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结构样式与外部呈现 --]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共产主义理论研究 ->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结构样式与外部呈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走路不怕黑 2018-02-12 14:44
作者简介:胡伯项,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雨青,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江西 南昌 330031 3#vinz  
zF@o2<cD@  
  内容提要:无论从内在和外在角度还是从价值向度方面上看,马克思主义都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从精神现象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也可以相应界分为三个不同梯度。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结构表现为阶段样式、生态样式和实践样式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呈现在孕育和初步生成中,呈现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共同体的生成与演绎中,呈现在向实践展示中。 c9\2YKo  
|.F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逻辑结构 &X|<@'933  
/wxE1][.  
  标题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12BKS067)、江西省高校教改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中国梦教育”(JXJG-13-1-1)。 !" JfOu  
h'i{&mS_b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其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问题也就随之而进入人们的视域,并一度遭受西方某些人物的诘难。但任何人依然无法否认马克思主义是拥有强大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已经被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实践所不断证实。但理论的生命力毕竟与生物的生命力不同,生物具有生命力只要通过生命表征就能得到证明,而理论的生命力是否能仅仅通过“理论表征”得到证明呢?的确,这是一个问题。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依然有人怀疑它的生命力。在他们眼里,马克思主义的确具备某些理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特殊性,但即使它具备再复杂的特殊性,也依然具有理论形态所具备的一般性特征。既然如此,马克思主义是否无法逃脱其他理论一样的宿命,走向历史的终结?未必如此,因为即使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会走向终结的人,通常也只是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内容是不适合时代的,他们并没有从总体上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因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代社会发展和制度安排的立足点,尽管某些观点和立场并不是决定性甚至是核心性的,但最起码其大部分内容还是决定性的。这样看来,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观点依然莫衷一是,因而,为了捍卫和推进马克思主义,非常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进行再次剖析和疏解。 &n[~!%(  
YXU|h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精神现象学解读 n4R2^gXAw  
KJ?y@Q  
  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于其实践本性,在于其批判本性。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具有真理性。但我们也可以从“生命力”这一范畴出发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试着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和生命哲学角度入手来深入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我们知道,起初,生命力概念一直活跃于活力论之中,直到生命哲学的诞生才使生命力概念有了更宏阔的生存空间,生命哲学作家把它引入精神现象学的分析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而存在,因此,虽然西方生命哲学观点并不都是合理的,但在辩证取舍它的基础上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并无不妥。 b1gaj" ]  
;Og&FFs'  
  如果说有机生命强调特征的组织性和适应性,那么精神生命之特质就尤其注重对外在环境的积极适应和主动改造。不论是叔本华在对理性提出诘难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生命意志,还是尼采对叔本华生命意志之强力意志意义(Die Wille zur Macht)的注解;无论施莱格尔(Fridrich Schlegel)生命哲学的微光在理性主义的天幕下多么黯淡,还是居有(Jean-Marie Guyau)用生命替换了不朽;不论是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和绵延,还是齐美尔的“生命比生命更多”,等等,都不能不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精神生命较之于物质生命的力量。姑且不论他们的理论有多少不尽的唯心主义因素,但在本质上他们对生命的挖掘都在不同维度上显现了精神生命的活力,告诉人们精神生命之不朽的能动性。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它的生命力首先也表现为精神生命,这一精神生命是通过不断展现和创造新的理论形式为特征的。它能通过对不同时代特征的把握,提炼更为契合时代要求和背景的理论,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在创建过程中,就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悟、思索、观念等行诸笔端,形成了内蕴精神生命基因的体系和文本。通过体系和文本的本土传播和跨界解读,马克思主义不断展示了作为一种伟大理论的“生命意志”。正是在此过程中,不断通过对生命信念的积累以及生命历程的体验来展示其内在的力量。借助于创始者和后继者代代相承的生命力量,马克思主义从西方走向东方,从19世纪走向21世纪,经历了时间和空间的洗礼,从而印证着这一理论精神生命的绵绵不息,就像黑格尔所说:“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了,但他们的著作(他们的思想,原则)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1](P42) 'S<%Xm  
a8dXH5_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症候是从内在角度上说的,那么表现就是内部症候的外部呈现。在狄尔泰那里,生命拥有三个表现,与之相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也可以相应界分为三个不同梯度的表现。 W(25TbQ  
{ F'Kk\f%:  
  其一,由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形塑的抽象层面或宏观层面的精神生命力。比如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主义被界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三个组成,在这三个部分中,每一个部分又由不同的范畴进行构建,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分为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其中每一个组成又有不同的范畴进行组建,最后在层层分解和细化之中马克思主义大厦获得了奠基。一般而言,抽象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排除特殊性因子,以抽象方法将万千世界进行高度的抽象从而提炼出普遍性特征,它表现为一系列概念、范畴、判断以及复杂的思维框架。同时,这一层面的生命力排除了经验成分,致力于纯粹理性的张扬,呈现的是理论式的说服力。 u>Rb ?`  
!PMU O\y  
  其二,研究者以及践行者把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部分内化于心,并与其内心固有的理论框架相结合,形成具有马克思主义成分的精神生命力。乍看上去,这一类型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具有个体性因素,但其已经被研究者和践行者内化到自己的思维框架并由此而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因此,这一类型的生命力更具目的性和指向性。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主要是通过这一个体或群体而获得延续的,没有他们,宏观或抽象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就只能停留在形而上的区域,根本无法实现“上通下达”。 v}sY|p"  
6oinidB[l  
  其三,马克思主义生命力表现为对象化的生命力。经过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能够渗透到一个国家的政治设计、经济运行等过程之中,甚至渗透到风俗传统之中,通过与特定国家风土人情的结合从而本土化为本国的文化,以文化形式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非常明显,这三类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类型是相互联系并能相互转化的,从理论的流程化角度看,作为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逻辑力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向不同的个体或群体渗透并内化为他们的思维范型,并且通过他们的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镶嵌于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结构之中并表现为一定的文化外观。当然,从马克思主义产生角度看,情形正好相反,正是由于实践的需要,经由个体或群体的努力,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从经验上升为理性,从理性升华为理论。 Ku/~ N#  
~XydQJ^*  
  如果说有机生命用行动性事实展示生命力,那么,作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以价值向度来展现生命力的。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不仅具有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还有更高层级的自尊等精神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不同的需要层级使人和其他动物区别了开来。“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人也是总体,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人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2](P188)也即是说,人绝不仅仅作为自然性事实而存在,更多的是为体现社会性价值而存在的。这就决定了作为意识形态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需要基于人们生存的价值取向而不断地完善和创造。它一方面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是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价值需求。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角度看,传统教科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这的确不假。但有人据此却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建构完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观生命力的外展。这也不是不正确,但又不尽然。谁能否认作为一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的人类关怀不是当时社会实践和创建者内心相互交织和沟通的结果呢?诚然,它的确表现了个体的创造力,但在此过程中它内蕴的恰恰是作为生命主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力求完整准确刻画时代脉搏的内心“冲动”,它表达的恰恰是对未来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美好预期。 Z2Zq'3*  
'`|A I:L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逻辑结构样式 -UZ@G~K  
SR^_cpZoi  
  当我们宣称一个理论是不是具有生命力的时候,我们究竟在作何种判断呢?我们的意思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并不能像关于经验世界或关于人类的心理活动之事实判断那样径直地理解。其实我们清楚,通常情况下要对实体生命进行理解,需要对生命体的结构进行剖析,通过结构性的分析,挖掘实体生命的存在样式。同理,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进行分析,也需要对其“生命力结构”及其样式进行考察。 \eGKkSy  
7QVuc!V  
  一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阶段样式。首先是仅局限于影响个体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样式。如前文所述,在马克思主义孕育过程中,最初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某种感受和体验,结合人类已经形成的理论基础产生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等理论的冲动,从而形成基于个体生命力的理论观念。刚开始,这种理论观念还不甚清晰,就像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过的几个阶段一样。这时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经常以手稿的方式存在。显然,此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作用空间一般仅限于个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次是在一个群体范围内产生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样式。当马克思主义以理论形态生成后,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学术共同体逐渐生成,在对实践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分析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逐渐获得完善。此时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清晰,更能满足学科实践发展的需要,从而其能对一定范围内的群体产生影响,逐渐形成某种地域内的生命力。其三是进入到马克思主义“类生命力”的样式。当马克思主义以公开的方式逐渐走向研究者视域和社会实践群体之时,其价值向度和生命力就从学术共同体走向国家共同体,并在对国家共同体施加作用之时逐渐将范围从国家共同体拓展到社会共同体,进而走向生命共同体。从空间维度上看,它从西方走向了东方并日益影响整个世界。在此生命力的延展过程中,一些与不同国家发展实际和时代精神相悖的范畴和原理将会得到群体的修改和完善,从而在内涵和理论特质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原有的理论体系,进而使马克思主义获得社会建构。在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因其内容日益丰富和逻辑更加严密,越来越展现出内含历史语境和时代精神的生命力。随着追随者队伍的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最终成为一种具有“类生命力”的社会发展理论。“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5](P17) `:wvh(  
aZet0?Qr  
  二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生态样式。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二级学科。可以说,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划分从特定视角描绘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生态结构。正如在相异的生态圈中不同生物在能力转换、能量循环和食物传递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一样,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系统中,越是位于基础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其是其他理论建构的基础,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其影响力较广;越是微观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思想政治教育,其影响面虽然很大,但其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同时,恰如生态系统除了具有层级性,还有横向渗透性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有横向之生态结构。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层次中可以看出其演绎的逻辑。这一链式层次关系表明,马克思主义不同理论间的生命力是以生物链为基础,在兼具共生和传递性质间获得构建和发展的。其次,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转,马克思主义这五个层次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和互动,但其又表现出非平衡的生长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杂和互渗,致使马克思主义生态圈中“物种”不断增加,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生成空间被挤压了,它们之间的竞争似乎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一样加剧了。譬如在今天,似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越来越流行。不可否认,横向驳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繁衍,既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族”的庞大势力,但似乎也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造成挤压,相对而言好像其生命力遭到了弱化。 mv atUe  
H{?9CxYa  
  三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实践样式。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体现在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之旅中,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正向力量和阻碍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负向力量。其实,马克思主义就是在正向力量与负向力量交织中获得演进的,似乎现实是,一方面我们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走向未来,但另一方面却总有一些阻碍力量试图毁损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这一声音随着苏东剧变而加剧了,如福山就断言,苏东剧变标志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等等。因此,这需要我们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正力量集聚的同时遏止并消解负力量。虽然那些负力量可能没有系统化的攻击,但它们却似马克思主义体内的病毒一样随时准备发起对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的攻击。一俟这些病毒获得了适合的“土壤”,它们就会发生变异,危害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甚至使原本健康的马克思主义发生“癌变”,产生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实践中,必须有效防控“病毒”,通过有效方式把它们消灭于萌芽之中。 YC=S5;  
4g}FB+[u  
  当然,就整个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结构来看,上述划分都全部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圈中,并落实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及其实践之中。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生过程,界分出个体、群体、类三个生命力层级。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过程的升级,都必然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横向结构描述中可以看出,理论上必须保持必要的生态平衡,但根据实践维度的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侧面在不对基础性研究构成威胁的同时进行倾斜性研究也是可行的。最后,对原本健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在实践中有可能感染病毒甚至发生病变,所以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其的有效防控。 6cdMS[_SD(  
WKpA|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呈现 >#}2J[2HQ  
Y7GF$}%UL  
  德里达曾说:“当今世界上有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话语,抑或毋宁说是正在走向统治地位的过程之中的话语,它是关于马克思的著作与思想的话语,关于马克思主义(这多半与前者不是一回事)的话语,关于共产国际和世界革命的话语,关于由马克思主义所启发的革命模式或多或少的缓慢瓦解的话语,关于社会——它们企图使我们目前将要呼唤的东西付诸实现,再一次引用《共产党宣言》,‘古老的欧洲’——的迅速、仓皇、不断地解体的话语。”[3](P52)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依然如初,它正值当年。那么,马克思主义具有什么样的生命力呢? N7%TYs  
nx:KoB"ny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孕育和初步生成中得到了呈现。当我们从生命这一维度出发去考察马克思主义,我们会发现,它的生成经历了个体酝酿——理论创作——公开出版——学术共同体争论——修改完善等过程。这一创生过程并不是终结的过程,它在马克思主义的遗产继承人那里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它经由列宁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通过毛泽东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再凭借邓小平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且,这一理论体系必将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断丰富而继续走向前进。无疑,通过发掘马克思主义这一创生和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它的不竭生命力。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探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精神力量和品质。如果说作为生物有机体个人的生命以“力比多”、欲望、意志、需求、体验为主要表征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后继者在推进和发展其理论时所感悟到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生命式样,就主要是通过经常性的思量和重现他们生存世界的图景,然后再去综合考量不同方面的生命体验,基于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样态的某种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终而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观念。这个过程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即是说,他们在创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必然将主体私我性的精神状态施加到文本中去。当然,不能否认主体私我性会打上社会公共性的烙印。其次,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创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任何一种理论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次性就能完成的,相反,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一旦理论的要素被固化,通过社会强制或限制手段使理论屈从于权威和政治以使主体的思维被宰制,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获得生命力的持续展示。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生过程中,研究者将自己委身于理论大厦之中,不断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初创的理论雏形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他们日渐追求体系的完备,理论的完善。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者自己生命力不断外化为理论的过程,它就像绵绵江水不断见诸笔端,不断地绘制成翩翩画卷,演绎着赋有时代气息的理论篇章。 R8-^RvG  
FG%j {_Ez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共同体的生成与演绎中得到了呈现。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创生过程可以看出,其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公开发表其理论,然后像生物体一样从学科共同体和后继的实践群体中吸取营养,从而不断获取社会建构的过程,特别是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其不断地获得学科建构。如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文件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之所以对其进行学科化设计,是因为学科立场能够捍卫马克思主义领地,从而护卫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边界。这一边界能够保护研究者固守边界,在价值、方法、路径、框架等角度规制研究者的方向,使“局内人”通过这种意识的强化真正进入到该共同体之中。同时,这种边界也能有效避免“局外人”对该学科边界的侵犯。一旦“局外人”欲成为“局内人”,他必须首先忠诚于某一学科立场,这样一来,就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提供了“内在生命”,从而有效避免马克思主义从“中心”走向“边缘”。 7l."b$U4yv  
X 6 lH|R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向实践展示的过程中得到了呈现。任何一个生命一旦来到世间,就必然要找到一个可以栖居的地方,无论它是诗意的栖居还是浪漫的栖居,是沉思的栖居还是潇洒的栖居,它必须在栖居中获得持续成长和发展的进路。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它姗姗来迟,似乎它之所以比其他理论稍晚经历人世间是因为无法找到生命的载体,然而,一经“实践”这“一米阳光”透过缝隙穿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心灵,马克思主义就很快在人间生根发芽。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引入了实践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归宿。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一样充满着强烈的实践性。其实,在作出此断定之时,并不是说其他理论不具备实践性。一般地说,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既定的生活实践中生成与展开的。在万俊人看来,在人类既定的道德文明和文化面前,人们的道德生活实践和道德理论思考都不是从零开始的,相反,它是从某种既定的东西开始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诚然马克思主义并不全然是道德理论,但其作为理论也不可避免地要从既定的文明、文化和实践开始,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即是说,正是通过实践群体和外化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才变为现实的生命,它的生命才获得不断的展现和推进。当然,这一过程首先是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细化的过程。其次,将这一过程和人民群众进行结合,增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只有经过人们充分认同的理论才是最具生命力的理论,也只有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互动才能更加生动,否则,“诸知识领域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实践相去甚远,知识的重要性及其自称的效用已无法被‘普通民众’的主观的表面印象所验证。这种状况自然进一步地强化了知识及其守护者的权力,事实上,他们的权力已无懈可击,难以匹敌”[4](P13-14)。所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认同,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 (>=7ng^  
Uw/l>\  
  总之,只有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命力特征和结构做出合理的剖析和考察,只有对其生命力结构做到合理优化,其发挥出来的实践力量才能相互配合和有效互动,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健康发展,进而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不断获得展示。 E RdL^T>  
~gI{\iNF/  
  参考文献: g7CXlT0Q6  
p0{EQT`tMG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56. BPqGJ7@  
jJ3 zF3Id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_TUt9}  
Bi~:>X\[^6  
  [3](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BKeot[""p  
k vGCbRC  
  [4](英)鲍曼.立法者和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查看完整版本: [--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结构样式与外部呈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3.2 Code © 2003-08 PHPWind
Time 0.011730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