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俞可:开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新征程 --]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 俞可:开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新征程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走路不怕黑 2018-03-23 10:04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11日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由此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旨在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个初心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主题确定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由此破解教育发展面临的三个根本问题:为谁发展教育、何以发展教育和怎么发展教育。 )Au6Nf  
   ,mS/h~-5n  
为谁发展教育 !MDNE*_  
   U-k+9f 0  
   为谁发展教育,这一问题确定的是教育发展成果的分享主体。“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教育确立的基本属性。中国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作为教育发展的旨归。这个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及其需求,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才是教育发展成果的分享主体。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基石。 f'Iz G.R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便向全国人民与全世界许下这份庄严承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做到人民有所呼、发展有所应。李克强总理指出,人民政府的使命就在于,“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本篇《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富温情的承诺。以人民群众重大教育关切为切入点,以教育制度顽疾和利益藩篱为突破口,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着手破解四大难题:第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在教育扶贫上精准施策,确保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学有所教,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所说的“家庭人伦”等“良知人性”永不泯灭;第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必须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确保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第三,夯实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尤其扩充普惠性幼儿园的增量,啃下教育改革攻坚的第一块“硬骨头”,确保幼有所育;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o*x*jn:hm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坐标上发展教育事业,唯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视教育为民生之基,把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才能把教育发展成果普惠于全体人民,兜牢民生底线,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07Gv*.  
   [3l*F  
何以发展教育 "\Egs)\  
E5el?=,i  
   何以发展教育,这一问题确定的是教育发展成效的评价主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质量是核心。发展要得到人民认可,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教育强国乃人民之所盼。只有建设教育强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9`jcC-;iv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动奶酪、闯难关、涉险滩,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但我国教育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面临众多艰巨挑战,尤其随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教育需求日趋多元多层多面。所聚焦的问题由落后的教育发展水平转为不均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一方面表现在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形成城市强农村弱、东部强西部弱的局面;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均衡,形成普教强职教弱、高教强幼教弱的局面。教育发展不充分表现在跻身世界前列的教育领域与学科种类仍乏善可陈。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把上海学子两度列为榜首,却也发现诸多不足。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2月28日发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18”显示,中国大陆共有5个学科和1个学科群进入全球前十,而哈佛大学仅一校便独揽14个学科全球桂冠。 cfox7FmW  
   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多样、特色、优质教育的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意味着,建设教育强国既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此,《政府工作报告》以三个着力点来撬动教育强国建设:第一,建设制造强国,就必须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平分秋色,使政府与社会力量精诚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第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继续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培养造就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第三,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培养百千万“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V}d 9f 2  
   以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要为坐标,通过把教育发展的各项举措放到产教研的融通中、放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导向性中、放到国家发展大势以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契合度中去检验,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设定为衡量发展得失的根本标准,让神州大地上的每个人因更多更公平分享教育发展成果而“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持续不断提升教育获得感。 KTvzOI8  
   O1 .w,U  
如何发展教育 ML-)I& >tT  
   TSAU?r\P  
   如何发展教育,这一问题确定的是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主体。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nKH"T aX  
   今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多次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想要再解放,改革要再深化,开放要再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办、国办相继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直面人民群众的关切,直指教育发展的瓶颈。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抑或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突破,就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同学生及家长对深化教育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尊重其所表达的意愿、所拥有的权利、所积聚的经验、所迸发的智慧,大力引导其把教育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I1X /Lj=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月7日,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人才、创新这三者的紧迫性与关键性作出精辟论述。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创新的支撑在于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所承担的使命“最庄严、最神圣”,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新一届党中央深改组首次会议便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是以教师这个“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来撬动教育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师者,德之范也。“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以统筹,意在鞭策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以无愧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这一神圣称号。 \T]EZ'+O  
   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人民立场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捍卫我党根本宗旨,一切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建设教育强国之路才能走得更遥远亦不忘初心。 &1l=X]%  
   (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委托专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教育论述研究”成果)


查看完整版本: [-- 俞可:开启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新征程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ode © 2003-08 PHPWind
Time 0.008119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