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龚自珍《已亥杂诗》原文、译文、赏析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杨俊宇
苏军白俄罗斯军区近卫坦克训练第45师坦克训练第11团第3营营长
级别: 苏联武装力量少校


精华: 0
发帖: 470
爱心: 63 点
金钱: 469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44(小时)
注册时间:2019-09-26
最后登录:2024-04-04

 龚自珍《已亥杂诗》原文、译文、赏析

0
LY"/Q  
九州生气恃风雷, +r '  
万马齐喑究可哀。 vwg\qKqSM  
我劝天公重抖擞, [@(zGb8  
不拘一格降人才。 }'3V(;9  
WWY9U  
注释 FD8aO?wvg  
  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八首) 2>mDT  
][9M_.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8N]1q:$4  
v/)dsSNZ0u  
  3.恃(shì):依靠。 +I U]=qS  
5p750`n  
  4.喑(yīn):哑。 WW&0FugY_  
@$aCUJ/mE  
  5.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E: %%Dm  
6SpkeXL  
  6. 究: 终究,毕竟。 s)>]'ii  
OLv(  
  7.天公:造物主,这里指天帝。 X"R;/tZ S4  
tNtP+v-{  
  8. 重:重新。 =,sMOJ c>  
joa$Y6  
  9. 抖擞: 振作精神。 FT=w`NE,+  
?x:\RNB/  
  10.降:降生。 *`\>J.  
n1v%S"^  
  11.九州:中国 0tA+11Iu  
\K?3LtJ  
  12.风雷:风、雷一般的样子 7XZ!UC;i  
4&?%"2  
译文 UOq$88sr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_-FQ~Hf F  
]wP)!UZ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 UO</4WJ  
,Ti#g8j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U*zjEY:A  
D[<8(~VP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U7Ps2~x3  
7Y_S%B:F  
解说 >:s:`Au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4ed( DSN  
p%n}a%%I  
赏析 <K)^MLgN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2T@]!n  
9nB:=`T9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顶端 Posted: 2020-05-03 14:03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无产阶级俱乐部

Total 0.012286(s) query 5, Time now is:06-18 01:24,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