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二战期间的苏军陆战兵器[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舜臣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2673
爱心: 1216 点
金钱: 2675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196(小时)
注册时间:2008-09-06
最后登录:2020-08-01

 二战期间的苏军陆战兵器[5]

0
 机枪,以它那绵密的火力和较远的射程,成为杀伤步兵的有力武器。在过去,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意思是说,新兵听到大炮响心里发慌,而老兵很有经验,能根据炮弹的呼啸声大致判断出炮弹的落点,心里很踏实,不过对于“嗒嗒嗒”的机枪声,却不敢有丝毫大意……机枪成为对付步兵,尤其是冲击步兵的杀手锏。一战期间,在著名的素姆河战役中,一天之内就有6万名英军士兵倒在德军的“马克沁”机枪的枪口下,令人震惊。尽管世界上第一挺机枪是比利时工程师法桑于1851年设计成功的,但是,“第一挺真正的机枪”是从1884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开始,成为“一种划时代的武器”。 VD9J}bgJ  
   #]igB9Cf)w  
  说起“马克沁”机枪的发展历史,还有一段趣事。1887年4月,马克沁带着他发明的心爱的机枪来到俄国,进行射击表演。射击表演十分成功,赢得阵阵喝彩声。但是,在场的一位俄国很有影响的武器专家却大唱反调,他说:“一发子弹就能杀伤一个敌人,你连打许多发子弹有这个必要吗?”由于“马克沁”机枪是水冷的,这位专家还进一步挖苦说:“枪管可以冷却,而水井是不能携带的”。还有人说:“马克沁的发明是对军火的极大浪费”。尽管一开始“马克沁”机枪遭到一些冷遇,但由于它出色的性能而很快就火了起来,俄国/苏联最初的机枪就和“马克沁”机枪有着不解之缘…… rCkYfTYI  
   _Po#ZGm~  
  重机枪 @T_O6TcY  
   h>.9RX &  
  按结构,机枪分为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和大口径机枪几种。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使用的主要是轻机枪和重机枪。 Q+lbN  
  7.62毫米PM1910式水冷重机枪早在沙皇俄国时期,俄国军队就引进了英国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以“马克沁”机枪为样本,俄国人于1905年制成了第一种国产化的PM1905机枪,由图拉兵工厂制造。这种重机枪的冷却水套还是青铜制造的。到了1910年,俄国人将冷却水套改用钢板制造,制成了著名的PM1910式重机枪,也称为“索科洛夫”机枪。这种重机枪装载在有两个车轮的车轴上,可以用马来牵引,有护板和瞄准具。机枪本体重23.8千克,连枪架全重45.2千克。这种重机枪,不仅红军的步兵部队在使用,骑兵部队也广泛使用。此外,还制成四联装的PM1910式高射机枪,用于对空射击。 K: 4P ;ApI  
  1930年之后,图拉兵工厂又对PM1910式重机枪进行了若干改进,包括:在发射握把上加装安全保险、改进了弹带、加装间接射击用的瞄准镜等。这种PM1910式重机枪,直到二战期间仍在苏联红军中广泛使用。 &%}bRPUl  
  PM1910式重机枪口径为7.62毫米,布制弹带容量为250发,发射速度800发/分,有效射程为800~1000米。这种重机枪一直生产到1943年SG43型气冷重机枪问世时为止。由水冷改为气冷,可以省去笨重的水套,从而可使机枪的重量大大减轻。然而,红军官兵仍然嫌“重机枪太重”,而更青睐轻机枪。耐人寻味的是,德国人在缴获了这种重机枪后,仍然当作宝贝似的继续使用,并没有因为它太重而弃之不用。 7fUi?41XA  
   ?N(u4atC  
  7.62毫米“格廖诺夫”sG气冷式重机枪1939年9月,苏联枪械工程师杰格佳廖夫设计出DS1939式重机枪,标志着苏联人设计的重机枪由“水冷式”向“气冷式”转变。 7Y)s#FJ  
  这种DS1939式重机枪的最大特点是摒弃了笨重的冷却水套,代之以气冷的散热片,从而使机枪的重量大大减轻。DS1939式气冷式重机枪垒长1171毫米,枪身长721毫米,枪重只有13.55千克,连三角架和防盾在内也只有19.2千克,比水冷式的PM1910式重机枪要轻得多,又省去了要补充冷却水的麻烦,对空射击时可以达到1200发/分的高射速,对地面射击时可达到500发/分。由于有这些突出的优点,因而受到当时时任苏联统帅部大本营主席的铁木辛哥元帅的青睐。铁木辛哥命令图拉兵工厂于1940年10月开始生产这种气冷式重机枪。 AsD1-$  
  然而,在随后开始的苏德战争的实战中使用的经验表明,这种气冷式重机枪毛病不少,比如气动部分容易提前发火、部件强度偏弱、弹头容易丢失等等。更要命的是,当时几经修改也于事无补。于是,最高统帅部下令于1941年6月停止生产DS1939式重机枪,不得不又从枪械库中取出PM1910式水冷式重机枪投入战场…… {vjq y&?y  
  然而,苏联的枪械设计师们对气冷式重机枪并不死心。杰格佳廖夫的同事格廖诺夫在分析了DS1939式气冷式重机枪的优缺点后,重新设计了一种气冷式重机枪,这就是7.62毫米“格廖诺夫”SG43式气冷式重机枪。 P$Ax c/H  
  SG43式重机枪从1943年开始生产,口径7.62毫米,全长1120毫米,枪身长719毫米,枪重仅13.8千克,加上两轮车架和支架等全重为40千克,尽管比DS1939式气冷式重机枪要重,但比PM1910式水冷式重机枪要轻些。它的特点是采用气动复进式和250发的金属弹带,提高了可靠性,射速达500-640发/分。到1944年末,共生产了74000挺SG43气冷式重机枪,数量可观,但它还不足以全面替代PM19lO式水冷式重机枪。                                                                            12.7毫米DShK重机枪杰格佳廖夫还设计了一种12.7毫米的重机枪,几经改进后于1938年定型为12.7毫米DShK1938重机枪,简称DShK重机枪。 "`[$&:~  
   D?%e"*>  
  这种12.7毫米的重机枪全长为1602毫米,枪身长1002毫米,枪重33.3千克,发射速度为550-600发/分,装弹数为250发,每50发一个金属弹带。这种12.7毫米的重机枪1942年的拥有量为720挺,1943年为5218挺,1944年为8442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重机枪还用到“斯大林”Ⅱ型重型坦克上,以及装甲列车上,作为高射机枪来使用。 -h=c=P  
   1aVgwAI  
  轻机枪 LK{a9` h  
   s 8Jj6V  
  轻机枪的优点是可以由步兵随身携带,又有比冲锋枪更远的射程,因而在二战中很受苏联红军士兵的欢迎。 (%.</|u  
  二战中苏军使用的轻机枪有好几种,包括:DP1928式、DPM1944式、DT1929式和DTM1944式轻机枪等。在这里,仅介绍二战中使用最多的DP1928式轻机枪。 lR, G;  
  DP1928武轻机枪也是杰格佳廖夫设计的成功之作,口径为7.62毫米,枪长1270毫米,枪管长605毫米,枪重9.1千克,相当轻便,枪架重700克,可以折叠,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采用转盘武弹仓,容量为47发。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80-90发/分。有效射程800米,最,大射程3000米。这种轻机枪的最大优点是结构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适于大量制造。它的缺点是在连续射击时枪管发热严重,复进簧受热性能改变,影响正常射击。后来将复进簧放到枪尾内,情况大为改善,于1944年重新定型,定名为DTM1944式轻机枪。 GgT=t)}wu  
  这种轻机枪还改装成航空机枪和坦克机枪,在飞机上和坦克上大量使用。 vmMV n-\#  
   _m" ^lo  
  反坦克枪 6S)$3Is  
   \ x:_*`fU  
  在二战期间,尤其是在二战初期,苏联红军也广泛使用反坦克枪,用于攻击德军坦克。 x)d2G 6x  
  反坦克枪,以枪管长、口径大、使用穿甲钢芯弹为特征。在二战之前和二战初期,当坦克的装甲还比较薄时,反坦克枪是对付坦克的利器之一。 )S#j.8P'B  
  二战期间,苏联研制的反坦克枪有许多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杰格佳廖夫”反坦克枪和“西蒙诺夫”反坦克枪。这两种反坦克枪的口径都是14.5毫米,且都是单发射击,但“西蒙诺夫”反坦克枪有5发的弹仓,可实现自动装弹。此外,这两种反坦克枪都有枪口制退器,以减轻射击时的后座力;都有两脚架和高精度的瞄准具。仅在1942年,苏联就生产了184800支“杰格佳廖夫”反坦克枪和63308支“西蒙诺夫”反坦克枪,数量相当可观。当时,一个步兵团就配备了54支反坦克枪,可见一斑。 XQ4dohGCP  
  “西蒙诺夫”反坦克枪全长2134毫米,比一个人还要高,全重20.86千克,弹头初速1010米/秒,可在500米的射程上击穿25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杰格佳廖夫”反坦克枪要稍短些,全长1966毫米,全重17.44毫米,穿甲威力稍逊干“西蒙诺夫”反坦克枪。但作为对空射击的防空枪,一直用到二战结束。德军缴获的“杰格佳廖夫”反坦克枪被命名为14.5毫米Pz.b783(r),在战场上大量使用。 yTP[,bM  
  到了二战的后期,由于坦克装甲厚度不断增加,反坦克枪的穿甲威力明显不足,再加上它的机动性差,步兵扛起来显得太重,再加上射击时的后座力大,因而,反坦克枪的作用大减。这样,反坦克枪便逐步降到次要地位,并逐步退出战场第一线。 Bg5;Q)  
  此外,为了增大穿甲威力,在二战中期,苏联还研制出一种2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枪(实际上是小口径反坦克炮)。发射超口径穿甲弹时,可在100米的射击距离上击穿70毫米厚的装甲。但是,对付德军的“虎”式、“黑豹”等坦克时仍显得威力不足,因而最终未能大量生产。
顶端 Posted: 2009-11-19 21:2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08210(s) query 5, Time now is:05-10 23:47,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