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卢沟桥事变有关的6名日本军人皆无好下场 --]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军事普及 -> 卢沟桥事变有关的6名日本军人皆无好下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国务顾问 2019-01-26 17:14
众所周知,挑起卢沟桥事变的是旧日本陆军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第一联队三大队第八中队,涉及5名军官和1名士兵,分别是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陆士15期)、旅团长河边正三(陆士19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陆士22期)、大队长一木清直(陆士28期)、中队长清水节郎和士兵志村菊次郎。天理昭昭,报应不爽,这6个人都没有好下场。 +T!7jC(O Q  
志村菊次郎是日本部队一名新兵,1937年7月7日晚,他因由于拉肚子而离队。蓄谋已久的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向中方提出交涉,并提出要进宛平城内搜查,遭到拒绝,遂发生争执。日军公然炮轰宛平城,并向国民政府守军第29军进攻,卢沟桥事变爆发。事后发现,志村菊次郎在日军开火前已经归队,但大队长一木清直隐而不报,蓄意开火挑起事端。为了隐瞒真相,日军偷偷安排志村菊次郎退役回国。但到了二战末期,日军兵员枯竭,遂再次征召志村菊次郎入伍,到缅甸服役。1944年10月,志村菊次郎被孙立人的远征军打死,横尸异国。据说,志村菊次郎被打伤后,陷在了一片沼泽中,叫天天不应,哀嚎极惨,很快就没入了沼泽中,尸骨无存。 .0=VQU  
清水节郎也是七七事变中的关键人物,7月7日夜,在他的带领下,日军在卢沟桥北举行夜间演习,在志村菊次郎失踪后,他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逐步挑起事变。清水节郎的下落资料不详,但是有资料说清水节郎的军队在七七事变中被中国守军全歼。若如此,则清水节郎要么是战死当场,要么是部队被灭后自杀身亡(日本旧军队传统,所属部队被灭后,指挥官必须自杀,绝不容忍他们苟活)。 mssCnr;   
一木清直则是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罪魁祸首,而且不用加之一。志村菊次郎失踪后,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与旅团长河边正三都不在北京,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则在日本大使馆中喝酒,牟田口命令一木清直到现场处置。志村菊次郎在10时30分失踪,在12时15分已经归队,清水节郎已经明确报告一木清直失踪士兵已经归队,但一木清直考虑到如果就是罢手,日军就太丢脸了,干脆先占领中国军队阵地后再交涉。可见,卢沟桥事变会发生,一木清直隐瞒事实,蓄意挑起战火是最关键因素。七七事变后,一木清直扶摇直上,原本没读过陆军大学的陆军军官越往上晋升越难,但一木清直在次年(1938)当了4年少佐就晋升中佐,后来1941年又当了3年中佐就晋升大佐,出任第7师团14旅团28联队联队长。7年就从少佐晋升到大佐,一木清直非但和其他陆军大学的陆军军官不能比,连许多日本陆军大将在佐官期间的晋升速度都不如一木清直。1942年,一木清直好运到头,以28联队为基干组成一木支队,去攻打中途岛,由于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一木支队坐着运输船在海上兜了许久,也没捞到登陆中途岛的机会。同年,一木支队被改派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一木清直狂妄至极,直接帅800名部下直扑总兵力1.1万人的美军阵地,最终一木支队被全灭,一木清直切腹自杀。 u"hv _ml  
牟田口廉也是下令向宛平城中国驻军开炮,点燃中日战火的人。 他本人称以此为荣,处处提及自己是打响“大东亚战争”第一枪的人。他本人也因为卢沟桥的“战功”,马上晋升少将,不到3年时间又晋升中将,3年不到从少将晋升到中将,这个升官速度连担任过日本首相的几个陆军大将阿部信行、东条英机、小矶国昭都叹为观止。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牟田口出任18师团师团长,负责攻打新加坡,新加坡陷落之后,18师团又转而进攻缅甸。1943年3月,任18师团师团长接近2年的牟田口晋升15军司令,到处嚷嚷着“大东亚战争因我而已,我有责任尽快结束战争。不打好英帕尔战役,不晋升陆军大将,我绝不返回日本”。结果,牟田口指挥的英帕尔战役把日本军队打仗不要后勤的作风发挥到了极致,在毫无后勤保障的情况下,15军10万人马攻入印度,结果死亡53000人,负伤25000人,其中大部分不是战死而是饿死,15军兵力只剩余四分之一,丢光几乎所有武器。无论西方还是日本的军史专家都公认英帕尔战役是日本旧陆军在陆战中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指挥作战的牟田口极度忽视后勤保障,自以为“遇到英军,朝天开三枪空枪,敌人就会投降,粮食弹药不就有了”。但是,牟田口面临如此惨状,还嚷嚷说什么:“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我军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怎么可能缺乏食物”、“没有武器弹药和食物就不能打仗?这决不能成为正当的理由!没有子弹的话,不是还有刺刀么?没有刺刀的话,还有拳头呢。没有拳头的话,可以用脚踢的。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可以用牙齿咬么?”面对如此缺乏反省的指挥官,日军将士奉送他一个外号“鬼畜牟田口”。战后,牟田口因为指挥英帕尔战役惨败,加速了日本在缅甸战场的失败,被英国军队认为“有功”,因此免于被当成战犯起诉。幸免于难的牟田口仍恬不知耻,每当15军有人去世,牟田口总要到丧事现场,向所有人发一些小册子,说英帕尔作战失败与他无关。但是一旦听到有英帕尔战役战死者家属来访,牟田口要么托病不见,要么提前溜走。甚至在死前,牟田口都不忘记叮嘱儿子在在自己的葬礼上散发英帕尔战争失败和自己无关的辩解传单。结果在日本,日语中“牟田口廉也”这个词,也就和“不要脸”成了同义词,并被载入日本的词典。 'jn R<>N  
河边正三也是卢沟桥事变扩大化的主要罪魁之一。七七事变发生时,河边正在秦皇岛检阅部队,第二天8日下午才赶到丰台接手指挥部队,9日凌晨,中日达成停战协定,但是河边蓄意破坏这一停战协定,在9日清晨又下令炮轰宛平县城,导致事态一发不可收拾。从七七事变本身来说,一木清直隐瞒事实,蓄意挑起战火是一号祸首。河边在停战协定签署后,本可避免战火时又蓄意破坏协定,重新开战,不折不扣是二号祸首。因为挑起中日战争的这一“战功”,1939年3月,晋升少将正好3年的河边又晋升中将,也创了日军陆军将官晋升记录。无巧不成书,1943年3月,河边出任缅甸方面军司令,辖下15军司令,真是其在卢沟桥的老部下牟田口廉也。结果牟田口廉也指挥英帕尔战役惨败,连带河边也倒霉,1944年8月被从缅甸方面军司令任上撤职。但是因为河边在以前陆军军校读书还是比较勤奋的,其在1907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步兵科时,他的成绩在1068人中只有第126名,但是到了1915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第27期时,成绩在56人中列第2名,因此成为军刀组成员,外加他还有一个弟弟河边虎四郎当到陆军航空兵中将,因此旧日本陆军中央对他也没有太大责难。到了他被撤职后4个月的1944年12月,他又出任日本中部军司令官,负责日本本土关西大阪、广岛、四国一带的防御。1945年2月,中部军改为15方面军,河边继续担任15方面军司令官,并在3月晋升陆军大将。1945年4月,日本将本土部队整编为第一总军、第二总军、航空总军,河边又当上了航空总军司令。总军是日本陆军中的最大作战编制,日本全军一共才6个总军,分别是第一总军、第二总军、航空总军、中国派遣军、关东军、南方军。当时日本有5个元帅,其中除了两个皇族(伏见宫和梨本宫)外,其他三人(杉山元、畑俊六、寺内寿一)分别担任第一总军、第二总军、南方军的司令,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和中国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也是陆军内的资深大将,而河边正三以刚刚晋升1个月的大将就出任日本陆军中最大的作战编制“总军”的司令官,可见其在日本陆军内部的根基深厚。日本战败后,河边被列为甲级战犯,后侥幸违背起诉,苟延残喘活到1965年。 "fH"U1Bw  
和卢沟桥事变有关的6名日本军人中现世报来得最快的一个是中国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八天即7月15日他就因为严重心脏病在天津病死。因此,对于他在七七事变中的责任,现有资料有分歧,有的说在爆发七七事变当时,田代皖一郎已经重病缠身,中国驻屯军实际上是由参谋长桥本群代理田代皖一郎指挥,也有说田代皖一郎参与指挥七七事变后的中日作战,因为指挥不力被日本陆军中央撤职,其闻讯后被活活气死。不管哪种说法对,单就田代皖一郎1936年出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后蓄意在华北制造的诸多摩擦来看,他对中日爆发战争是早有预谋且心向往之的,说他罪孽深重遭了现世报,绝对不夸张。


查看完整版本: [-- 卢沟桥事变有关的6名日本军人皆无好下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ode © 2003-08 PHPWind
Time 0.007338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