zDdI|  
=%Gecj  
第64集团军军侦代表团到达百货商店地下室以后,过了40分钟,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N.A·拉斯金少将来到这里。他再次向德寇宣布了投降条件并要求南部集群司令官罗斯凯少将签署停火和投降命令。罗斯凯少将答应了这些要求。但当拉斯金将军建议保卢斯向北部集群下达投降的命令时他回答说,不认为自己有权下达这样的指示。 KrVF>bq+  
cRz7.9-<  
中午12点,保卢斯元帅、施密特、罗斯凯和其他德军将军和军官被送到第64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别克托夫卡。19点钟,从那儿出发送往顿河方面军司令部。 wRf_IBhCd  
isHa4 D0  
1月31日,歼灭德国法西斯军队整个南部集群的工作结束了。成千上万到达伟大的伏尔加河的德国官兵尝到了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进行罪恶冒险而造成的恶果。1943年2月1日,Ь·魏纳特在斯大林格勒日记中写道: x(3E#7>1  
mB;W9[  
“在从韦尔佳奇往北去的空旷荒凉的乡间小道上,一眼望不到头的俘虏队伍在蠕动着。他们向车站走去,为所有人都弯着腰,步履艰难。他们蓬乱的胡须上挂着冰块。凡是能找到的破布、麻袋片和布垫子,他们都用来裹着自己的脑袋和肩膀。他们用铁丝把干草紧紧地包扎在他们的皮靴或赤裸的腿上。一辆大卡车紧跟着他们,收拾那些在后面躺下的人。如果有一个人倒下去,没有一个俘虏再去看他一眼。警卫队不得不自己费力地把他抬到卡车上去。 VY<v?Of i-  
i\2MphS  
我向他们高呼: i:OD)l  
G,>tC`!  
唉!同胞们!你们可以为自己活着而高兴呀!希特勒和他的司令官们判处了你们的死刑,要知道他们现在不需要你们了。 `d6 {Tli  
%Z&[wU~  
——我们早晚要同他们清算的!——有的人一边叫喊,一边摇晃着拳头。 = sedkrM  
f[ GH  
——在几十万人送命之前,你们都有了这种机会。现在你们已经没有权利再抱怨了。 KXcG;b[7n  
_Pa(5-S'KR  
他们不再说了,只是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破衣烂衫。这支可怜的队伍重新慢慢地向前移动。 ]tH/87qJ  
R+lKQAyC0=  
我还目送了他们好久,直等到这幅悲惨的景象消失在雪雾中”。 e%x$Cb:znn  
+^<CJNDL9  
必须用武力消灭施特列盖尔将军指挥的北部集群,因为他拒绝下达投降命令。第62、65和66集团军负责执行这项任务。在他们的突击之下,希特勒份子向城北逃窜 V'pNo&O=  
MdU_zY(c  
2月1日,经过充分的炮火准备之后炮兵猛烈地打击敌军。“炮兵们研究了一整夜。他们把大炮配置得很密,有的地方简直是一门挨着一门。加农炮分成两排。第二排又分成几层。 \l_ RyMi  
.{H U1/!  
2月1日,指挥所里欢跃异常。集团军观察所设在环形铁路的路基上,炮队镜安装在下面的枕木中间。罗科索夫斯基、沃罗诺夫、捷列金、卡扎科夫都来了。大家都想看看炮兵的强大轰击、仅第214师就有八个加强炮兵团,一百多门进行直接瞄准射击的大炮。 ih2H~c>O  
] =b?^'  
于是,全部炮火轰鸣起来。经过3—5分钟的炮轰,希特勒匪徒一个个从掩体、地下室和坦克后面滚爬出来。有的奔跑,有的跪在地上,发疯似地向上举手。有的匪徒重新跑回荫蔽部,躲藏在滚滚浓烟和飞扬的石块之中,随后又跑了出来”。炮火袭击是在三个集团军的进攻地段进行的,空军同时也实施了轰炸。德国官兵缴械投降。 U/,`xA;v>  
~b5aT;ObR  
2月2日,敌北部集群在市工厂区投降了。施特列盖尔指挥的4万多名德军官兵放下了武器。伏尔加河岸的战斗停中了。 B:ddlxT $  
wQb")3dw  
从1943年1月10日到2月2日,在围歼德军集团的过程止,K.K·罗科素夫期基将军指挥的顿河方面军粉碎敌22个师,以及第6集团军的160多个各种加强团和后勤部队。俘获敌军官兵9万2千人,其中2千5百多名军官和24名将军。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被围敌军丧失了14万左右官兵。 kxoJL6IC  
JXBW0|8b  
在统帅部代表H.H·沃罗诺夫炮兵元帅和顿河方面军司令员K·K·罗科索夫斯基上将给最高统帅N.B·斯大林的报告中写道:“顿河方面军执行了您的命令,在1943年2月2日16时完成了击溃和消灭斯大林格勒方面被围的敌军集团的任务。 00?^!';  
9?gLi!rd  
……鉴于全歼被围敌军,斯大林格勒城内和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斗已告终结”。


查看完整版本: [-- 《200天大血战》第九章 斯大林格勒史诗的结局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ode © 2003-08 PHPWind
Time 0.024435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