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从战术上谈德军装甲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冯.法肯豪森
级别: 保加利亚人民军少校


精华: 1
发帖: 200
爱心: 196 点
金钱: 202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9(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19
最后登录:2011-07-09

 从战术上谈德军装甲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0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镰锤星 从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移动到本区(2008-09-03)
一、普鲁士军事思想的发展 %oas IiO  
T6[];|%W  
    1.启蒙阶段 58"Cn ||tF  
LXr yv;H  
    为了更彻底全面地进行说明,这里我先从普鲁士的军事思想在战争中的逐渐演变说起。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拿破仑的机动进攻,使当时的反法同盟军队(包括普鲁士军队)叫苦不迭,这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鲁士人改变军事思想和军队编制的信念,这是普鲁士军事思想的启蒙阶段,即是通过对拿破仑部队的战术的学习和演练,以及对拿破仑军队作战的经验总结,尤其是布吕歇尔和沙恩霍斯特对普鲁士军队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普鲁士军队的实力。比如说在莱比锡会战进行到对同盟国相当不利时,正是布吕歇尔等人提出了迂回埃尔茨山口,包围易北河西岸的拿破仑军队的作战方案,才使得这场会战以反法同盟的胜利而告终。而在著名的滑铁卢会战中,拿破仑想通过强攻威灵顿,从而打开缺口并扭转战局,但是由于布吕歇尔亲率部队,从战场南面,对部署在威灵顿的敌军实施迂回增援,顶住了拿破仑军队的进攻,保证了会战的最后胜利。我们可以从这两次会战布吕歇尔的用兵得出结论:普鲁士军队的军事思想已经在作战中发生了变化,由原来依靠步骑兵单纯的正面进攻,开始伴有对敌人侧翼的迂回了。 acgtXfHR  
#<V/lPz+  
    2.发展阶段: `A8nAgbe  
-/:N&6eRb  
    说起普鲁士军队的军事思想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就是卡尔•冯•克劳塞韦茨,他撰写的《战争论》一书,提出了许多新的名词,对战争这一概念作的精辟描述,不仅为普鲁士军队军事思想的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堪称是希特勒“闪电战”思想的鼻祖。由于他参加过对拿破仑的战争,所以全书中的大部分理论,多是针对这一次作战提出来的。他提出了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垮敌人;而达到这一目的,就要进行“绝对战争”,进行拿破仑式(倾全国之力)的战争。他还提出:战争的目标就是打垮敌人,所以要将敌人归结为一个或几个重心,并且将打击中心作为目标。这样便有了“向心攻击的思想”,便有了“歼灭战”这一战斗形式。他同时阐述:为了彻底的打垮敌人,就必须有快速的军事动作,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就不应该停止行动;可以通过会战的形式来彻底打垮敌人,大规模的会战在现代战争中将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上述观念在普鲁士军队的军事思想中,一直延续到二战,并成为了今后普鲁士军队遂行战争的中心思想。 xEN""*Q  
nPp\IE}:  
    3、雏形阶段: qJ=4HlLno  
  *f8; #.Re  
    赫尔姆特•卡尔•冯•毛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他被称为是普鲁士军事思想发展的导师。他改组了普鲁士军事体制,并且认为在科技迅速发展时期,战争形态将发生形式上的变化,即防御成为了最强的战斗形式。毛奇认为,为了达到普鲁士人心目中“歼灭战”的目的,就必须另辟蹊径。毛奇仍然延续着拿破仑的机动战略,但是却将这一战略升华。他通过稠密的铁路线,将大兵团分散,从各个线路运往前线,并在战役前夕,将兵力集中在一点上,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和调动性。他还利用电报等新事物进行通讯联系,增强了对部队的指挥能力,基本上形成了“闪击”战术的雏形。他同时倡导,为了全歼敌军,避免在敌军阵地的正面发起强攻;减少损失,就必须通过迂回包围的途径来达到战争目的,迫使敌人进行“反正面作战”。通过普法战争的战争实践,普鲁士军队得出了战役中快速的机动迂回将会使战斗简化,损失减小的结论。这也成为今后德军的经典战略思想。毛奇还曾经在参谋本部研究过德国的两线作战问题。由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两线作战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毛奇提出了在一线进行全力的防守,在另一线进行速战速决的战略思想。而这就必须要求部队要有机动性和强大的进攻能力。这一点在施里芬指定的战役计划(《施里芬计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两翼进行迂回,在正面进行防守,在敌人的背后发起进攻,即使军队不占优势,也很有可能获得胜利。施里芬称此为“坎尼模式”。在武器威力加速发展的当时,军队对后勤的依赖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了,所以施里芬这个从两翼进行迂回,对敌方的后方,尤其是交通线,实施打击,实行歼灭会战的战略的成功率就大为增加了。这种军事思想,已经被灌输给了德国的军人,就是后来德军在二战实施闪击战的教科书。 P9~7GFas|  
  zY\pZG  
  二、组建装甲部队: 3fJ GJW!zu  
^2L\Y2  
  施里芬计划: 7mipj]  
d'~ kf#  
  由于对英法俄的战争不可避免,所以德国必须避免两线作战。但是由于沙俄调集兵力需要一段时间,所以1905年时,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提出,必须在战前,快速集结兵力于德法边境,迅速击败法国。为了迅速击败法国部队,施里芬决定使用两翼迂回的战术。但兵力庞大,德法边境的空间狭小,使得战术运用的空间大为缩小,再加之法军右翼由贝尔福和尤拉两个要塞掩护,所以德军只能迂回法军的左翼,通过比利时,来达成战役目的。然而用5-7个星期行军来完成这次闪击战,并在英法联军未做出任何反应时,发动攻击,实属困难。而且德国当时没有能够供应如此庞大军团的后勤补给系统,要在法国北部发动持续性攻击,更是难上加难。这次攻击的激烈程度大家可想而知,如果后勤补给无法跟上连日的激烈战斗,最后只能是前功尽弃,所以,一战时期的阵地消耗战由此推出。 [:-Ltfr  
v\>!J?  
    我认为施里芬计划的失败,并不能得出这种战略战术思想是错误的结论。1918年,德国曾一次性发起攻势并想努力坚持打到最后的时候,正是由于补给供应不上,而被迫停止进攻的。德国参谋部的备忘书中说道:“我们只是被客观上的人力和物力所击败,目前战争的规模之庞大,已无法用肌肉来为战场的需要服务。” a %"mgCB  
5;wA7@  
  成立机械化部队: byl#8=?  
D"^4X'6  
    一战中,英国人首先发明并在战场上投入使用了“坦克”。但英国人从当时的战术思想考虑,并没有把坦克军当作一个独立的兵种和单位来使用,坦克仍然只是一个在战场上辅助步兵完成遂行攻击任务的武器。但是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一点,被德国将领古德里安观察到了。他在日后的《注意!坦克!》一书中将坦克的作用作了详细地阐释,为今后对装甲部队的运用指明道路。一战结束后,尽管德国国防军的数量被限制在了10万人,但是在部分德国军人的秘密工作下,德国的军事体系还是被完整的继承下来。当时的汉斯•冯•西特克少将将普鲁士和德国的军事思想融合起来,认为10万人的部队,必须是精锐的,而不能像警察一样;在东西两线的夹击下,德国的部队必须具有高机动性,进行合围式的歼灭战。由此,德国的第一支摩托化部队建立了。 p\]Mf#B  
F-?K]t#  
    最初的机械化部队,指的就是装甲运兵车,德军机动兵营监制部给予它的任务是进行战场补给和野战部队的运输(包括对步兵进行支援作战)。所以最初的105辆装甲车,被配给了当时德军7个步兵师的机械化营(每营15辆),德军的司令部,也由此开始了对装甲部队战术的研究。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国内不允许保留任何形式的坦克,所以1934年之前关于坦克方面的研究和生产,都是在苏联进行的。在德国军事战略的发展下,德国的机械化部队逐渐成为战斗群独立出来,在德国人对坦克机动性和火力的设想之下,坦克已经具备了完成机械化快速行军、进行歼灭会战的能力。可以说,(缺少主语,不知道添什么)已经朝着古德里安在《注意!坦克!》一书中所阐明的理论迈进。并且坦克部队最初的编制被提了出来:装甲侦查搜索连、坦克连、反坦克炮连、摩托化连。当时德国人组建装甲部队的方法,大致是借鉴英国的(因为英国在“一战”中具有许多的作战经验和理论),但是由于两国的军事思想不同,所以德国的坦克发展,是具有普德军事思想特点的。在富勒的《战争指导•装甲部队》中可以看出,英国和德国对于装甲部队在理论上的应用,是大相径庭的。可以说,英国人对坦克的运用还只是战术层面上的,而德国人,已经预想到了战役层面上的应用问题了。) R}MdBE  
`y5?lS*  
  (3)坦克部队的成立: .4c*  _$  
z1t YD  
    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不得不说是装甲兵部队期盼已久的。秘密的扩军计划已经付诸实施,机械化动力部队监制部在鲁茨、古德里安两位将军的带领下,在国防部将领的支持下,开始设计第一支坦克部队。古德里安曾提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是:“能够携带步兵完成冲锋任务,而不被地方的轻型火炮击毁,挡住任何机枪射来的子弹,并能够运用火炮打击敌军,只有古人的方法——装甲!”于是,1933年底,德军的第一个坦克部队在“左森机械动力教导指挥部”成立。该营的正常编制为55辆坦克。1934年,德军又成立了“奥德鲁夫机械动力教导指挥部”,并将每个指挥部的编制由原来的一个坦克营,扩编为了两个坦克营,并且接受了第一批坦克——1号战车。与此同时,将原来的7个机械化营的部分军团和骑兵12团合编为两个坦克团,后来又扩充为3个坦克团,组成了一个装甲旅。同年,装甲兵司令部成立,鲁茨任司令,古德里安为参谋长,并将设计中的2号战车、3号战车、4号战车投入批量生产。其中设计的3号战车和4号战车是专门用来打击敌军坦克,实行纵深突破的。德国人还通过在图纸上进行的兵器推演,对1935年8月的“试验装甲师”的演习进行了总结,并在1935年扩充了2个装甲师的编制,逐步确立了装甲部队在军队中的核心作用,。 1 "'t5?XW  
tMxa:h;/x  
    第1装甲师    师长:冯•魏西斯中将 aqq7u5O1r  
uGIA4CUm  
    第2装甲师    师长:古德里安上校 R=g~od[N_  
ZUJ !  
    第3装甲师    师长:菲斯曼少将 ~1&%,$fZ  
  gs)wQgJ[  
    德国人最初对装甲兵师级单位作战序列的编制为一个坦克旅和一个摩托化步兵旅。这样的协同作战,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装甲兵在战场上的作用,也可以将装甲兵执行作战任务的范围扩大。(缺少连接语,不知道添什么)一个坦克旅下辖两个坦克团,一个坦克团下辖两个坦克营,一个坦克营下辖四个坦克连,每个连的编制为32辆坦克。但是由于德国经济的影响,德国装甲部队一个坦克连的编制只有22辆坦克,大战开始后,这仍然为常规编制。师部直属部队有一个装甲侦查营、一个机车连、两个装甲车连、一个反坦克营、一个装甲通讯营和一个装甲工兵连。摩托化步兵旅下辖一个步兵团(下辖2个步兵营)和一个摩托化营,一个摩托化炮兵团(下辖两个炮兵营)。从其编制来看,1935年德国装甲部队对后勤保障部队的投入显然是远远不能达到战时的“远距离迂回,大纵深突破”的要求的,但是后来,这一点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毕竟,要想完成日后的闪电战,高强度的后勤补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坦克部队的不断研究,德国人不断提高装甲师中坦克部队的比重,以至后来一个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远远超过了当时西方各国的装甲师中的坦克数量。在古德里安等一批将领的努力下,普德军事思想中机动迂回攻势的思想,已经被深深地灌注到了部队当中,并被赋予了明确的任务:1、和敌人的坦克进行交战;2、作为独立单位协同作战,投入到战役层面运用;3、必要的时候,支援步兵作战。特别是第二项任务,是德国装甲部队特有的任务,也是普德军事思想中“远距离投入兵力,实行机动打击”的最好体现。这为日后德国装甲部队在西欧战场上如鱼得水地进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tT  
>p4#AfGF  
J<h^V+x  
    事实上,德国人在古德里安大力倡导组建装甲部队时,受当时参谋部将领的干涉,也出现了背道而驰的情况。总体看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时正在扩军的德国陆军来说,3个装甲师比重太大,应该停止扩充装甲师编制,但是为了进行机动打击,独立的装甲营还是必须被保留的;2、德国仍然处于工业复兴状态,组建装甲师需要消耗庞大的资源,这将是一笔无底洞般的投资;3、1937-1938年的德国陆军参谋部设立的假想敌人为法国,因此认为关于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和运用,应该与当时的西方各国持衡;4、将装甲师分别独立为装甲营,分配到各个单位,使全军都可以机械化,这与古德里安的思想南辕北辙。就在此时,德国陆军成立了4个摩托化步兵师和3个轻型师。而轻型师是专门用来执行从前传统骑兵的任务,比如战役侦查,对敌军前卫实施打击、保护己方部队的正面和侧翼,阻击敌军部队,封闭战役缺口、快速占领战略要地。不得不说,这样组建部队的初衷是好的,就是使每支部队都有装甲单位,可以执行机械化的任务,从而使全军总体作战水平提高;从这一点看,古德里安的建议,似乎具有片面性。但是这无疑是绕了许多弯路,如果执行战役打击,装甲兵坦克部队不用说,火力和机动性方面都达到了标准,而摩托化步兵师在战役中的快速投入,作用更为重要,这样两支部队融合起来的战役战术体系,在日后的闪击战中成为中流砥柱。(这部分的语义没有弄清楚,不知道怎么改) L&O!"[++  
&kKopJH  
    后来,布劳希奇作为陆军总司令,将装甲兵的发展再次引入正轨。此时,德国已经成立了4个装甲师,4个轻型师,正在准备组建的第5轻型师改编为第5装甲师。以后,又将原有的4个轻型师,全部改编为装甲师。之后,德国陆军又准备组建第10装甲师。这样,德国陆军的装甲兵组建工作已经初步完成,大规模的“快速部队”将被投入日后的战场。 rQ -pD  
X{A|{u=  
  (4)战前装甲兵战术运用: ',L>UIXw  
S '>(4a  
    德国装甲部队,是“一战”以后才逐渐组建起来的,论实力和战术,在初期,都无法与西方的英法相匹敌,但是由于德国人军事思想的优越性,在装甲部队的发展上很具有预见性,所以其实力与日俱增,且不说装甲部队的规模,仅是战略战术的发展,就已经走在英法的前面了。1938年初,德国陆军队装甲兵作战任务设计如下:1、战前迅速占领重要位置,运用奇袭占领战略要地;2、拓宽战役缺口,扩张战果;3、作为战略总预备队,必要时投入反击。由于德国装甲部队中坦克部队和步兵的单位都相当高,所以作战能力的弹性很大,在战术上的运用范围也极其广泛。但美中不足的是德国装甲部队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补给系统,这一点对于将要遂行远距离作战任务的坦克部队来说,无疑是要受到束缚的。这在兼并奥地利、机动部队开进的过程中暴露无遗。直至1938年底,德国人才在装甲部队中正式编入了后勤补给部队,为日后的闪击战奠定基础。在成功占领捷克后,德国人无论是在资源上、技术述评上,还是装备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如此一来,装甲部队的机动性,作战半径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很符合普德军事思想中的机动中进行歼灭会战,通过远距离对敌军的侧翼实施双钳式的迂回包围战术。 '_& Xemz  
8?ldD  
    战前,西班牙爆发了内战,很多学家都将西班牙内战说成是战前各国检验武器的一个平台。德国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机会,加之佛朗哥政府极力要求德国给予支援,所以,希特勒下令在现有的陆军编制中招募志愿兵(包括空军和陆军),组成“秃鹰军团”。虽然德国人在西班牙内战中主要进行的是空中支援,但是德国装甲部队在西班牙也同样获得了战争的经验。 D_oGhQYY4  
tbHU(#~  
    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的装甲部队被统一称为“养蜂人单位”,由冯•托马中校指挥。这支部队共180人,41辆1号战车分为2个坦克连,主要任务是训练西班牙的军队。当时,苏联人也介入了这场战争,并支援了T-26(4.5cm)坦克,这使得德国的1号坦克在T-26面前,显得战斗力不足。当时西方各国对德国装甲部队的评价是:“缺乏足够的火力和坚固的装甲,无疑,这是一种失败的设计!”因为当时德国支援西班牙的坦克只有1号战车A、B两种型号,所以西方各国的这个定论未免下得太草率,也不具有代表性。况且,西班牙多山地形的限制,使得像古德里安式的战术构思无法实现,要么由于战线正面过于狭窄无法实施侧翼的迂回,要么就是崎岖的山路,不宜展开装甲部队。所以实际上,西班牙内战中的装甲兵部队,仍然局限于支援步兵进行进攻作战。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影响德国统帅部日后对装甲兵应用的看法。但是西方的英法和东方的苏联却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坦克,虽然机动性较差,但是火力和装甲的优越性,仍然是今后战争的主宰。关于装甲部队脱离步兵,孤军深入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实施的,坦克部队的今后任务,仍然是支援步兵进行攻击作战。”由于在同一场战争中,双方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也极大影响了今后各国在战争中的作战思想,也难怪德国的闪击战在二战初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S(kj"t*3  
cd1M0z  
    波兰战役中装甲兵部队的运用:  _-aQ.p ?T  
J%d\ 7  
    说了这么多关于普德军事思想的体现,最终说到到了组建装甲兵和日后战争中装甲部队的表现。我们在这里只举出波兰战役中德国装甲部队的作战。(战役描写不是很多,主要突出的是通过战争的部署,来看待德国人对装甲兵的运用。) iiS^xqSNCt  
>e y.7YG  
    由于在入侵波兰之前德国空军部队对波兰的空中打击规模相当大,这使得在战争开始前,波兰人在今后兵员的调动上已经是先失一着。关于作战的说明,我这里抛开政治,只论战斗的发展。事实上,波兰的军队编制中,并无实际意义上的装甲部队,即使是机械化部队,单位中的坦克数量也无法与德国人相提并论。在今后的作战中,这成了波兰军队的明显劣势,但这种局面也不是绝对的。因为这是德国新组建的装甲兵部队的第一次作战,所以在战术运用上,协调指挥上,机动打击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并不像纳粹德国宣传的那样,德国装甲部队在波兰战役中无懈可击,我们也应该客观的来看待这次战役。德军统帅部的作战计划是:首先分割和歼灭当面的波军主力,夺取上西里西亚工业区和格丁尼亚海军基地;之后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钳形突击(分别是从波美尼亚河东普鲁士向华沙以北实施突击,从上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向华沙方向实施突击),占领华沙及维斯瓦河-那累夫河以西的波兰领土。德国为此编成了2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其中第3集团军位于东普鲁士,第4集团军位于东波美尼亚。一共16个师,其中有5个机械化快速部队:19军(军长古德里安)的第3装甲师,摩托化步兵第2、20师,配属给第4集团军;东普鲁士装甲部队(肯普夫装甲师)和后来参加第2阶段作战的第10装甲师,配属给第3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通过突破防线后的双钳,在维斯杜拉河岸围歼河西的波军主力。战时,他们将在波兰走廊一线展开,东西对进,待到会合之后,全军转而向南突击;其间,第3集团军的部分主力会直接由东普鲁士开始向华沙突击。19军的任务是打通波兰走廊,抵达维斯杜拉河畔。9月8日在第10装甲师抵达后,全军转到集群的左翼,担任向华沙以东的后方区域进行远距离的迂回。东普鲁士装甲部队向南突击后,沿华沙的东南迂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配属给“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基本上不是支援步兵突破波军的防线,也不是通过侧翼的迂回从背后实施打击,而是从战役角度和战略意义上实施大的包围。这无论从战略上还是心理上,都为取得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闪电战”。仅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就已经打到了波兰的腹地。波兰战役中,德国的主力装甲部队被分配到了“南方”集团军群。第8集团军、16摩托化军(拥有第1、4装甲师)、15摩托化军(下辖第2、3轻型师)配属给担任主攻任务的第10集团军;22军(辖有第2装甲师,第4轻型师)、8军(拥有第5装甲师)配属给14集团军;另外的19军(辖有第1轻型师,摩托化步兵第13、29师)被配属给了第10集团军的预备队。战斗开始后,第10集团军便开始对“罗茨”集团军群和“克拉科夫”集团军群的结合部发起攻击,向华沙实施突击,通过侧翼的进攻,支援第8集团军在“罗茨”集团军群的正面作战,而后向西北方向转弯,与第4集团军会合,完成对维斯杜拉河以西波兰军队的包围。第14集团军向波兰南部的腹地进行突击,之后便对向东南地区逃窜的波兰军队实施阻击。可以说,正是波兰将仅有的部分部队完全分散地用在国境线上,使得战线一旦被突破后,后方能用来填补战役缺口的部队少之又少,才成全了德国的胜利。实际上,德国在波兰战役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闪电战”的目的,德国的部队只是通过突破防线之后的若干小规模包围战役,来逐渐歼灭波兰军队的主力。只有古德里安指挥的19军在战斗开始后转到集群的左翼向华沙实施的深远迂回和第2装甲师第2坦克旅旅长冯•托马的奇袭堪称是“闪击”模式。在波兰战役中,由于德国军队的大部分坦克是1号和2号战车,火力和装甲都不如后来的德国装甲部队,所以在战斗中的推进和正面攻击水平较低。但是德军普遍采用的战术是:如果在前进中遭到阻击且无法实施有效的正面突击,则从侧翼实施迂回,而后继续行进;如果既不能实施正面突击,也无法实施迂回,就使步兵来进攻,坦克部队作为支援。将小规模的装甲单位在敌军意想不到的地域投入远比运用大规模的装甲单位在敌军事先预定的地域进攻效果要好得多。事实证明,这一战术的确奏效。  4 G`7]<  
QXZjsa_|  
    在波兰战役中,虽然快速取得了胜利,但是装甲兵的战术运用却不是非常成功。经我总结,应有以下几点:1、初期的装甲部队无论在火力上还是装甲上都无法达到“闪电战”所要求的水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装甲兵的运用;2、由于“闪击”的作战模式并未完全关注到装甲部队的基层,所以部分指挥官害怕脱离步兵部队而畏缩不前;3、战场的纵深较小,加之波兰军队的部署特点,使得大规模的迂回包围作战无法实施,即使古德里安的19军迂回到了华沙以东地区,但是由于波兰军队的主力分散部署在西部地区,所以这次远距离的迂回只是今后“闪击”模式的一个示范和预演,并无实际的战略意义。 h#Cq-^D#~  
  *I)o Dq3  
    最后,希望这里做的说明,能为大家研究德国装甲部队提供参考,也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共同探讨有关德军的装甲部队的问题。
顶端 Posted: 2007-12-23 17:5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民德国家人民军

Total 0.011417(s) query 5, Time now is:05-18 06:03,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