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切尔诺贝利》最大的谎言,就是它自己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Isaac1996
级别: 三等参事


精华: 0
发帖: 72
爱心: 56 点
金钱: 72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49(小时)
注册时间:2018-12-12
最后登录:2022-05-01

 《切尔诺贝利》最大的谎言,就是它自己

1
最近,HBO出了一部很火的迷你剧,叫《切尔诺贝利》。是根据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改编的。 iq>PN:mr  
[attachment=65093] I4kN4*d!N,  
v%(2l|M  
这部剧一出来,就广受好评,烂番茄指数是95%,在豆瓣也达到了9.7的高分。 85U')LY  
/79_3;^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无可挑剔的“神剧”,因为它特别真实。 Hf( d x\5  
{O-,JCq/  
[attachment=65094] [attachment=65094]   6$qn'K$  
    的确,这部剧的制作极其精良,无论是画面、道具都无可挑剔。比如第二集中,爆炸向外飘散絮状放射物的场景,还是第一次被这么直观地展现出来。 kK2x';21  
剧中人遭受辐射后,冒汗、恶心的各种反应,也被拍得极具感染力。 w,(e,8#:  
9K*yds  
0GW(?7ZC  
拍摄当地生活场景时,就连苏联人喜欢拿杯子装蜡烛,用铁盒装药片的小细节,都被完全还原了。 J>(I"K%  
[attachment=65095] a $pxt!6  
然而,讽刺的是,这话用来形容这部剧,是再合适不过了。 1s4+a^ &  
L 0?-W%$>  
|cwGc\ES  
1 :jB8Q$s  
f S50  
    1986年4月26日,随着切尔诺贝利的一声巨响,一个庞然大物在火光中飞上了天空。31名工作人员应声倒下。当地居民在这次火堆上空,看到了绚丽的“极光”。 |tC`rzo  
m&xyw9a  
    只不过,这束美丽的光芒,是致命的辐射。 `<>Emc8Z  
U$R+&@;  
在几分钟内,切尔诺贝利的事故等级就窜到了最高级! ZzA4iT=KO  
7@R;lOzL3  
    他们发出的放射性尘埃的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100倍。 `a}!t=~#w  
Gma)8X#  
    原本在空中飞得好好的鸟,只要沾上空中的放射性灰尘,就会突然从空中坠地而亡。 l$$N~FN  
[attachment=65088] tgn_\-+  
直接接触高剂量辐射的人,头发和牙齿会迅速脱落,皮肤开始溃烂,全身的器官逐渐坏死,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一具尸体。 b&BSigrvou  
[attachment=65089] PaPQ|Pwz  
|A".Mo_5  
而且,火灾和核反应还在继续,远没有停下的意思,如果不马上处理,辐射尘和放射能波及全欧洲的空气和水源,半个欧洲都可能成为不毛之地。 [ay~l%x  
e;:~@cB,c  
    打个比方来说就是,如果核电站的事故是厨房着火,那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就是厨房里起了小火,然后日本蒙住自己的眼睛装看不见,放任火势越来越大,最后把整个厨房都烧了,日本还把烧糊的菜拿出来给别人吃。 W-9^Ncp  
而切尔诺贝利的事故,就是厨房在几分钟内就成了一片火海,煤气罐还在滋滋作响,随时都有再炸一次,把整个厨房都炸到天上去的可能。 ^J3\ U{B  
&K@2kq,  
    苏联要做的,就是冒死冲进去拎出煤气罐丢到池塘里,然后灭掉冲天的火焰,再把整个厨房彻底封死。 bq5tEn  
LFHV~>d  
    这是一场难度极高,还事关数亿人生命的救援! &?\ h[3  
[attachment=65090] qy1$(3t$  
首先是灭火。 #wH<W5gSZ  
ngM>Tzirt  
    爆炸后4分钟,核电站的消防员就赶到了现场。经过他们一昼夜的抢救,火情被勉强控制住了。然而,大多数的消防员因为没有防护设备,都在72小时内死亡了。 {8Jr.&Y2  
第二天早上,苏联空军少将安托什金赶到现场,他带着手下最精干的飞行员,接过了消防员的担子。 h$)},% e  
&]gw[ `  
    他们要飞到切尔诺贝利上方,用人力投放6000吨的硼进行灭火。 Ay'2! K,I  
7(<6+q2~  
    出发前,安托什金破天荒讲了个笑话,给这些身经百战的部下们壮胆。因为他们知道,这次任务要面对无形的、致死的辐射,这比他们之前去的任何战场都要危险。 (;2J}XQvO~  
[attachment=65091] *k:Sg*neVq  
M#II,z>q  
安托什金身先士卒开进灾区,为了确保投放更精准,他稳稳地操纵着飞机,在高温和辐射极限的边缘,尽可能地靠近火场。 /an$4?":~  
trL:qD+{(  
    虽然他们身在200公尺的高空,但那里的辐射量至少有1000伦琴,在这里暴露半个小时就足以致命。 ZSj^\JU  
飞行员们每去一趟,就吸收5到6伦琴。有些驾驶员,一天飞行多达33趟。 GQXN1R   
SsiKuoxk  
    执行了几次任务之后,飞行员们就开始呕吐,如果再待久一点,辐射就会侵蚀肌肉,灼伤骨头。 z}v6!u|iZu  
[attachment=65092] o:u *E  
在整场救援过程中,这群苏联的军人们轮番上阵,第一天出动110架单机,第二天出动300架……在整场救援中,他们足足飞了3000趟。 "Gx(-NH+  
,>X +tEgR  
    有人劝他们,他们回答说:“我们不上,难道让人民上吗?!” X(F 2 5  
就在飞行员灭火时,屋顶的核废料也在不断扩散。 g6:S"Em  
j8*fa  
    小小一块废料的辐射,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壮汉。假如全部挥发,就会产生巨量的放射尘,扩散到整个欧洲。 0\f3La  
x{IxS?.j+  
    一开始,苏联动用了太空机器人处理核废料,然而,设计中能在火星用几年的机器人,在强辐射里也只撑了几分钟就全部报废了。 qSh^|;2?R  
[attachment=65096] B d$i%.r  
没办法,只有靠人上了。 V3&_ST  
W)^0~[`i  
    苏联的士兵给自己披上铅皮当防护,就拿着铁铲冲上屋顶,用血肉之躯挑战机器都受不了的辐射。 ;C=C`$Q  
[attachment=65097] eC:?j`H -  
4月27日早晨,苏军工程兵司令员塔拉克诺夫将军在对部队做最后的动员时,说了这么一句话: hO3>Gl5<  
5/<?Y&x  
    “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每人上去铲两下就下来,不要超过40秒!我和政委先上去,然后是共产党员,其他同志在后面跟着,注意安全。假期和黑海疗养院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为了苏维埃祖国!” Nq|b$S[4  
随后,将军和战士们扛着铁铲,飞奔到屋顶,挖走一部分废料,后面的人再不断接替。 %jKbRiz1u  
[attachment=65098] ^<fN  
在屋顶工作时,他们每个人都感到眼睛刺痛、嘴里发苦,事后统计发现,他们寿命平均减少了10年,28人在当年去世。 z mvF#o  
2 F3U,}  
    但他们硬是用最原始的工具,把几吨重的核废料迅速挖走! AyZL(  
)h-Qi#{  
    在切尔诺贝利的整场救援里,为了救灾慷慨赴死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 zoYw[YP9  
swv 1>52{  
    为了不让核废水下渗污染全欧洲的地下水,三位工程师志愿潜进充满辐射污水的反应堆,人工把污水排空。 {e4`D1B  
在前前后后数年时间里,苏联有60万人参与了救援。仅1986年5月3日,苏联发布全国招募令时,就有大约4万名工人自愿报名参加救援。 5\Sm^t|Tx  
9$7tB  
    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住在1000公里之外,跟这场灾难无关,但在领到防辐射服后,他们就立刻奔赴切尔诺贝利。 J%c4-'l  
eyK=F:GO  
    他们很清楚,参与救援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更清楚,如果自己袖手旁观,对人类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rV#EA+6[`  
在苏联军民奋力救灾的同时,苏联政府的反应可谓迟钝。事故发生时,政府高层一直以为是“普通火灾”。 |T:' G  
[attachment=65099] .du FMJl  
苏联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隐瞒了灾难的严重性,比如事故当场死亡的31人,被瞒报成了2人。 t><AaYij_  
..RCR_DIp  
    乌克兰区的第一书记谢尔比茨基,甚至没有取消灾区当地的“五一游行”。 /7Z;/|oU  
U5 ~L^  
    1986年的5月1日,几百万乌克兰人巨大的核辐射浑然不知,纷纷到户外参加五一劳动节游行活动。 .JIn(  
^nn3;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人的后代都有很多先天疾病。 W|_^Oe<  
[attachment=65100] .^BL7  
在一线英雄们争分夺秒、舍生忘死的救援下,在10多天内,切尔诺贝利的灾情就被基本控制,顺利进入善后处理阶段。 a=3?hVpB  
0`:B#ten  
    可以说,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在官僚机构互相隐瞒推诿的情况下,苏联军民表现出了崇高的信念和勇气。 C<Q;3w`#1j  
rJ)O(  
    在给切尔诺贝利消防员建立的纪念碑上,清楚地写了这么一句话: j}NGyS" =  
m'&^\7;D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挽救这么多的人,而直面死亡,并做出了这么伟大的牺牲!” ]Z?$ 5Ks  
SS;[{u!  
    这些救灾的军民是全人类的英雄。  qOO2@c  
[attachment=65101] K@u\^6419  
2 dLQV>oF  
dx{ZG'@aH  
    然而,HBO的这部剧里,这些英雄的光彩都被掩盖了。  S^;D\6(r  
:=u Ku'~  
    欺上瞒下的苏联官僚,电视剧里忠实还原了,当然,为了怕观众不知道这些官员有多坏,HBO还给他们加了不少生硬的官话。 S<"T:Y &  
[attachment=65102] Y@'ug N|[C  
A<esMDX  
然而,莫名其妙的是,主动参加救援的苏联空军,在剧里变成了不懂真相的可怜虫。 KTX;x2r  
lI HSy  
救援过程中的飞行员又蠢又飘,上来就因为不听警告,坠毁了其中一架直升机。 ]i\C4*  
[attachment=65104] Y <;A989D  
>q0c!,Ay  
可在历史上,那架坠毁的直升机,是因为飞机反复进入核辐射区出现故障,加上飞行员体力透支造成的,跟电视剧里的骚操作完全相反,时间也不对 9l9h*P gt  
).HYW _Yih  
    况且,指挥行动的安托什金老爷子现在还活着,真不知道他看了这部剧,会不会开着飞机来逼导演谢罪。 JR='c)6:  
苏联共有数万名矿工顶着生命危险去核反应堆下面挖地道。但在HBO的剧里,这些工人被塑造成了一群莽夫。 |7XV! D!\g  
ajFSbi)l  
    在召集工人时,编剧故意安排了一场“冲突”:官员和带着枪的士兵,想软硬兼施地骗工人去送死,但工人不吃这套,马上针锋相对怼回去。 >, 22@4  
S~auwY,<  
为了突出工人莽撞,导演让他们因为太热,就脱光了衣服在辐射里工作。 umV5Y`  
但是这两个桥段,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S'"(zc3 =  
cl s-x@ Kd  
    根据美国学者威廉·波特和露西·肯纳的考证,救援军人大多是专业的防化兵,工人也受过专业培训。而且,他们自始至终,都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危险。 7XLz Ewa  
L7i^?40  
    毕竟,美苏之间有长达40年的核对峙,老百姓就是受教育程度再低,也知道切尔诺贝利发生了什么。 5yO %|)  
?0HPd5=<v  
知道危险的矿工们当然不可能光着身子干活,他们一直都有最专业的设备。 e >W}3H5w0  
这些矿工中有不少人,终身都受辐射带来的病痛折磨。但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们依然眼神坚定地说: _:|/4.]`_  
W#1t%hT$  
    “总得有人去做这件事,不是我们就是别人,我们尽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应不应该这样做,现在来评价都太晚了,我一点也不后悔。” ^DZ(T+q,  
HBO的编剧们在剧里说:“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只想知道,该责怪谁?” C"w>U   
他们想责怪谁呢?剧中到处都是答案:苏联体制有问题、苏联的官僚主义害死人,苏联的谎言比核辐射更危险。 /(-X[[V  
,<]X0;~oB  
    但是HBO没告诉你的是,说谎的苏联政府还有一批帮凶。 p:]kH  
}{<@wE%s  
    1986年8月底,国际原子能大会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英、美、法、苏等大国全都参与了。 lTOO`g  
会上,苏联代表团团长勒加索夫表示,切尔诺贝利危机扩散的辐射,可能造成欧洲4万人死亡。 6X{RcX]/  
ts rcX  
    苏联希望公布受灾范围,寻求国际援助。 m:@-]U@ 6  
但西方阵营集体表示,绝对不能让世界得知危机有多严重。 FL -yt  
因为这些参会国家,自己也是有核电的。 -s Iji)t  
@ m14x}H  
    苏联提议公开的时候,法国的卫生部长皮耶·佩伦坚决反对,因为法国科西嘉地区正在受灾范围内,而法国75%的电力都来自核电。 ye Q6\yi  
~$7fU  
    虽然核电是非常安全的,但法国无法承受民众恐慌带来的后果。 8':^tMd  
美国也类似,1979年,美国刚发生过“三里岛核事故”,国内反对核电的声音还没过去呢。 ptXCM[Z+  
,1+AfI  
于是,这群冷战中苏联的死敌,准备一起帮苏联圆谎。 F6 ?4E"d  
/lBx}o'  
    大会主席瑞典官员汉斯·布利克斯提议修改算法模型,把欧洲未来10年的潜在死亡人数从4万改成了4千,直接打了一折。 S`ms[^-q*  
美国把在广岛扔原子弹的数据给苏联参考,默许苏联把“人体安全辐射量”调高5倍,好让危害数字看着不那么刺眼。 595P04  
#SiOx/  
    在欺骗民众上,这些政府都是一丘之貉。 L$*sv.  
KrNu7/H  
    法国对自己的民众信誓旦旦地说,风向没有朝着科西嘉地区来,核辐射影响不到他们。 )sg@HFhY'  
$7%e|0jC  
    可是,根据卫星图,科西嘉就在辐射区域内。20年后的2005年,法国科西嘉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突然上升,跟切尔诺贝利的情况一模一样。 ;<qv-$P  
因为欧美的帮助,在切尔诺贝利事件过去5年内,全世界几乎没有关于切尔诺贝利的纪录片。 xf/SUO F  
}Xv2I$J  
    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于是,关于切尔诺贝利的各种调查和纪录片,都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PS ,@ \  
+/,J$(  
    一群和苏联一样的帮凶们,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死去的主犯身上,只字不提自己犯下的罪过。 )LESdX  
IN2FO/Y@  
    不仅如此,他们还反复强调,切尔诺贝利的问题是体制问题,只会出现在苏联这样的集权国家。 !o A,^4(  
afEhC0j  
    反正苏联已经凉透了,难道它还能诈尸不成? P)h e3  
{MK.jw9/  
    HBO的编剧很聪明,他们并没有完全说假话,他们只不过隐瞒了一部分事实,小幅度修改了一部分事实,然后偷换了一些事实的时间顺序。 tjw4.L<r  
 )L}6to  
    但是这就足够了,在观众眼里,这件事离历史真相早已经谬以千里。 c=]z%+,b]  
&_cMbFLBP  
    ​ 6BT o%  
Ys|n9pW  
    3 (dl7+  
Ms8& $  
    很多人都看过一本叫做《1984》的小说,这是乔治·奥威尔在1949年写的幻想小说,他想象了极权统治下英国的怪诞生活。 a!ao{8#  
在后来的美国《时代》杂志评选数十年间的最佳小说时,这本书也榜上有名。 *,Bo $:(n  
x O`#a=  
    欧美各大媒体介绍这本书时,都会说“这是一部揭露社会主义黑暗面的佳作”。 jcNY W_G  
  时至今日,一说这本小说,大家都会以为这本书是描写苏联的,书里面“老大哥正在看着你”、“战争即和平”这样的梗,都被认为是苏联为代表的集权国家的真实写照。 Ik_u34U  
 'Q\I@s }  
  但是他们在介绍这位作者的生平经历时,总是显得含糊其辞。 P~Cx#`#(V  
rOC2 S(m  
    他们不会告诉民众的是,乔治·奥威尔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本《1984》讽刺的是资本主义。 Q)}_S@v|%  
 f,utA3[  
    1921年,乔治·奥威尔从名校毕业,他被派去缅甸殖民地当警察。在当地,他亲眼目睹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残酷镇压。 9Yg=4>#$  
"W:#4@ F  
    出身贫寒的奥威尔,对当地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很想帮助他们。 <4!SQgL  
S i[:l  
    1936年,为了抵抗西班牙独裁政权,奥威尔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加入西班牙国际纵队,和共产国际的战士们并肩作战。 e)I-|Q4^%  
A*)G . o:  
受重伤回国后,奥威尔在英国BBC找了份工作。就在BBC这里,他亲眼目睹了主编是怎么篡改新闻、扭曲真相、误导民众的。 ]mEY/)~7  
出于对这些现象的不满,奥威尔以英国为原型创作了《1984》。 go^?F- dZ  
Vo*38c2  
    因为和共产党关系密切,奥威尔被军情五处监视、迫害了20年。 5v:c@n  
f=%k9Y*)  
    但是,在奥威尔死后,经过无数媒体的引导和宣传,这本讽刺英国的作品,硬是被说成了“反苏反共大作”。 Lw EI   
V@6,\1#`|  
    监视民众控制舆论,莫名其妙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标签。 7Ddo ^Gtx  
图:世界上最庞大的监控计划,却是美国的棱镜计划 WZkAlg7Z  
8. 9TWsZ  
    法国公布过一则民意测验,问题是“你认为二战中击败纳粹德国,哪个国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w-9FF%@<  
在1945年战争刚结束时,57%的人都认为苏联是欧洲的解放者。 9/N=7<$  
=<nx [J  
    可是,等到1994年,认为起决定性作用是美国的比例,达到了49%,认为是苏联的只有25%。 }F'B!8n  
w#EP`aM2$=  
    到了2004年,认为是美国的人比例高达58%,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苏联只有20%,已经快跟被德军追着打的英国差不多了。 A|!u`^p  
dq$H^BB+>  
    这几年,英国又拍了几部反映自家二战的片子,估计再过几年,说不定大家就会误以为,英国对二战的贡献比苏联还大。 s>8;At-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简单。 oZ% rzLH  
iXl6XwWT%8  
    在网上搜“二战电影”,美国拍的共有392部,117部的豆瓣分在7.5以上。 CT1)tRN  
而在卫国战争里艰苦抗敌,从莫斯科一路打到德国易北河,率先攻进柏林,把国旗插上国会大厦的苏联红军,他们的电影连个分类都没有。 uh`W} n  
L[4Su;D  
搜索结果里,唯一关于苏军的著名二战电影,还是美国人拍的《兵临城下》。 \bJ,8J1C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8sm8L\-  
#sLyU4QV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没空去看枯燥乏味的史料,更喜欢娱乐化的电影和小说,这是人之常情。 24u;'i-y5  
~s_n\r&23  
    在长期的影视作品的影响下,我们对一件事的态度和印象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些作品一点点引导,一点点歪曲,最后甚至跟事实南辕北辙。 @SH%l]  
qF9z@a  
    没有自己的电影进行宣传,那就永远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cm*_26;I  
JVO,@~~  
    要是哪天中国的影视站起来了,二战转折点变成李云龙打平安县城都有可能。 . e' vc  
图:网友们调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以后说不定会变成真的 L~nVoKY*V  
{<XPE:1>Y  
    《切尔诺贝利》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倒下了,这个国家的平民英雄,也会被敌人诋毁成没有脑子的莽夫,被忽悠着去送死的可怜虫。 =b+W*vUAw  
]F:5-[V#  
    正如有首诗所写的那样:“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
[ 此帖被Isaac1996在2019-06-18 21:30重新编辑 ]
The Wound is Where The Light Enters
顶端 Posted: 2019-06-18 21:16 | [楼 主]
红新月人民党
苏共中央委员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总司令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红旗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苏联武装力量空军元帅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9697
爱心: 2391 点
金钱: 4757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374(小时)
注册时间:2013-08-10
最后登录:2024-04-23

 

西方剧都这样。不黑苏联、不黑社会主义是不行的


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 斯大林

共产主义我信仰,帝国主义滚一旁;列宁主义是杆枪,人人都要握紧它!
顶端 Posted: 2019-06-27 16:54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5115(s) query 8, Time now is:04-24 14:13,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