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工人国家、热月和波拿巴主义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镰锤星
共产主义理论研究版版主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5
发帖: 2208
爱心: 1269 点
金钱: 22493 卢布
好评度: 3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1424(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9
最后登录:2017-01-20

 工人国家、热月和波拿巴主义

0
列夫·托洛茨基 MXAEX2xmme  
]Nk!4"  
(历史—理论证明) =F%RLpNU4  
17UK1Jx,  
  苏联当权派的外交(主要的官方渠道和辅助性的共产国际渠道)完成了新转折:靠拢国联、推行“维持现状”路线、与改良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阵营结盟。内政也有相似转向:重视市场和农村“富裕社员”,再度迫害反对派、半反对派和多少有些批评倾向的党员。为了让斯大林放手推行右倾路线,党内大搞新清洗。本质上讲,“新路线”在走熟悉亲切的老路(依靠富农、国民党盟友和英俄委员会)。与昔日相比,“新右转”涉面更广而周围环境恶劣十倍。莫斯科向何处去?“热月”一词重新挂在许多人的嘴边。唉,使用过多让“热月”一词精度已失,既难概括官僚阶层的当前阶段,也无法体现当权派酝酿的政经新难。看来先得澄清名词的含义。 ;\)=f6N  
3=4SGt5m  
关于“热月”的昔日论战 %I4zQiJ%  
{0jIY  
  “热月”的问题与左翼反对派的历史密不可分。已难查清是谁在昔日论战中先以“热月”进行历史比较。一九二六年,党内各方反对派立场大致如下:“民主集中制”派断言“热月已成事实!”;左翼反对派坚决驳斥类似看法。分歧导致了分裂。谁是正确的一方?回答这个疑问得先澄清两方各自理解的“热月”内涵:历史类比可以提供多种推敲,更别说名词滥用现象了。 <ZPZk'53<f  
  已故弗·斯米尔诺夫——旧式布尔什维主义的一位高贵代表——提出以下论点:工业化的延误、富农和新有产者的繁衍、有产阶级和官僚阶层的勾搭成奸、党的蜕变等趋势已万分严重;只有新的革命才能重返社会主义轨道;无产者已经丧失权力;粉碎左翼反对派后,官僚阶层体现着再生资产阶级的利益。十月革命的基本社会成就已被清除。这就是“民主集中制”派的总立场。 L0h G  
  左翼反对派批驳道:双重政权的因素确有露头,但必须有反革命政变的手段,“因素”才能变为有产阶级统治。当权派与有产阶级你来我往,却仍保留着通往工人阶级的社会根基。打压党内正统时,干部们拖着粗重的有产尾巴;明天这根尾巴会把自己的脑袋——执政集团——抽开花。当权者难逃新分裂。反革命的火焰一蹿上梁,中派官僚的核心会靠拢工人打击复兴中的农村资产阶级。尘埃未定,别急着埋葬十月革命。清洗正统派减轻了政治反革命的难度,但攻坚战还在前头。 J0<p4%Cf  
  最新事变的启示下,复述一九二六—一九二七年间的论战内容足以揭示左翼反对派立场的正确性。一九二七年富农拒售聚敛的大量粮食,给官僚当头一棒。一九二八年当权集团公开分裂:党内右翼主张继续向富农示好;中间派曾与布哈林之流联手驱赶革命干部,如今却借用被它和右翼连手粉碎的左翼反对派纲领,在工人支持下打垮右翼,并走向工业化和集体化。以无数本可避免的社会苦难为代价,十月革命的主要成果得以幸存。 "4}wnu6/  
  实践验证了我们的预测(准确地说是预测的“乐观方案”)。争议皆已多余。生产力发展没跑向恢复私有产权的凶途,而选择了社会化基础的有计划领导。只有政治盲人才看不见该事实的世界性意义。 \x\.  
l`n5~Fs  
“热月反革命”的真实含义 :pKG\A  
uOk%AL>  
  目前来看,可以——也应该——指出一点:与热月先例的政治比较使问题晦暗不明。一七九四年的热月政变使战胜王权的“国民”发生内部权力再分配,国民公会当权派有所变化。它是一场反革命吗?这取决于我们给具体事变的“反革命”定义赋予多少内涵。一七八九—一七九三年间的法兰西社会转折具有资产阶级特征,转折的本质可概括如下:“自由”的资产阶级产权代替封建所有制。那场革命引申的“反革命”当指封建所有制的重建,但热月政变并未侵犯财产领域的既得成果。罗伯斯庇尔想靠作坊主阶层;督政府依靠中等资本;波拿巴与银行结盟。上述变化带有政治和社会双重含义,但局限于有产主流社会和国家的内部框架。 Aa(<L$e!`  
  何谓热月?它是革命后的逆流,是革命社会基石上的反动。波拿巴的雾月政变也有相似意义,代表了“返潮”的第二阶段。但两者都不等于旧的所有制或统治阶层的复辟,而意味着“第三等级”各集团分配新体制红利的过程。资产阶级——直接、间接或通过波拿巴等人代理——全面攫取了产业和权力,并未侵犯革命的社会成果;相反,资产阶级极力巩固、梳理和稳定了有关成就。拿破仑既防范城市“老粗”也狠揍落魄封建主,捍卫了资产阶级和农民的产业。封建欧洲对“革命化身”拿破仑的憎恨,远非全无逻辑。 Bmr<O !  
|DG@ht  
苏联性质的马克思主义评价 +QqH}= M  
&,W$-[  
  今日苏联,与一九一七年列宁描述的苏维埃共和国(没有职业官员和常备军;公职人员的随时撤换制、群众“撕破脸皮”的积极监督)确实相去甚远。官僚阶层的专制统治和斯大林的“第一执政”身份均已确立。结论是什么?有人会说:无产阶级革命催生的现实苏联不合预设的理想标准,对此我不予理睬。“不跟你玩了”之类的清高自赏,是和平主义、民主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和其它小资产阶级极左知识界的通病。其他人会说:既然苏联生于无产阶级革命,对它的任何批评都是渎神和反革命。虚伪言辞身后,常隐藏着——同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或某些工会官员集团的物欲动机。只要个人条件有所变化,以上两种类型——自大狂和伪君子——极易互换。让我们绕过这帮恶心的东西! DR+,Y2!_GT  
  马克思主义者会说:今日苏联显然不符合苏维埃国家的预设标准。我们将系统考察当初制订纲领标准的疏漏;我们将考察哪些社会因素歪曲了工人国家,并再次检查政治扭曲是否已影响了经济基础,即是否保存了革命的基本社会成果;要是成果尚存,它会向何处转化;我们将考察国内外哪些因素能加强苏联建设的进步倾向并取得对复辟逆流的优势。马克思主义观察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提供万能钥匙(惰性思维的最爱),却可预防自大狂或伪善的政治病,并开启可能积极影响苏联命运的大门。 /r$&]C:Fi  
  一九二六年“民主集中制”派宣布工人国家已被消灭,摆明是给活着的革命穿寿衣;左翼反对派制定出苏联制度的改良纲领作为回答。当权派粉碎党内抗议以捍卫巩固自身特权。死抓自身利益之余,它被迫借鉴左翼反对派纲领的某些段落以拯救苏维埃国家的社会基础。无比宝贵的一课!它告诉我们,特定的历史条件——农民的落后,工人的疲惫,西方无产阶级决定性支持的缺席——书写了革命进行曲的“第二章”:保守国家官僚打压放逐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先锋的章节。但它也告诉我们,正确的路线能使马克思主义组织真正影响实践的发展,即便“第二章”的胜利者仍在压迫“第一章”的革命者。 ML!9:vz  
  肤浅的唯心主义思维模式,依赖铁定的纲领准则,把纸面的标准照搬到活的发展进程,容易从热情的笑脸转为悲叹的苦相。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教导我们从发展和内部斗争的角度审视任何存在,使思维与实践得到必要的稳固。 +$beo2x6  
U1m\\<,  
无产阶级专政与官僚独裁 r:.uBc&_  
^o<[. )  
  在以往研究中,我们确认了一个事实:尽管生产资料国有化造就了非凡的经济跃进,苏联社会仍然充分保留着过渡与矛盾的特征,以劳动者的处境、生存条件的不平等与官僚特权的程度而言,这个社会距离资本主义远较未来的共产主义更近。 o$bUY7_  
  我们同时确认了另一个事实:尽管存在巨大的官僚蜕变,苏维埃国家仍是工人阶级的历史工具。它确保了生产资料国有基础上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就为劳动者的真正解放——通过清除独断官僚和社会不平等——准备了条件。 sB*o)8  
  谁未曾严肃思考并接受以上基本点,等于从未研究一九二三年起左翼反对派关于苏联问题的文件,等于丧失把握任何新事件的思想主线,等于把马列分析换成气咻咻的怨言。 99ASIC!  
  苏维埃(确切地说是反苏维埃)官僚制度是社会矛盾的产物:城乡矛盾和工农矛盾(这两种矛盾并不自动重叠)、州和民族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农民内部矛盾、无产者内部矛盾、消费者内部矛盾;最后,存在苏维埃国家和资本主义围困的矛盾。把上述七缠八绕的矛盾折成“银两”单位,经济矛盾也就极为外露。 9k2,3It  
  调节矛盾的官僚阶层乘机盘踞于劳动群众之上。利用调节功能,它巩固了自身统治地位。既然不受监督,它便任意行使领导权,积累了新矛盾。利用丛生的矛盾,它建立了官僚绝对主义体制。 x6yW:tUG5  
  高层内讧导致了“中央骑士团”的淘汰现象。“骑士团”的纪律需求,催生了一元化领导和崇拜完美领袖的文化。类似秩序笼罩着企业、集体农庄、高校和整个国家:亲兵护卫领袖,大家紧随其后。以个人而论,斯大林从未成为——也无法成为——人民领袖:他是各类“领导”的主子及其登基加冕的个性化代表。 Uxl(96  
  经济任务越复杂、居民要求越高,官僚制度与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官僚们越粗野地捍卫自家地盘,就越无耻地动用欺诈、收买和暴力。 R ZcH+?7  
  增长着的经济文化与不断恶化的政治制度共存。这个惊人现象说明——也只能说明——压迫、镇压和刑侦主要用来保卫政权机器和官员特权而非苏维埃国家。越拼死捍卫官僚专制,就越需要以无数借口、歪曲和污蔑粉饰现实。 Z(!pYhLq  
  能否称这个国家为工人国家?道德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和“革命处女”狂怒抗议,审慎者异议道:“或许它还算工人国家,但无产阶级专政已荡然无存。退化的工人国家处于官僚专政之下。” $-pbw@7  
  我认为无需再次深论上述质问。左翼反对派的正式文件已解释明白。尚未出现对相关重要结论的实质性反驳、修正或补充。 ] V G?+  
  只谈一件事:能否把官僚阶层的事实独裁称为无产阶级专政? c]m! G'L_/  
  让我们首先摆脱术语困境。“专政”一词既有较窄的政治意义,也可以表达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我们谈论“墨索里尼的专政”,同时定义法西斯主义“仅是金融资本的专政工具”。哪个说法对呢?从不同层面上讲,都对。毋庸置疑,执行权力由墨索里尼抓在手中;同样毋庸质疑,官府活动的全部内涵以金融资本的利益为坐标。阶级的社会统治(“专政”)具有极为不同的形式。从中世纪到今天,资产阶级的全部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4Z%Y"PL(K  
  苏联的建设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可以令我们把上述社会学法律——完成必要订正后——用于无产阶级专政领域。夺取政权、工人国家逐渐消融于社会主义无阶级社会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统治的形式和手段可能差别极大,这取决于阶级斗争的内外形势。 a>Re^GT+z  
  斯大林中央的领导简直无法让人想起初期的工人政权。然而,一种体制并非立即取代另一种体制,而是以几种手法完成,免不了——专断官僚打击工人先锋的——几场小型内战。从历史总结角度看,苏维埃民主被积聚难解的社会矛盾炸成齑粉。利用既有矛盾,官僚们剥夺了各群众组织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大可谈论“官僚专政”乃至斯大林的个人专政。这一篡权行为的发生和稳固,仅因官僚专断的社会内涵受工人革命奠定的生产关系制约。在这个意义上,大可断言官僚专断的外表下,无产阶级专政得到歪曲但确实的表达。 3B18dv,V  
z& 'f/w8  
必须重新审视与修正历史类比 2>y:N.  
wa3F  
  在俄国和国际的左翼反对派内部论战中认为苏联“热月”的矛头指向工人国家的社会(变革)基础【注:流亡孟什维克也在谈热月蜕变。但语意所指难以理解。他们曾反对无产者夺取政权。他们现在也认为苏维埃国家并非无产阶级国家(什么国家?说不清楚)。过去他们要求俄国重返资本主义,如今要求“民主”。既然孟什维克自己不是热月趋势的代表,那“热月”到底是什么?显然,政治骂战的文腔而已。】,可以有保留地理解为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第一阶段。尽管旧论战的本质结论未损,但历史类比终归带有保留性和非现实性的特征。近年来,这一保留性越来越妨碍我们对苏联最新发展阶段的分析。仅举一例:我们常谈官僚阶层的“波拿巴专政”,但“原装”波拿巴体制是热月后的产物。处于历史类比的框架中,难免问一句:苏式“热月”尚未登场,波拿巴主义从何而来?不必改变旧的本质评价,但应大幅更改看待历史类比的角度,以便更近地观察某些旧事实并更好地理解某些新现象。 Z$2L~j"=!  
  一七九四年政变没有清除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成就,仅把权力转给雅各宾党的温和保守派(亦即富裕有产阶层)。必须承认,早已右倾的苏联政权颇似当年的“热月”群僚,只是蜕变的速度更慢更隐蔽。与巴黎先辈的临时操刀相比,莫斯科变质官僚的谋划更系统更充分;正因此,它迫害党内正统的初始行动保持了外表上的克制。 F,Fo}YQX  
  无产者比资产者更一元化,但仍包含多个阶层。夺取政权后,职业官员和相连的工人贵族群体开始成形,清晰暴露出工人阶级的内部差异。对左翼反对派的镇压,最直接地意味着政权由革命先锋手里转入较保守的官僚阶层和上层工人手里。一九二四年——苏联热月的起点。 L~0& Q  
  当然,我们谈的并非历史现象的重叠,而是类比。由于社会结构和所处时代的差异,历史的近似程度毕竟有限。但上述类比既不肤浅也不偶然:它由革命—反革命时期阶级搏斗的极度紧张所决定。两场事件中,官僚阶层都在确保了新制度胜利的贫民民主的背上升了起来。雅各宾俱乐部渐无生气。一七九三年的革命者或战死、或变身大使和将军、或上断头台、或转入地下。某些雅各宾党人成功转型为拿破仑帝国的要员,同殿为臣的包括日益增加的旧党派投机家、老贵族和粗鄙的逐利者。俄国呢?从苏维埃和党内俱乐部的沸腾生活到通盘依赖“敬爱领袖”的书记领导制,完成了权力重心的过渡。该过渡于一百三四十年后再现了法国革命后期的蜕变图,但舞台更宏大,形势更成熟。 {/UhUG  
  当年“热月”格局与波拿巴专政的长期稳定,全赖挣脱封建桎梏的生产力全速跃进。幸运的冒险家、亡命徒和官场中人的亲眷盟友发了财。失望的群众陷于麻木。 :k"rhI  
  在俄国,一九二三年起步的国有化生产力崛起令当权派甚感意外,也为后者统治的稳定提供了经济前提。工业复苏为干练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技术专家施展拳脚提供了空间,其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迅速改观。出现了一个与执政高层紧密相连的广泛特权阶层。劳动群众要么企盼“明天会更好”,要么充满绝望。 V,4.$<e  
  把十八世纪末的法国事变硬套到十月革命的各阶段不免迂腐。但一个事实相当抢眼:当今苏联制度酷似“第一执政”体制,而且是帝制前夕。斯大林缺少军功可以荣耀,营造的制度性谄媚却压过拿破仑一头。只有窒息了党、苏维埃和作为整体的工人阶级后,他才得到如此权力。新生专断官僚阶层依附于一国范围的革命胜利成果,却毫不交汇进行中的国际革命。从生活方式、利益和心理来说,当今莫斯科要人与布尔什维克间的区别不亚于拿破仑的省长将军与雅各宾党人间的区别。 ua& @GXvZ  
ILG?r9 x  
热月分子向波拿巴主义者的转变 LDX*<(  
Kmry=`=A  
  苏联驻英大使麦斯基不久前会见英国工会代表团并向后者宣讲了官方迫害“反革命”季诺维也夫分子的正义性与必要性。类似的戏剧片段成千上万,任何一个都能立刻把我们引向问题的核心。我们对“季派分子”的本质心中有数:不管有多少错误和动摇,他们毕竟是典型的“职业革命者”。世界工运问题与其血肉相连。麦斯基是谁?右翼孟什维克。一九一八年脱离孟什维克跑到乌拉尔,荣任白军政府(高尔察克派)部长。高尔察克垮了,麦斯基投了苏维埃。列宁和我带着极大的不信任乃至轻蔑看待这号人物。今天,麦斯基大使跳脚街骂“托—季反革命”妄图召唤洋鬼子复辟资本主义,那个“托—季反革命”粉碎过、麦斯基大使捍卫过的资本主义。 O2#S: ~h  
  现任驻美大使阿·特罗扬诺夫斯基年轻时跟过列宁,后脱党。欧战时以热血爱国著称,一九一七年加入孟什维克。十月革命前后是孟什维克中央委员,与工人政权进行了数年地下斗争。左翼反对派失败后入党做官,纵横外交界。现任驻法大使波丹金在十月革命期间是主流历史学教授,国内战争后靠拢我党。前驻德大使金丘克在十月起义后曾和右翼社会革命党人格里宁科(现任财政人员委员)加盟“拯救祖国与革命委员会”,顽固对抗工人政权。接任金丘克大使职务的苏里茨是孟什维克大佬齐赫泽的政治秘书,国内战争后靠拢我党。当今苏俄外交界红人出身大都类此。值得注意的是,数起叛逃后,政治可靠是挑选外派者的首要标准。 C-#.RI7  
  不久前,国际传媒对苏联采金业巨大成就的报道提及其组织者,谢列布洛夫斯基。与亲苏同道展开吹拍竞赛的《Temps》(苏共的海外“喉舌”)郑重说明谢列布洛夫斯基一九○三年即是列宁的“老近卫军”。其新党证的确如此填写。事实呢?他先以孟什维克学生的身份参加一九○五年革命,后脱党“拼前程”。二月革命前,他是两家国有军工厂的经理兼企业家协会会员,与冶金工会殊死搏斗。一九一七年五月他骂列宁是“德国奸细”!十月革命胜利后,我曾安排谢列布洛夫斯基与其他非党专家出山负责技术工作。列宁在政治上对他不信任,我不太信任。如今他是苏共中央委员。 r\mPIr|  
  中央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刊登了谢列布洛夫斯基的文章《论苏联采金业》。 翻开第一页:“党和全体工人阶级的敬爱领袖斯大林同志”;三行以下:“斯大林同志在与美国记者的谈话中指出”;再过五行:“斯大林同志简练准确的回答”;本页结尾:“这就是斯大林式的采金精神”。第二页:“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四行以下:“回答他们(布尔什维克)的报告时,斯大林同志写道:祝你们成功”;同页:“斯大林同志鼓舞人心的指示”;下一行:“斯大林同志为首的党”;两行以下:“我们党和(!!)斯大林同志的指示”。再看文末:半页塞满“党和工人阶级的天才领袖斯大林同志”、“敬爱领袖斯大林同志的话”等等等等。 W%8+t)  
  讽刺剧的精彩效果尽现于奴性洪流!“敬爱领袖”似乎无需一篇谈论采金而非祝寿的专文每页五次表忠心。另一方面,作者的媚功绝技显示出自己不可能具有任何革命气质。与工人为敌的沙俄工厂经理、资产阶级分子和爱国者,今日的体制台柱、中央委员和百分之百的斯大林门徒! C6k4g75U2  
  再举一例。扎斯拉夫斯基(《真理报》的台柱)今年一月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反动作品”一样禁止出版。扎斯拉夫斯基是什么东西?遥远的过去——右翼“崩得”,后混迹于资产阶级传媒。一九一七年赤膊上阵,向“卖国特务”列宁和托洛茨基泼了无数盆狗血。同年列宁的文章中可见不断重复的词句“扎斯拉夫斯基及其同类恶棍”。扎斯拉夫斯基以有产阶级职业造谣家的身份进了党史。国内战争时藏身基辅靠当白军杂志记者谋生。一九二三年转向苏维埃。今天,他捍卫总路线免遭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反动血手戕害”!这号人挤满了官方报刊包括国外亲苏舆论阵地。 [yd6gH  
  布尔什维主义老班底荡然无存。革命者被腰杆灵活的官员取代。马克思主义被恐惧、阴谋和奉承取代。列宁时代的政治局委员现仍在任的只有斯大林一人:两人靠边站并遭中伤(李可夫和托姆茨基);两人入狱(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一人流放和开除国籍(托洛茨基)。按照列宁夫人的说法,死亡使列宁免受监牢之灾。来不及给他上枷,败类们把列宁锁进水晶棺。执政大厦的材料尽已败坏。波拿巴主义者取代了雅各宾党人和热月分子:斯大林分子取代了布尔什维克。 }$)&{d G  
  对远非无私的庞大官员群体——形形色色的谢列布洛夫斯基、扎斯拉夫斯基和麦斯基——来说,斯大林是最高仲裁、福祉之源和免遭底层侵害的守护神。 i!~>\r\6\  
  与之相应,官僚阶层不时向“守护神”提供确认合法性的机会:(全民或全党)“公决”。党代会与苏维埃大会只有一条组织标准:赞成或反对斯大林。谁反对?惟有“反革命”及其同伙。是为今日政权的运作动力学——波拿巴专政的动力学。 ,Aa|Bd]b  
Ggd lVi 2  
有产阶级国家与工人国家的角色差异 _nX%#/{  
^8742.  
  历史对比的目的是以史为鉴。但类比要具体:必须注意相似特征之外的差异。法俄革命都终结了封建主义和农奴制度。但前者的急进派仅曾徒劳地试图冲破有产阶级社会的极限;后者则推倒了有产阶级统治并建起工人国家。以上基本的阶级差异,确立了历史类比的物质极限,也对现实预测具有决定性意义。 h(:<(o@<  
  深刻的民主革命摧毁了农奴制度,给农民以土地。封建反革命已不可能。王室大可复辟并用中世纪的幽灵围住自己,但无力恢复封建经济基础。资产阶级关系一朝得以解放,便自动向前涌动。外力无法阻挡它们:造出掘墓人后,资本主义在为自己挖坟。 <?|6*2_=  
  社会主义关系的发展截然不同。工人革命不仅打碎资本主义私有制以解放生产力,还把后者交给新国家——革命的产物——直接管理。革命后,资产阶级国家满足于警察角色并让市场遵循自身规律,工人国家却成为经济的主人和组织者。政治制度的更迭仅对市场经济起到间接和表面的影响。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政府取代工人政府却必将导致计划经济根基消解以及重建私有制。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建设并非自动而是有意识进行的。社会主义过渡与工人政权不可分离,该政权要么真诚建设社会主义,要么依附于社会主义建设。仅在高级发展阶段(工人国家的生产力远超资产阶级世界、人类与个人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国家融于社会中),方可确立不动摇的社会主义特征。这暂且还是未来。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与工人国家生死与共。深入思考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与社会主义(“计划的”)经济形成规律的深刻区别,方能理解何处是与法国革命对比中不应逾越的政治极限。 P>htQ  
  一九一七年十月结束了民主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俄国的土地—民主变革回头:此处与法国革命的类比既合理又重叠。但集体农庄制度仍受旧关系打击,生产资料国有制亦此。政治反革命即便返回沙皇时代也不会原样重建地主所有制土地关系;但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联盟一恢复执政就会扼杀社会主义建设。 %-^}45](q  
G,DOBA  
“官僚中派立场”向波拿巴主义的转化 wc[c N+p  
cF.mb*$K  
  法俄革命的主要差别(包括“花落各家”的反革命阶段的差别),对理解苏联现体制的本质——由诸多反动政治演进构成——颇为紧要。农民起义的革命后果和趁势而起的资产阶级与拿破仑制度友好共处,也在路易十八复辟后坚守阵地。斯大林的专权制度却使工人革命遭到致命威胁:继续右转会要后者的命。从成分到精神均已小资产阶级化的苏联官僚阶层极力自吹而内心唾弃“布尔什维主义传统”;其使命是和稀泥:调节工农矛盾和工人国家与世界帝国主义间的矛盾。此即“官僚中派立场”的社会基础和当权派权变、力量、弱点与对世界工运毁灭性影响的社会基础【注:布兰德尔分子(包括社会主义工党领袖们)至今只看到共产国际政策的“极左”,否认(至今否认)官僚中派的概念。如今的“第四阶段”,当斯大林用共产国际的政治铁钩拖着西欧工运从主流改良主义向右转,显示出社工党领袖们政治哲学的极端机会主义。没有任何问题这帮人能思考到逻辑尽头。所以他们如此厌恶直面现实的做法,而这是各种科学分析与革命政治的最高原则。】。干部阶层越独立、权力越集中,“官僚中派立场”越趋于波拿巴主义。 @l,{x|00  
  波拿巴主义的定义太宽泛,必须具体。近几年我们用它称呼某些资产阶级政府:自封“全民团结”的救世主,它们利用工人阶级和法西斯阵营的殊死对立,依靠暴力机器逾越国会和代议民主的束缚。它是资本主义衰败时期的波拿巴主义。它极大地有别于上升时期血气方刚的波拿巴主义,后者虽是资产阶级革命原则的埋葬者,但也是英雄时代基本成就的守护人。话说回来,二者名字相同,因为特征相同:岁月无情,老人身上能窥见年少往事。 zA{8C];~  
  苏联的波拿巴制度,应与上升时期的类似资产阶级体制相比:与拿破仑的执政府和第一帝国相比,而非不成器的“第二帝国”,更别说施列赫尔和杜梅尔格。对比时,大可不必把斯大林的脑壳硬套进拿破仑的船形帽:社会条件需要时,波拿巴主义会绕着尺寸悬殊的轴心旋转。 wu^q`!ml  
  从我们感兴趣的角度看,澄清两种波拿巴主义——苏式与法式——社会基础的差别才是头等大事。清洗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则和政治机构以达成既得利益的整合,是为法式波拿巴主义。消灭工农革命的国际主义纲领、政治领导和工人民主机构以实现对既有社会变革成就的保守“梳理”,是为苏式波拿巴主义。延续热月政策的拿破仑既敲打复辟势力,也防范“老粗”和中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不满;他就这样把生于革命的新体制带来的好处归于上层资产阶级。苏共当权派保卫十月成就的手法,既击退封资反革命又迫害怒火难耐的工农。官僚集团粉碎了党内左翼(非特权工人进步合理历史利益的代表);借凶猛的工资分化制度建起新贵群体、特权和社会等级符号。时而靠上层痛殴下层,时而靠下层收拾上层,斯大林权力在握。这不是波拿巴制度还能是什么? BjD&> gO)  
  波拿巴主义本质上寿命难长: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均衡之球要么滚向一方要么滚向另一方。提醒读者,此处的历史类比尤需注意物质极限。拿破仑一世的倒台诚然影响了阶级关系,但法国保留了资本主义特征。苏式波拿巴主义的必然覆灭远不等同工人国家的幸存。社会主义经济无法离开工人政权。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何种政治制度取代既有体制。无产阶级革命先锋若能再将城乡劳动者召唤于本军旗下,将是复兴苏维埃的唯一力量。 @InJ_9E  
/?3:X *  
结论 m "]!I~jd  
q) _r3   
  以上分析结论如下: %]jQ48^R  
  一,俄国革命的“热月”转折已经完结。蜕化分子可以欢庆胜利——大致——十周年。 swZpWC  
  二,苏联现制度是“苏维埃”(或曰反苏维埃)波拿巴主义,它更接近拿破仑帝国而非执政府时代。 8tZ} ;="F  
  三,以自身社会变革基础和经济趋势而言,苏联仍是工人国家。 z>:U{!5k  
  四,波拿巴制度和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矛盾是国内危机的最大来源,也代表对工人国家生存的威胁。 3X'WR]  
  五,生产力水平较低和资本主义围困,使阶级和阶级矛盾——时缓时烈——在苏联仍将存在较长的不确定时期。该时期的结束,至少需要全球资本主义中心地带的无产阶级取得彻底的胜利。 c^-YcGwa  
  六,无产阶级专政仍是苏联经济文化沿社会主义轨迹前进的必要条件。专政的波拿巴蜕变直接威胁工人革命的全部社会成就。 o>u!CL<  
  七,国内进步青年中的个人恐怖倾向是波拿巴制度丧失(继续存活的)政治可能性并陷于生存内斗的一个痛苦的主要标志。 i_Ar<9a~  
  八,专制制度的必然覆灭导致工人民主的复兴需要一个前提:现制度的垮台是无产阶级先锋自觉行动的结果。否则,取代斯大林体制的可能是法西斯式的资本主义反革命制度。 9.8,q  
  九,无论打什么旗,个人恐怖的战术目前只会给无产者最凶恶的敌人提供方便。 9v?V  
  十,党的掘墓人斯大林应对国内进步青年中的个人恐怖倾向负全部政治与道德的责任。 IQ{?_'  
  十一,国内无产阶级先锋在与波拿巴主义的斗争中遭到削弱的主要原因是世界无产者的接连失败。 f'_ S1\  
  十二,世界无产者接连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共产国际——苏式波拿巴主义的盲目工具和境外改良主义官僚阶层的最好盟友和卫士——的可憎政策。 %|?1B$s0  
  十三,工人阶级的下一个重大成就取决于国际无产阶级先锋如何摆脱莫斯科及其雇佣狗腿——所谓“共产国际”——的灾难性影响。 8eww7k^R  
  十四,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拯救与第四国际的斗争目标完全一致。 SI_?~Pf3k  
d^SE)/j  
后记 TzY!D *%z  
DcU C,  
  论敌们或许会死抓住本文的“自我批评”不放。他们会说:你们改变了“热月”的评价,过去只谈“危险”,如今忽然确认它已完成。亲苏派大概还会添油加醋称“托派”变调是替西方军事干涉开路。布哈林派和极左集团将跟着鹦鹉学舌。其一向无力指出与“热月”历史类比错在哪儿,当我们自揭失误后,其补充是几声更欢实的叫喊。 u9}!Gq  
  上文已说明了该错误在苏联性质总评价所占位置。修正错误只是订正而非改换在一系列正式文件中表达的原则立场。重复一遍:“自我批评”不等于推翻苏联的阶级特征和官僚蜕化条件成因的分析。“自我批评”仅限于通过与法国革命各阶段的对比,对上述政治进程予以历史说明。更正重大局部错误不会动摇整体立场;相反,借助更现实准确的类比,让我们更具体准确地刷新了立场。补充一点:当前的官僚蜕变进程特别鲜明外露,减轻了揭示左翼反对派错误的难度。 z6Z='=pT  
  我们的流派从未自比圣人。斯大林主义教长们以神启名义恭迎预制真理,但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研究和辩论。我们在实践之光中检验自身思想结论、公开修正错误并继续前进。律己的诚实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是马列主义正统中的一部分。我们也要在该领域忠于诸位先师。
[ 此帖被绰茨基在2008-08-25 20:04重新编辑 ]
顶端 Posted: 2008-07-03 01: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共产主义理论研究

Total 0.012348(s) query 5, Time now is:05-06 05:11,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