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xf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主席团委员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第一副部长兼捷尔任斯基警卫团团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民德国家人民军中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1581
爱心: 381 点
金钱: 1581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121(小时)
注册时间:2009-05-01
最后登录:2024-04-30

 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0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在论及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失败原因时,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苏联东欧经济发展是失败的。例如,1998年11月出版的、似乎要在理论上攻克“所有制:中国改革开放大决战的最后堡垒”的《私有经济在中国》一书,在其第14页就写道:“根据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判断,对前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试验的定论是,它已经是一个失败”。但和其他类似观点一样,该书也是用文字下个“失败”的结论,却不拿较详实的数据来证明。因为数据将证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曾取得很大的成就。 #1B}-PGCm  
  苏联工业在二战前发展历程 \Vz,wy%-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从沙皇制度继承下来的是一个技术和能力都非常落后的工业。 3Qk/ Ll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俄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6%,俄国工业产量只是法国的1/2.5,英国的1/4.5,德国的1/5.9,美国的1/14。1913年人均工业产量,俄国分别为德国、英国的1/13和1/14,不到美国的1/21(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27页,《瓦尔加等论两个体系的和平经济竞赛》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第9页)。在机器制造工业方面,俄国落后的程度更大。俄国生产的机器只及德国的1/40,美国的1/33。列宁在1913年8月写道:“俄国依然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空前落后、贫穷和半野蛮的国家,它所装备的现代化生产工具比英国少3/4,比德国少4/5,比美国少9/10。”(《列宁全集》第19卷287页) {wHvE4F2  
  长时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及其后的外国武装干涉(其间英、法、美、日等外国军队和国内反革命武装曾占领了俄国绝大部分国土),使新生的苏俄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劣。1920年苏俄工业生产只是1913年的14%,煤产量是1913年的23.4%,铁矿石、生铁、原钢、水泥、硫酸产量分别只是1913年的1.6%、2.4%、4.6%、3.2%、9%(梁士琴科《苏联国民经济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77、92页)。机械工业产量是1913年的7%。就总的工业生产水平而言,俄国倒退了几十年:1920年煤炭产量为870万吨,相当于1898年的产量;生铁产量11.6万吨,比1862年还少一半;棉织品产量相当于1857年的水平……。 FN>L7 *,0  
  在1920年,苏俄工业产量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0.5%,而美国占47%,英国占14%,德国占9%,法国占5%,日本占2%。当时苏俄不但在工业产量上落后于美、英、德、法,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也超过了他,甚至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的钢铁、煤炭产量也超过他。列宁把当时的俄国比做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就是在这样极其复杂而艰苦的情况下开始建没社会主义的。 n 3h^VQ*]G  
  一个较短的时期过去了,苏联经济出现另一番景象。当资本主义经济被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所震撼时,在苏联,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由于有计划地发展工业,由于苏联人民的努力,苏联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发展。例如,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7.5倍(萨姆索诺夫《苏联简史》第二卷上册,三联书店第357页)。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11倍左右,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大国(《苏联简史》第二卷上册357页)。 {N "*olx  
  苏联工业高速发展原因之一,是在怎样实现苏联的工业化问题上,苏共中央应用马列主义的再生产理论来拟定工业化的方针。 {hM"TO7\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第二部类)两大部类,只有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才有可能实现扩大再生产。列宁进一步指出,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技术的进步,都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更迅速。所以,苏共中央决定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实现工业化。因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新技术设备装备包括农业和轻工业的整个国民经济,为生产力的提高,为人民福利不断提高和文化的发展,以便“彻底地永远地战胜饥荒和贫困”创造物质技术前提。当然,鉴于苏联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威胁之下,优先发展重工业,也是应对侵略的必然选择。 }a' cm!"  
  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发展速度。例如,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比1913年增长7.5倍左右,同期苏联机器制造工业增长了19倍。 Ca X^)  
  而苏联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一直是资产阶级学者和我国哈西方学者攻击的靶子,按照他们的说法,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妨碍了苏联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资产阶级否定不了苏联工业化成就,他们企图否定苏联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来否定苏联社会主义。 ]I8]mUiUH  
  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是不发展轻工业。恰恰相反,高速发展的重工业提供的新的技术设备对改造轻工业,使轻工业能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业消费品有了物质技术保证。因此,苏共15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苏联科学院经济所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3卷第285—286页三联书店1982年版,以下简称《经济史》)。 9QC<E|  
  提前一年完成的苏联1929~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中生产资料生产(即重工业生产)年均增长28.5%,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7%。这11.7%的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速度,比西方国家高得多。例如,即使在“繁荣”的20年代,1925—1929年间,美国的消费品生产年均增长只有1.4%,德国为3.1%,英国反而缩减1.9%(《经济史》第3卷第285页)。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的消费品生产又比1932年增长99%(《经济史》第4卷第25页),年均增长高达14.7%。 .(JE-upJ"  
  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3年各国工业消费品产量为100,1932年,苏联为187,英国为101.3,德国为79.4;1935年英国为111.9;1937年苏联为373(《经济史》第4卷609页,《英法美德日百年提要》第30、193页,统计出版社1958年版)。相对西方国家,苏联工业消费品生产以无与伦比的高速度发展。1938~1940年这战前三年,苏工业的消费品生产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B#QL M^  
  因此,苏联战前三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来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保证苏联消费品生产的高速增长。这三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工业消费品生产一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这是任何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没有能够做到的。 tg3zXJ4k_  
  随着苏联消费品生产高速度增长,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大多数消费品的配给制也就取消了。“1935年首先取消了面包和面粉、米的配给制,后来又取消了按定额发放的其它食品的配给制。1936年初,工业品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与1932年相比,苏联1937年通过零售商品流转渠道供应的重要日用工业品和食品增长情况如下:针织外衣增长2.86倍,针织内衣3.08倍,砂糖1.92倍,动物脂肪1.59倍 ,糖果点心0.81倍,灌肠和熏制食品3.90倍,靴子1.18倍,长、短裤子0.97倍,自行车3.2倍,留声机10.7倍,手表7.2倍。消费品的销售额有了很大的增长。(《经济史》第4卷第611页、第610页)。 H<$pHyxU  
  而在基本是同一时期的30年代危机时,约有1.2亿人口的美国,“1932年9月的《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近于人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美]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商务印书馆第59页)。几千万没有收入的美国人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危机期间,一方面是美国资本家通过对大量的农产品进行销毁,或任其在地里腐烂,来解决“供大于求”,以抑制农产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美国“富人脑满肠肥,大众饥肠辘辘。”美国垄断资本办的《幸福》杂志有所隐瞒,也不得不承认:“‘应该说有2500万人衣食不周,这才是美国经济状况比较准确的描写。’活活饿死的事例,《幸福》杂志、《旧金山纪事报》、《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和国会听证会都记载不少。”在全世界最富裕的美国,“千百万人只因象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光荣与梦想》第57、56页) x\6] ;SXX  
  这一切,不是发生在贫穷国家,不是发生在因为自然灾害而减产的年份。它发生在世界上最富裕的美国,它发生在牛奶太多而很多都倒掉;牲畜太多,很多被枪杀,让其腐烂在山沟里;谷物太多,很多就烧掉或让其腐烂在地里的这样年份里。千百万群众挨饿,是因为生产的粮食“太多”;千百万群众受冻,是因为开采的煤“太多”;劳动人民缺乏起码的生活用品,是因为他们生产的生活用品“太多”。美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L.杜蒙德在其所著的《现代美国》一书中也写道:“萧条期间,千百万人在食物异常充沛的当儿却濒于饥饿的边缘。这进一步证明了分配制度的不当已达到无可求药的地步。诺曼.托马斯说这是‘站在没膝的麦堆当中领配给面包的穷人队伍’。农业部长华莱士把这叫做‘在世界储有大量必需用品时出现的匮乏,真是可悲的荒唐现象’。”(《现代美国》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48页)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和有技术的知识分子的劳动创造的社会财富,不能为劳动人民所有,却被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攫取。它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和残忍性,也说明它所宣称的尊重人权的虚伪。 JV&Zwbu  
  正是目睹苏联的成就和资本主义的悲剧,美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向左转了。……威尔逊极力主张‘从共产党人手中把共产主义接过来’,随后又补充说,俄国是‘世界上道德的顶峰,那里一片光明,永存不灭。’威廉.艾伦.怀特把苏联称为‘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每日新书俱乐部选上《新俄罗斯简介》介绍给读者,书中把美国的混乱透顶和俄国的秩序井然作了对比。威尔.罗杰斯说‘那些瞧不上眼的俄国佬,……他们的办法真了不起啊。……国内人人有工做。想一想这多好。’埃尔默.戴维斯说,为利润而生产的制度已经失灵了。甚至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斯都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且写道:‘为了要革命,也许参加共产党是必要的。’斯图尔特.蔡斯在《新政》一书中问道:‘为什么只有俄国人能享受改造世界的乐趣呢?’”(《光荣与梦想》第79页)。 WejyYqr34-  
  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帕克也写道,“美国许多第一流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些是罗斯福的朋友和顾问,对于他们的私人企业经济感到失望,开始对苏联的实验发生兴趣,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十分热心:重实效的经济学家、工人领袖、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和工程师们,都称赞他们访问苏联时看到的东西。大经济衰退的时期出现了依靠施舍度日的穷人队伍和施汤棚,到处是一片艰难困苦的景象,从那时的美国来看,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并不象现在从丰裕的处境回顾时那样阴暗和令人生厌。但是,在有势力的保守阶级中,对于社会主义的敌意非常强烈”。(帕克《超级大国 美苏对比》第44页,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实际上,最重要的不是从30年代还是50或60年代看苏联,关键是,“对于社会主义的敌意非常强烈”的“有势力的保守阶级”──资产阶级对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的刻骨仇恨。他们出于其阶级利益,利用他们控制的传媒和组织对社会主义大加攻击,把社会主义“魔鬼化”。而有的人热衷于把这些将社会主义“魔鬼化”言论在我国大加散布,并极力发挥,以此当作时髦,全然不顾历史的真实。 $,.3&zsy  
  作为资产阶级学者,虽然帕克在许多问题上对苏联予以攻击,但他也还是承认,罗斯福在使美国走出30年代危机时,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方法。帕克写道:“苏联的全面计划经济”,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经济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田纳西流域的发展,在设计和执行上就是那时苏联正在进行的事情的缩影。”(《超级大国美苏对比》第43页)正是苏联经济在战前的成就,吸引着相当多的美国知识分子,并迫使危机中的美国政府借鉴苏联经济中的一些方法。 K[*h+YO  
We\KDU\n  
lQh~Q<[ge  
苏联经济在二战前的十多年一直高速发展。1941年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侵略,打断了苏联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在苏联工业最发达的西部地区,苏联军民同法西斯德国绝大部分战争力量(70%的陆军和55%的作战飞机)和众多仆从国军队进行了三年多的地面的和空中的战争(而在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余欧洲国家,除意大利外,没有一个国家在其领土上进行的大规模陆、空协同作战超过一年。而且意大利领土上的战争局限在落后的南部地区,工业发达的意大利北部未受到大规模战争的破坏)。三年多的毁灭性战争使苏联经济遭受空前严重的破坏。法西斯德国使苏联31850个工业企业、1710个城市、7万个村庄、600万以上建筑被战火毁坏,2500万人无家可归(《苏联国民经济史》第597页),2千多万苏联人在战争中丧失生命(这超过了其他欧洲国家在二战中死亡人口总和)。苏联遭受的直接物资损失按1940年价格计算约3500亿美元,占苏联当时全国社会财富的1╱3。战争使苏联工业产量比战前减少了许多,而美国工业比战前增长了约一倍。苏联工业对美国的差距又拉大了。 ;4l-M2  
  战后,苏联首先执行了恢复经济的1946~1950年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以二战前1938年各国的工业生产为100,到1950年,苏联工业为166%,美国为233%,日本为60%,英国为131%,法国为111%,西德为92%(《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97、99、100页计算)。战后头5年的高速发展,使苏联牢牢确立了他作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的地位。 KM5jl9Vv  
  在1950年以后,苏联工业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根据联合国统计局发表的世界工业指数,以1950年各国的工业生产为100,到1980年,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分别发展为:苏联1264,日本2600,意大利637,西德516,法国391,美国310,英国190(《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以下简称《1982》,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72、73页计算)。即1950~1980年,苏联工业增长远远高于除日本之外的所有西方发达国家。而如以战前为基数,1938~1980年,苏联工业增长比日本也快些。 <>VID E  
  苏联工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速度大大下降了,但是,苏联工业发展速度仍不亚于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如以1980年的工业生产为100,1989年苏联工业为136,日本也为142,西德为117,英国为119,法国和意大利同为113,美国为130(《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0》以下简称《1990》,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页) lx`q *&E  
  以前我们经常听到西方讲述苏联农业的“失败”。但数据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1951~1980年,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苏联为3.2%,美国2.0%,日本2.1%,西德2.0%,法国2.3%,英国2.4%,意大利2.2%(《1982》第161页)。苏联农业生产增长速度比几个西方大国都快。1950年,苏美谷物产量分别为0.79亿吨和1.4亿吨,苏联是美国的56%(《1982》第167页)。1989年,苏美谷物产量分别为2.03亿吨和2.84亿吨,苏联谷物产量为美国的71%(《1990》第67页)。 7:z>+AM[r  
  苏联农业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对农业来讲,苏联自然条件远不如美国。英国资产阶级学者帕克就曾写道:“美国除阿拉斯加外,全都位于北纬50度以南,所以它很少感到缺乏温暖和日照这一不利的因素,而另一方面,苏联广大地区却缺乏任何农业生产所需要的足够的温暖,而在那些照统计材料看来有足够温暖的地方,则因时常发生晚春和早秋的霜冻,实际上无法加以利用。”“决不应该忘记环境这个因素。苏联大部分的农田所处的纬度位置比美国要偏北许多,其中许多土地十分贫瘠,要是在美国,老早就被农民放弃了:‘现在耕种的许多土地都是同美国已经放弃的阿巴拉契亚山区或长期受风沙灾害的中部和西部大平原地带的农田一样贫瘠。’苏联农业最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能达到这么多的产量:‘当我们考虑苏联不利的自然环境时,我们可以知道苏联集体农庄并不完全象人们往往设想的那样缺乏效率。’”(《超级大国 美苏比较》第191、202页)  8>ESD}(  
  西方不仅指责苏联农业“失败”,对二战后的苏联,资产阶级学者仍然指责其轻工业失败,指责其“忽视人民生活”,延缓轻工业发展,从而使“人民日用品匮乏”,“卫星上了天,百姓却买不到足够鞋袜”,“人民在建设中得不到实惠”等。 >B`Cch/ 'U  
  但是根据统计资料,不管是工业发展速度,还是工业消费品生产发展速度方面,战后的苏联都高于除日本外的西方大国。例如,苏联工业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二战后到1950年期间,是以年均14%的高速度增长。而1980年比1950年增长9.3倍左右(由《1982》第463页换算得)美国工业生产1980年比1950年增长仅2.1倍(《1982》第467页计算得)。战后,由于美国工业消费品生产远低于生产资料生产增长速度,所以,不管怎样看,苏联消费品工业增长速度都是远远高于美国。 d3og?{i<}&  
  至于“人民日用品匮乏”,“百姓却买不到足够鞋袜”,苏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是无视事实。受我国教育部委托,由许多“多年从事苏联经济的研究工作者”编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高校文科教材《苏联经济概论》,指出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第374页写道,“50年代以来,苏联非食品消费品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美国。目前,苏联的纺织品、冰箱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毛织品、亚麻织品、靴鞋、动物油、奶制品、食糖、鱼制品的产量已经超过美国。……近些年来,苏联人均计算的棉布消费量已经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丝绸的消费品已经超过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3,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据西方各种材料估计,它(苏联——笔者注)的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在世界上要排在第20位之后”(《苏联经济概论》第381页)。这种情况能说是“人民日用品匮乏”? 能说是百姓“买不到足够的鞋袜”?即使按西方的说法看(西方通常都要在经济上贬低苏联),生活水平在世界位居20多位能说人民生活“贫穷”? k]t,q$Vd  
  至于说苏联“忽视人民生活”,“人民在建设中没有得到实惠”。也没有事实根据。“1965—1982年苏联按人均计算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1.02倍”(《苏联经济概论》第373页)。而美国私人非农业部门的工人的实际周平均工资,从1965年的101.01美圆下降到1980年的95.18美圆(《1982》第402页)“从1973年到1994年,美国普通工人每周实际工资已下降了1.9%,实际工资大体已降到50 年代末的水平。1988年到1993年,美国私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9%,而职工每小时的平均收入降低了4%。”(万光《美国的社会病》第1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事实说明,美国普通工人没能分享从50年代末到1994年这30多年经济发展的成果,而社会主义苏联却使人民实际收入有较大提高。这能说苏联“人民在建设中没有得到实惠”吗? )sRN!~  
  前面关于工业、工业消费品生产、人民实际收入等增长速度来看,苏联都高于美国。而这,证明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话又说回来,苏联经济的绝对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还是不如美国。但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v]P<3%  
  苏维埃政权是在历史遗留下的很落后的经济上开始进行建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工业非常落后,俄国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产量中占2.6%,而当时美国占38.2%,德国占15.3%,英国占12.1%。俄国的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业的产值仅为美国的1/20,为法国(原文如此,可能应为“德国”─—笔者注)的1/15,为英国的1/8。”(隋启炎《苏美经济比较》第142—143页,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即1913年时,俄国工业生产不到美国的1/14,只约为德国的1/6,英国的1/5强。另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战争后,1920年的俄国工业生产下降到仅为1913年时的14%。此时俄国工业生产只约为美国的1%左右。社会主义苏联就是在这种经济非常落后的艰难情况下起步的(我们还不谈1941年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侵略,又打断了苏联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 1]Gf)|  
  由于苏联工业高速发展,苏联经济力量后来越来越接近美国。按苏联的计算,苏联的国民收入(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及之前,也用国民收入而不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统计。因为按马克思观点,工农业、建筑业及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运输、包装等服务才创造社会物资财富,才计入国民收入。而GDP则把前述之外的服务业收入也计入,重复计算严重。这样,妓院、赌博场馆等开设越多,人们去这些场所接收“服务”次数越多,第三产业服务收入越多,GDP越高。而这种服务业并不创造社会财富,它们的收入只是重复计算。而西方国家GDP中,第三产业收入占大部分。在国民收入概念中,第三产业的大部分是不能计入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在1950年分别为美国国民收入和工业生产的31%和30%,1980年则分别为美国的67%和80%。即使按美国总统国际经济政策委员会估计,1955年苏美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500亿美元和3990亿美元(即苏美之比为38%),1976年苏美分别为9370亿美元和16920亿美元(即苏美之比为55%)(《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第87页)。 1>hb-OMX  
  对于苏联和西方间对苏美经济规模比较上的差异,一些西方学者也曾谈到,例如,“美国的一种估计认为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50年为美国的32.1%……1969年估计为美国的50%,也就是说美国生产总值为9320亿美元,苏联为4660亿美元。不过,由于通货膨胀,美国的数字是夸大了的。如按1964年的美元价值计算,苏联占美国生产总值的53%,如按1958年的美元价值计算,则占56%……按标准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并不能充分表现两国产量的对比,美国生产总值包括许多在苏联所没有的重要项目,因为苏联体系不需要这些项目,它们被认为是完全不必要和非生产性的,因此与该国经济的产量无关。例如,在美国有比苏联多得多的金融和商业的居间人,商业广告、保险和诉讼的庞大组织,所有这些都使国民生产总值膨胀起来了。国民生产总值也不表示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效用。因此,作为工业能力或军事力量的指标来说,价值非常有限。……苏联经济迫切要求达到迅速发展,而且进行得相当成功,这种景象必然对不发达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并且使人相信苏联所说的,它的计划经济的形式在工业主义时代比西方的市场经济优越;它所做出的范例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给所有不发达国家树立了一个适当的榜样。”(《超级大国 美苏对比》第151、152页)稍微知道客观看待事物而不去刻意贬低苏联和计划经济的人(甚至是资产阶级学者)都会得出类似以上看法的看法。总之,20世纪7、80年代,苏联经济在世界的地位,比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有极大提高。 y?"$(%3|  
  一战前的1913年,俄国的工业生产远低于德国、英国和法国中任一国家(当时俄国工业生产仅为德国的1╱6,仅为英国的1╱5强),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的工业生产超过英、法、西德三国工业生产总和(《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第62页)。 Wux0RF&  
  1913年,俄国只生产19亿度电,在世界上占第8位,在欧洲占第6位。1980年,苏联生产电力1.295万亿度,占世界申力产量16.4%,在世界占第2位。其电力产量超过了英法意西德等组成的欧共体9国全部电力产量总和(《1982》第49、50页) zaH 5 Km_j  
  俄国1913年钢产量为420万吨,只占世界钢产量的4%,落在美德英法之后。1980年,苏联产钢1.48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0%,超过美、日的钢产量而居世界第一(《1982》第55、56页)。 ]F !'M  
  1920年,经过一战、内战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后的苏俄,发电量是美国的1╱118,原煤产量为1╱68,钢产量为1╱221,石油产量为1╱16。1986年,苏联发电量是美国的3╱5强,煤产量为4╱5强,石油为1.45倍,钢产量为2倍(《1990》第116~119页计算得)。 )ni"qv~J  
  《苏联经济概论》在第41页写道,苏联的钢、“石油、生铁、铁矿石、水泥、化肥、干线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锯材、棉织品、毛织品、皮鞋、砂糖、动物油、牛奶等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1982年达到世界首位。……还有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也仅次于美国或日本占据世界第2位,如电力、天然气、商品煤、金属切削机床等就属于这类工业产品。这类产品在世界产量中也越来越占据较大的比重。至于在现代化武器的生产和装备上,在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苏联也堪于美国相匹敌。”因此,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巨大成果是抹杀不掉的。这些成果是十月革命前的、市场经济下的沙俄资本主义工业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ycjSBK  
w<Zdq}{jO  
PL9<*.U"=  
UE\%e9<l  
l +|1G  
个人补充: E N)YoVk  
bAN10U  
苏联那么高的经济速度,这点西方也是承认的。而且到74年,联盟内是百分之百的就业率,70%以上的家庭有小汽车,50%的人一年到黑海渡假一次,全部免费的医疗、教育、水、电、电话费等。这些福利也是历史上除苏联以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做到的。 mlD%d!.  
0 4P.p6  
很多自由经济学家之所以否定计划经济,在他们看来计划经济行得通行不通不重要,但是只要是计划经济就肯定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rCrak;  
+I*k0"gj6  
从各方面指标看,至少在8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的经济模式并不差。那么,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人类社会有个有趣的现象:发展与稳定未必成正相关。以朝鲜半岛为例,南韩经济发展快,当政者却接二连三地跨台,朝鲜经济很糟,领袖们却牢牢地把握着政权。同理,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的。
顶端 Posted: 2009-12-16 14: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4536(s) query 7, Time now is:05-05 18:21,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