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 Pages: ( 2/2 total )
本页主题: 古代高句丽的画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素还真
级别: 反革命分子


精华: 0
发帖: 3386
爱心: 2242 点
金钱: 11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1467(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21
最后登录:2017-06-13

 

Quote:
引用第9楼近卫一师于2008-11-03 14:23发表的  : i8EKzW  
,@N.v?p>  
不可能吧,雅利安人的祖先在东北亚吗?好像记得是在恒河流域!
Ft:_6T%  
没什么,过段时间你就会听到南朝鲜那边的新闻说,某某教授发现了雅利安人其实是高丽人的后代,希特勒也是高丽人.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4:26 | 10 楼
红色萨满
级别: 南斯拉夫人民军少校


精华: 0
发帖: 422
爱心: 391 点
金钱: 422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在线时间:55(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8
最后登录:2011-02-06

 

Quote:
引用第9楼近卫一师于2008-11-03 14:23发表的  : G6"4JTWO  
U!nNT==  
不可能吧,雅利安人的祖先在东北亚吗?好像记得是在恒河流域!
8Tc:TaL  
在南朝鲜学者眼中,这不是问题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
Yugoslvia  forever!!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4:27 | 11 楼
C.C.C.P
级别: 反革命分子


精华: 1
发帖: 3794
爱心: 2905 点
金钱: 38096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13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10-11-07

 

古代高句丽的历史(来自百度): kN vNV(4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37年,扶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逃离扶余国到卒本扶余,建立高句丽。一些学者认为高句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成立。“高句丽”作为一个公元前113年的地理名词就出现在《汉书》中。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认为高句丽有900年的历史。 qMBEJ<o  
  不过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公元前1世纪中期。一些考古发现表明高句丽最初所在地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集权化的濊貊部落国家存在。不过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些濊貊人自称自己为高句丽。首次将高句丽和濊貊部落联系起来的是《汉书》对公元前12年高句丽起义摆脱玄菟郡控制的记载。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是由濊貊人和扶余人组成的。 据《三国志》记载,扶余和濊貊属同一族,说同一种语言。 rN {5^+w  
  据公元前4世纪的好太王碑记载,高句丽的始建者朱蒙是扶余国王与河神女儿的儿子。 《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提供了朱蒙母亲的名字叫柳花,父亲是扶余国创始者天神解慕漱。朱蒙遭到带素的谋杀后,逃离扶余国(好太王碑说朱蒙是从北扶余逃出,而《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说朱蒙是逃出东扶余。),来到卒本扶余。朱蒙与卒本扶余国王的女儿结婚,后又成为卒本扶余国国王,创建高句丽国。公元前36年,高句丽灭沸流国; 公元前33年, 灭荇人国;公元前28年,灭北沃沮。 /q`f3OV"  
  中央集权化和早期的扩张(公元53 -243年) xz/G$7q7  
  前三国时代高句丽太祖王时期,高句丽从早期的几个濊貉部落国家很快扩张到汉江流域。公元53年,高句丽太祖王,将高句丽分散的5个部落设为5个省,实行集权化统制。56年,太祖王吞并东沃沮。后又吞并东濊一部分领土。随后,高句丽又对乐浪郡,玄菟郡和辽东发动攻势。完全摆脱汉朝的控制。高句丽的扩张与集权化,导致了与汉朝的直接武力冲突。汉朝军事压力迫使高句丽迁都到丸都城。 :\1vy5 _  
  高句丽与曹魏的战争(公元244年--公元299年) .Ag)/Xm(?  
  汉朝灭亡后,辽东郡被好战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丽主动与刚刚成立的曹魏联盟攻打辽东郡。曹魏攻下辽东后,高句丽终止了与曹魏的合作并发兵袭击了辽东西部。244年曹魏反击,摧毁了丸都城。高句丽东川王逃到沃沮。 C[JPohm  
  复兴与进一步的扩张(公元300年--公元390年) F@X8a/;F-  
  曹魏摧毁了丸都城后以为高句丽灭亡了,所以很快就撤离了。不过仅仅70年,高句丽就重建了丸都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随着高句丽对辽东半岛的挺进,313年,高句丽姜川王吞并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高句丽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北部。朝鲜半岛从此进入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d[)i,d:G  
  高句丽的扩张并不是一番风顺的。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击。371年,百济近肖古王袭击高句丽最大城市平壤,并在战场上杀死了高句丽故国原王。  $)(Zt^  
  高句丽小兽林王继位后,开始加强高句丽国内的稳定和统一。新的法律出台。372年立佛教为高句丽国教,并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 小兽林王还对高句丽军队进行了改革。 %U97{y  
  鼎盛时期(391年–531年) <,nd]a  
  5世纪末时朝鲜三国时代的版图从高句丽好太王继位起,高句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根据好太王的儿子长寿王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记载,好太王在一次与扶余的战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个城池,1400个村庄。 后来好太王灭了后燕;兼并了北部的扶余国和靺鞨部落;使百济成为高句丽藩属;瓦解了伽倻;并在新罗与百济,伽倻和倭的战争中将新罗变为高句丽的保护国。就这样,在好太王时期,朝鲜半岛形成了一个长达50年的松散统一局面。好太王时期,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面积已达到半岛面积的3/4。北部包括今中国东北大部分,东最远延伸到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 Ti5"a<R4m6  
  413年,高句丽长寿王登基。由于百济和新罗的对抗,427年,长寿王迁都到平壤以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长寿王延续了其父好太王的扩张政策。5世纪末,长寿王又吞并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与北魏交锋;并保持了对新罗的控制。 E{}eYU  
  内部纷争(531年-551年) V}G; oz&>)  
  高句丽在6世纪达到鼎盛后,开始逐渐地衰落。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继位。在安原王时期,王室间的纷争加剧。两政治集团对王位继承进行争斗。最后年仅8岁的阳原王登基。不过对权力的争夺并没有结束。反对派的幕僚们开始建设自己的军队,对自己的领地进行实际上的控制。内忧外患,6世纪50年代,高句丽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袭击。但高句丽内部的幕僚争夺依然继续。551年,百济和新罗联合开始攻打高句丽。 x C>>K6Nb  
  灭亡 g aXF3v*j  
  6世纪末和7世纪初,高句丽开始与隋,唐频频交战。高句丽与百济和新罗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很复杂,一回儿是友,一回儿是敌。 vRO`hGH  
  551年,百济和新罗联手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丢失朝鲜半岛中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肥沃的汉江流域。百济新罗联盟的主战者百济在对高句丽的战争几乎精疲力尽。553年,新罗以帮百济的名义出兵。但却对百济发动了攻势,最后将整个汉江流域全部纳入囊中。怒于新罗的背叛,百济圣王第二年攻新罗西部以报复,但被新罗擒住,后被处死。朝鲜半岛中部的战争,对朝鲜半岛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罗对百济的攻击使百济成了朝鲜半岛的最弱者。新罗由于霸占到了人口众多,富裕的汉江流域,给其日后扩张打下良好基础。相反,高句丽却因丢失汉江流域而国力大减。另外新罗获得汉江流域后,疆域到达黄海,使其可以和中国直接贸易和建立外交。这样新罗就不再依赖高句丽而是直接从中国学到先进的文化与技术。新罗与中国的直接沟通,与联盟最终在7世纪给高句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V4%7Xj  
  6世纪高句丽的扩张使高句丽和隋的关系紧张。598年,高句丽攻辽西,引发第一次高句丽与隋的战争。612年,隋对高句丽的战争是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隋的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上攻打高句丽但遭到高句丽的毁灭性打击,渡过辽河进攻的30万人几乎全军覆没。613年和614年隋再次攻打高句丽,但因杨玄感起义反隋炀帝和高句丽诈降交还叛逃的隋将斛斯政使得隋对高句丽的这两次战役取消。615年隋炀帝又打算攻高句丽。但由于隋内乱加剧,攻高句丽的计划被取消。隋对高句丽的战争使隋朝国力锐减,加上国内起义和内乱。618年,隋朝灭亡。不过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也消弱了高句丽的国力。 LFQP ysC  
  唐初唐太宗贞观后期,大唐已空前强盛,东突厥也被消灭了,四夷威服,下面就开始着手收拾高句丽了,用太宗的话就是“为中国报子弟之仇”。贞观十七年(六百四十三年年),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句丽图谋断绝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争战,遭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唐太宗遂决定发兵东征 %vrUk;<35  
  高丽。次年十一月,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分道进击高丽。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李绩军攻克辽东重镇辽东城,斩俘两万余人。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驻: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大军前来救援,被唐太宗击败,余众归降,高丽举国震恐。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至九月仍未攻克。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唐太宗此次出征,攻占辽东等十城,获七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数千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唐太宗回朝后,群臣建议对高句丽派偏师进袭骚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句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太宗采取了这一建议。以后,唐军采取了对高句丽发动骚扰性攻击的策略,共有以下几次:六百四十七年,太宗命牛进达和李绩率军从水陆两路进扰高丽,拔石城,高句丽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六百四十八年,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率3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于泊灼城(今辽宁丹东东北)大败高丽军;655年,因高丽与百济、靺鞨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丽;658年,程名振攻克高丽赤烽镇(约在今辽宁海城境),斩首3000级;659年,唐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大败高丽军。公元660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次年,高宗下令对高句丽发动大规模进攻,发 35军,水陆分道并进。苏定方在坝江击败高句丽军,屡战屡胜,进围平壤;契苾何力于鸭绿水大败盖苏文之子男生,斩3万人。时百济旧将叛乱,而苏定方围平壤久攻不下,逢大雪天寒,高宗遂于662年二月命唐军自高句丽班师。退军时,左骁卫将军、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在蛇水战败,庞孝泰战死。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泉盖苏文死后,世子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二弟男建所逼,降于唐。唐高宗派契毖何力、庞同善等击高句丽,援救泉男生。不久,唐高宗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各战场捷报频传:李绩攻取高丽军事重镇新城(注: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并趁势将附近的16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大军,斩首5万余级,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李绩等攻占扶余城,斩俘万余人,扶余川中40余城亦望风归降,再战薛贺水斩俘3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注:今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高丽发兵抵抗,唐军奋勇出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200余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境),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高藏派泉男产率首领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遣兵出战,皆败。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城门,唐军冲进城中,俘男建,高句丽全部平定。唐平高句丽后,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高句丽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辽东,成为渤海国的臣民,而其余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罗。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4:28 | 12 楼
卡达尔
华约政协中央候补常委 苏共中央委员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红旗勋章 第一枚荣誉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三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二级卫国战争勋章 近卫军证章 苏联武装力量大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6
发帖: 7974
爱心: 3965 点
金钱: 17550 卢布
好评度: 1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1245(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17
最后登录:2024-05-11

 

高句丽是古中国文化一部分!
无可救药的民族主义分子,不服的咬我啊!靠!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4:28 | 13 楼
C.C.C.P
级别: 反革命分子


精华: 1
发帖: 3794
爱心: 2905 点
金钱: 38096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13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10-11-07

 

依据百度的观点,高句丽起源于扶余国.。 p< jM%fbZk  
公元一世纪时期的朝鲜: ais"xm<V  
[attachment=8533]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4:31 | 14 楼
C.C.C.P
级别: 反革命分子


精华: 1
发帖: 3794
爱心: 2905 点
金钱: 38096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13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10-11-07

 

扶余国历史(来自百度): V@Fj!/  
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之后到了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慢慢步向衰亡。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最后在北魏被同是通古斯族的勿吉(一说高句丽)所灭亡。唐薛仁贵征高句丽,尝攻拔之。金朝置蒲与路,明朝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 keWqL]  
  “扶余国在玄冤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捐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两千里,本秒地也”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辽东及朝鲜半岛. ibskce{H  
  扶余国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达八百年之久,至中唐时才归于覆灭。唐·开元七年(719年)六月,唐玄宗令黑水珠路为“黑水都督府,其下各部置刺使。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黑水军。贞元年间(785——805年),役属于渤海国,“不复与(唐)王会矣”。903年契丹达马独沙里耶律阿保机北伐来境。由此,成为契丹人的“戌境内,居境内,居境外”之地。 8;]U:tv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东北南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沿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一个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汉族)系;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三是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四是东北中部的移貊族系。《长春县志》记载这一时期的长春古族多为肃慎族。据专家的考证,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春地区人口约有3万左右。古代长春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有扶余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核、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长春地区已从原来的单一民族聚居区,发展为多民族的杂居地区。史籍《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沿传》都记载当时在长春一带秽族等多个民族活动的情况。 _kT$/k  
  西汉初年,沿貊族的一个支系扶余族成为长春地区的主体居民。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史称扶余国。其活动地点就在今长春和农安一带。扶余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东汉末年,扶余族在长春地区共有3万户,总人口约20万,古代长春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扶余国的建立,也使长春成为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的领地。 ojZvgF  
  “扶余国在玄冤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捐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两千里,本秒地也”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辽东及朝鲜半岛. 3)+}2  
  扶余国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达八百年之久,至中唐时才归于覆灭。唐·开元七年(719年)六月,唐玄宗令黑水珠路为“黑水都督府,其下各部置刺使。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黑水军。贞元年间(785——805年),役属于渤海国,“不复与(唐)王会矣”。903年契丹达马独沙里耶律阿保机北伐来境。由此,成为契丹人的“戌境内,居境内,居境外”之地。 k9?fE  
  北魏教帝太和十七年,勿吉部族灭了扶余国。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4:32 | 15 楼
CCCP-USSR
罗共中央委员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第一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近卫军证章 罗马尼亚人民军上将
级别: 高级指挥员


精华: 0
发帖: 2645
爱心: 1481 点
金钱: 9958152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线时间:589(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24
最后登录:2024-05-08

 

和中国画一样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6:07 | 16 楼
红色马列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特级国家三等参事


精华: 0
发帖: 1483
爱心: 881 点
金钱: 14829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157(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9
最后登录:2019-08-23

 

有意思!
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6:32 | 17 楼
C.C.C.P
级别: 反革命分子


精华: 1
发帖: 3794
爱心: 2905 点
金钱: 38096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133(小时)
注册时间:2008-09-14
最后登录:2010-11-07

 

朝鲜三国受中国影响很深
顶端 Posted: 2008-11-03 17:40 | 18 楼
«1 2 » Pages: ( 2/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Total 0.013290(s) query 6, Time now is:05-11 12:47,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