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苏联建造瓦良格时船体接缝精确到0.1毫米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CCCP-USSR
罗共中央委员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第一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近卫军证章 罗马尼亚人民军上将
级别: 高级指挥员


精华: 0
发帖: 2650
爱心: 1482 点
金钱: 9958202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线时间:589(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24
最后登录:2024-05-31

 苏联建造瓦良格时船体接缝精确到0.1毫米

停靠中国大连港快十年的废旧航母“瓦良格”号经过改造后将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当各国媒体为此品头论足之际,我们不应忘记当年打造出这一“伟大奇迹”的苏联国防工业之星——今归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南岸黑海造船厂,而该厂的掌门人——尤里·伊万诺维奇·马卡罗夫可算是亲手为“瓦良格”号接生的人。 -HuA \0J  
被誉“时间冠军” wS*E(IAl  
    934年,马卡罗夫出生于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敖德萨港,他从小就被进进出出的船舶所吸引,下决心投身造船事业。1958年,马卡罗夫如愿进入黑海造船厂,担任组装车间副主任。由于工作出色,并总能超前完成任务,被誉为“时间冠军”。 <QvOs@i*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马卡罗夫工作的年代正值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最激烈的冷战时期,苏联领导核心投入大量国力发展“把红旗插遍五大洋”的海军,黑海造船厂每年的军船建造任务排得满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1143.5工程”,也就是如今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和“瓦良格”号航母。 p#Bi>/C6  
  但要承建大型航母,黑海造船厂就必须对船坞生产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又不能影响工厂现有的生产秩序。面对如此高难度的工作,老厂长甘克维奇再次想到了马卡罗夫。 P*o9a  
  1976年9月,马卡罗夫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总工程师,全权负责造船厂改造与建造方法革新工作。改造的重点是厂区内面积最大的0号船坞,过去所采用的“分段式装配造船法”只能在一条船造好离开后,下一条船的零部件才能送入坞内,然后从头开始建造,严重制约产能提高。 OKV8zO  
  在马卡罗夫极力倡导下,苏联造船工业部特意为黑海造船厂买来芬兰科尼公司生产的两座起重能力达900吨的天车,它们的跨度不但覆盖0号船坞,就连船坞旁新搭建的平台也囊括在内,这座平台面积达1.8万平方米,承载能力与船坞相当(即相当于4万吨的重量)。有了这两部超级天车,附带坞旁平台的0号船坞就能对“1143.5工程”这样的大型舰艇进行模块化组件生产——也就是说**型造船组件通过天车往来传送,方便实施流水化生产。  <}LC~B!  
5X+A"X ;C  
  当第一艘航母组装完毕下水后,以天车为核心的起吊设备就能像传送带一样把下一艘航母已装配好的大型组件整体吊装到空出来的位置上,节省大量建造时间,显著提高船坞使用效率。 *`U~?q}  
qb4z T  
rs.)CMk53  
  “流水线”造航母 He)%S]RLk  
'VbiVLWD  
a9G8q>h]O  
  1979年9月,马卡罗夫因其卓越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黑海造船厂厂长,也正在这个时候,黑海造船厂建造航母的工作也进入快车道,0号船坞成为全苏联乃至全欧洲最忙碌的造船基地。 h$*!8=M  
  按照马卡罗夫的设想,崭新的“大型总段造船法”被应用于0号船坞“流水化建造航母”的伟大事业中。1983年2月22日,黑海造船厂在0号船坞为苏联海军第一代大型航空母舰——“1143.5工程”首舰“第比利斯”号(开建不久便更名为“勃列日涅夫”号,后又相继更名为“第比利斯”号和“库兹涅佐夫”号,而当初厂内代码为“105产品”)举行龙骨铺设仪式。 UI#h&j5pW  
  当“第比利斯”号工程稳步推进时,黑海造船厂在0号船坞旁边搭建起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平台,它的承载能力与船坞相当,在这个平台上同时进行“库”号姊妹舰“里加”号(即后来的“瓦良格”号,当时厂内代码为“106产品”)的大型船体总段装配。等到“第比利斯”号于1985年12月结束船坞装配并下水时,“里加”号的24个**型总段(它们大多长32米,宽38米,高约13米,重约1400吨)已在船坞旁的平台上装配好了,只等两台芬兰造天车和数十台龙门吊协作搬进船坞里面。 [gB+C84%%  
  这还不算完,“里加”号航母的总段与总段间的对接缝线长达500多米,但马卡罗夫等造船巨匠们考虑极为周全,事先用经纬仪测量数据加工过的对接缝净尺寸精确到0.1毫米,以至把总段依次吊上船坞后,焊工们就能按部就班地将安装对接缝逐一衔接起来! `2snz1>!j  
  马卡罗夫对待工作却极其严格,绝不允许有任何疏漏。由于对造船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他绝不允许一些技术不精的领导负责设计工作,就连那些习惯照本宣科、不思进取的干部都会被他踢走。在建造“里加”号时,整艘航母上拥有超过3500间舱室,所有舱室都布满各种设备、电缆和其他系统,如果到每间舱室停留1分钟,就需要60小时。 F5Va+z,jg  
  作为厂长,马卡罗夫每天早上6时就来到办公室,用半小时处理文件,然后在机库里召集车间主任和建造师们登上“里加”号,对那些必须始终处于监督之下的地方走一遍。在8时左右,大家一起在航母机库里召开十几分钟的现场会,就现场发现的问题或疏漏进行检讨,该谁负责的,谁就会遭到“责骂”。久而久之,厂里的头头脑脑都把追随厂长视察的路线称为“马卡罗夫大道”,在这条“大道”上充满了一丝不苟的严谨,以及对国家任务的忠诚。 u4j5w  
y)pk6d   
;);kEq/=P  
  “瓦良格”离故乡 P%zK;#8V  
M?qy(zb  
Y0>y8U V  
  1991年苏联解体,黑海造船厂失去了国家订货的对象,马卡罗夫也失去了事业的重心。三易其名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俄海军匆忙开走,而还没有完成舾装的“瓦良格”号则瘫痪在厂区外的南布格河口,成为黑海造船厂乃至苏联的“纪念碑”。 M`>E|" <  
  1993年,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总司令格罗莫夫在时任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探讨把“瓦良格”号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海军的可能性。乌克兰要求俄方支付全部造价,可是俄方认为只需支付当初苏联政府未付的30%货款,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目睹这一切的马卡罗夫有失礼貌地插话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让航母完工,工厂需要什么?”马卡罗夫回答道:“只有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经不存在了。” D]}G.v1  
% `3jL7|  
  1995年,已成为乌克兰总统的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号航母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心力交瘁的马卡罗夫宣布退休,迁居到离船厂不远的沃洛什沙洲别墅,以便每天都能看见自己曾倾注无数心血的“瓦良格”号。 g5yJfRLxp  
M}Sv8D]I  
  2000年6月14日,和“瓦良格”号告别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按照协议,香港创律公司雇佣的荷兰拖船将已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拖往遥远的东方。身患重病的马卡罗夫坐在距船厂15公里外的别墅边,遥望“瓦良格”号,泪流满面。两年后,马卡罗夫在郁郁中走向生命终点。 [vgtc.V  
26nx`w?j(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顶端 Posted: 2011-08-03 19:41 | [楼 主]
诸葛瑾瑜
级别: 老挝人民军中校


精华: 0
发帖: 574
爱心: 54 点
金钱: 232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39(小时)
注册时间:2011-07-17
最后登录:2012-06-06

 

确实技术上很过硬。
顶端 Posted: 2011-08-04 02:46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军事普及

Total 0.018950(s) query 6, Time now is:06-02 12:09,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