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美前国安局长:戈氏“改革”摧毁苏联军队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qq1993chn
苏共中央委员 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第二枚红星勋章 近卫军证章 苏联武装力量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2004
爱心: 393 点
金钱: 2001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21(小时)
注册时间:2014-05-31
最后登录:2024-06-09

 美前国安局长:戈氏“改革”摧毁苏联军队

0
在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执政苏联的短短6年时间里,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不少人认为最强大的苏联军队解体了。苏联军队是怎样瓦解的?美国著名军事专家威廉?奥多姆对这一问题简单的答案是: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军队的瓦解。3 M5 {+ z9 G0 H {{wVM:1  
  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的威廉•奥多姆,以军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分析了苏联军队的兴衰,1998年他撰写的《TheCollapseoftheSovietMilitary》(苏联军队的瓦解)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年后,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书名是《苏联军队是怎样崩溃的》。但是这本书在当时是内部发行,更多的是作为全军学习的内部资料。 YobIbpo  
  14年后,这本书在中国公开出版发行。今年6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重新引进并组织翻译出版了这本书,书名定为《苏联军队的瓦解》。此书的出版在国内引发关注,正如书的封面所写,本书的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其揭示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我们深刻警醒。 p@Qzg /X  
  “看不见的盟友” B\("08x  
  上世纪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在美国孕育了不计其数的苏联专家,威廉•奥多姆就是其中之一。& p& W0 Q/ @8 O. o7 g d[o =  
  1932年出生的他,31年的军人职业生涯与冷战时代大体相吻合。在职期间,他主要从事有关苏联问题的研究,从军队退役后,他成为智库政策专家和大学教授,所做的部分工作仍旧跟苏联有关。; Y( u* N, ], _( A' M! ^9 z h]zx7zt-  
  被美国视为苏联东欧研究领域权威、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将奥多姆称为美国首席苏联军事专家,他评价《苏联军队的瓦解》一书是部“开创性著作,有着深远的政治和战略上的重要性。不仅对了解俄罗斯军队的现状必不可少,而且对了解俄罗斯目前的处境有着更广泛的地缘战略意义”。0 O0 ~$ |9 h$ Q6 n  i! o- C Nf;vUYP  
  在西点军校当学员时,奥多姆就开始对苏军产生兴趣。那时苏联的武装力量和政治意图对美国战略来说都是最头疼的问题。从此他的眼光就没有离开过苏联。 DD-DY&2R  
  在奥多姆军事生涯早期,他在任德国波茨坦军事联络人期间,就开始观察苏联军事活动。1966年他回国之后,在西点军校讲授的课程也是俄国历史。到了1970年代初,他第一次进入苏联,任美国驻苏联大使馆陆军副武官。借此机会,他访问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有的共和国。! p6 b. u  g3 F '+}hVfN  
  在苏联期间,尽管不断遭受到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特工的跟踪,但他还是设法偷运出部分亚力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档案,包括索尔仁尼琴在作协的一些资料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资料。在索尔仁尼琴之后的回忆录(1995年)里,他赞扬奥多姆是“看不见的盟友”。& ]+ S7 s' I' y' Q! d# G' I! J8 L <"\K|2Sg  
  返回美国后,奥多姆继续在西点军校讲授苏联政治的课程,已经见识过苏联现状的奥多姆经常强调军队干部教育的重要性。 i;\i4MT  
  1977年,他在为布热津斯基工作期间,关注的仍然是美苏关系,包括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会谈、苏联入侵阿富汗等;1985年到1988年,他担任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这对于研究苏联问题的奥多姆来说,他无疑获得了接触更多苏联资料的机会。这对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6 L( Q3 ?6 e& U3 N; R4 }( v' u3 r) E rzO:9# d  
  此外,苏联解体当年以及之前和之后,奥多姆对苏联许多关键人物进行过专访,这样的优势让奥多姆对这支军队崩溃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作实质性分析时,能始终把苏联政治、经济与军事联系起来。亲身访谈、独特视角、另类解读都让这本书摆脱了一般研究型资料的枯燥。因此凭借这本书,他赢得了1999年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协会颁发的舒曼奖。 +ATN2 o  
  如释重负和诚惶诚恐8 a4 @# O; N- u1 J$ m @*c+`5)_  
  苏联解体后,时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飞到莫斯科,他骄傲地在红场散步,并宣称:“我们知道,无论施加经济压力还是进行军备竞赛,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来。只能通过内部爆炸来毁灭它。”3 W( b! ?, p2 V3 J, C8 A- g; M .z{7 rH  
  在《苏联军队的瓦解》一书中,奥多姆将苏联经济、政治、军队面临的种种问题一一描述,解说苏联如何因内部爆炸而自我毁灭。当提起谁应该为苏军瓦解承担主要责任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改革新思维”及其无序的改革,抽空了苏联军队的建军之本,侵蚀了苏联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并最终摧毁了苏联军队。而苏联军队的衰败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远比西方国家所预料的要大得多。 D<rjxP  
  尽管如此,苏联军队的瓦解还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虽然有种种迹象表明苏联正走向深渊,但是恐怕连西方资深的观察家也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种结果。 e EU :  
  究其原因,奥多姆表示是苏军一向神秘莫测,苏联问题专家们不得不像考古学者研究已消失的文明那样来研究它。他们从苏联出版但严密封锁的大量苏军资料——那里充斥着宣传的内容——中尽可能地找出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进行分析判断。即使西方的情报机构在穿透苏军的神秘防护网方面卓有成效——到1970年代后期就已经收集到大量资料,但却一直不够完整。所以,苏军对很多研究专家来说,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个谜。 g^]Q*EBa  
  此外,奥多姆认为对苏军的困惑部分原因是文化方面造成的。西方人是很难理解苏联这个国家,其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对大部分西方人来说是格格不入的。而苏联的保密制度又增加了了解苏联军队的难度。 A+ f{j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苏联军事的神秘色彩有所淡化。到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大量新资料被公诸于世,这才使人们有可能了解到苏联武装力量消亡的许多戏剧性情节。 x/4lD}Pw]  
  苏联对于美国的威胁始终存在,直到苏联解体,而奥多姆作为一个美国将军,也正是从美国专家的立场一点点剖析苏军瓦解的过程。“我不能说原来就确信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苏联武装力量在和平时期解体;但我的确有多种理由担心将来美军在不得已与之进行的战争中能够击败它们。因此,我是带着一种如释重负和诚惶诚恐的心情在此试图说明苏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它是怎样瓦解以及为什么瓦解的。”# j% O; a5 o( s0 {" C. Q klx4Mvq+/@  
  尽管这本书研究的是苏联军队,但同时奥多姆对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也作了一定分析。正如久负盛名的军史学家彼得?帕雷特说的,“实际上,政治、经济和军事三种力量难以分开”,割裂开来对任何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往往引起误解……在军事历史的研究方面尤甚”,而奥多姆在这一点上做的恰到好处。 -J[D:P.Z  
  瓦解,同战争一样可怕) X8 S3 R' o2 Q! g: v. E {?j|]j  
  2000年1月,奥多姆的这本研究著作经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王振西少将翻译、审校,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但当时由于发行范围有限,知道这本书的读者并不多。' q3 P  g  r* i* @8 s, l( x @lj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的编辑祝得彬所在的全球与地区问题出版中心出版了很多研究东欧、俄罗斯等相关问题的著作,他说,在这些著作中,他们发现很多研究苏联的专家都会引用王振西少将翻译的《苏联军队是怎样崩溃的》这本书。于是,他们开始积极联系这本书的作者和版权方。5 |0 N# g% q' Y G;^iwxzhO  
  但十多年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版权早已到期,而威廉?奥多姆也于2008年因心脏病去世,于是他们决定跟耶鲁大学出版社购买版权,重新出版。; i  ]& `( d9 C/ V ;nC+K z:  
  《苏联军队的瓦解》一书的责任编辑张苏琴介绍说,现今已80岁高龄的王振西本因身体不适拒绝重新翻译此书,“但是在翻看当年版本时,他发现了一些疏漏和错误,不利于大家的阅读和学习。于是他叫上军事科学研究院的老同事——七十多岁的钱俊德大校共同完成新版的翻译工作”。% U! W. k: l! n% b1 i6 O4 ] 4 bJ3uIP#  
  谈及这本书,张苏琴认为,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事实,像拨笋一样,一层层地剖析,将苏联军队瓦解的过程娓娓道来。 I&cb5j]C  
  在奥多姆看来,苏联军队不是被入侵的敌军消灭的,它甚至没有为维护自身生存而孤注一掷。它也未曾向别国发动战争,以团结国内民众支持摇摇欲坠的政权。它手中握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核武器,却从没有威胁过要使用它。相反,苏联武装力量只是在埋怨不休,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最终——用托洛茨基的话说——“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2'x_zMV  
  苏联军事史起源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1991年随着苏联解体,苏联的军事力量被各个加盟共和国瓜分,苏联军队的历史也戛然而止。曾经强盛一时的苏军也许从未想过,“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会是它最后的谢幕。 DvhK0L*Qr  
  苏联军队不仅是苏维埃政权创建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其主权与地位稳固的化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红军更名为“苏联武装力量”,帮助苏联直抵欧洲的中心。与此同时,苏联军队人数在“二战”中达到最高峰。这也让苏联军队成为“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军事实力一争高下的部队。2 j3 }7 J' M$ v+ S- b1 q1 U  R y k#:.5H  
  在奥多姆眼里,苏联军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始于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他的政策使军队逐渐遭到破坏,这样做有时是故意为之,有时则非出于本心。戈尔巴乔夫认为,要改变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就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他希望通过财政救助来使资金配置发生重大变化。苏联生产的“大炮”太多,而“黄油(供人们消费的产品)”不足。他认为,通过减少“大炮”的生产,把节约下来的资金用来生产“黄油”,就可以实现财政救助。+ d& @6 ]7 x$ G+ d" R- `  K j$L<9(DoR  
  “戈尔巴乔夫失去了民主力量,也失去了党的地区性机构和高级军事将领,事实上他已经没有了国内政治基础。”奥多姆谈道。他形容戈尔巴乔夫是“怂恿民众反对军队,怂恿下级军官反对将军,怂恿母亲反对儿子应征、破坏了尼古拉二世所认为的帝国的化身”。+ ^, }$ l1 m; z ZRX>SyM  
  1985年,苏联军队约有530万名现役军人,但是,到了1990年,据说这一数字已减到399万人。对此,奥多姆认为,当一个帝国的军队不能有效地征募新兵时,帝国政权本身也就危险了。6 K8 _8 u2 Z) e' w0 T' I ~q1s4^J  
  即使奥多姆以一个美国军人的角度研究苏联军队问题,但在庆幸之余他也为苏军感到惋惜。他在书中写到:“虽然我对苏联的解体并不感到难过,但我确实同情这些职业军人,他们目睹了苏联政权在自己身边崩溃,并对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自己应该效忠于谁这些问题很迷茫。我也是一名职业军人,好在我没有这种可怕的经历——从某种意义来说,它同战争一样可怕。”# O& i5 O5 i1 i; B) i' U: u9 Q A2+t`[ w  
  在奥多姆笔下,苏联军队像俄国靠近北极江河里的冰块一样,春天一到,便开始碎裂,顺水漂流而下,终于不见了踪影。
我的荣耀便是忠诚
顶端 Posted: 2014-08-16 19:01 | [楼 主]
Borhondoi
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副主席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级别: 贵宾/顾问/元老


精华: 0
发帖: 3517
爱心: 401 点
金钱: 17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蒙古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2415(小时)
注册时间:2014-08-27
最后登录:2024-01-17

 

戈氏大改革何止毁了苏联军队啊 Xau.4&\d  
国家也毁了,东方阵营也毁了
Жаргалын тлхр, хгжлийн тулгуур
Жавхлант манай орон мандтугай
顶端 Posted: 2014-09-02 15:04 | 1 楼
zqq1993chn
苏共中央委员 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第二枚红星勋章 近卫军证章 苏联武装力量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2004
爱心: 393 点
金钱: 2001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21(小时)
注册时间:2014-05-31
最后登录:2024-06-09

 

和平演变,一国元首摧毁了自己的军队
我的荣耀便是忠诚
顶端 Posted: 2014-09-05 09:26 | 2 楼
aw2664064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主席团委员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工农革命政府副总理兼内务部长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级别: 贵宾/顾问/元老


精华: 0
发帖: 1011
爱心: 341 点
金钱: 510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在线时间:19(小时)
注册时间:2010-01-20
最后登录:2023-08-22

 

急于求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顶端 Posted: 2014-09-05 10:05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2669(s) query 6, Time now is:06-17 16:46,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