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俄国“妇女敢死营”奋勇杀敌 换来枪决结局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米高扬
级别: 苏联武装力量少尉


精华: 0
发帖: 20
爱心: 20 点
金钱: 16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36(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03
最后登录:2008-11-03

 俄国“妇女敢死营”奋勇杀敌 换来枪决结局

0
俄国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爆发了“二月革命”,俄国人民推翻了帝制,之后诞生了一支“妇女敢死营”。这个敢死队是由一个普通女人倡议建立的,她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只换来了一个枪决的结果。 P)7:G?OTx  
DZPg|*KT  
\0gU)tVZ  
克伦斯基批准建立“妇女敢死营” ~mAv)JK  
klkshlk d  
|~)!8N.{  
'ii5pxeNI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生于1881年,卒于1970年,俄罗斯政治家、革命家,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地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总理。由于他的温和政策遭到列宁、托洛茨基的反对,致使十月革命爆发,他的政府被列宁领导的苏维埃军推翻。 }<m'Nkz<X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克伦斯基在大地主李沃夫领导的临时政府内任司法部长。5月5日,临时政府发生危机,进行改组,他出任陆海军部部长。在这期间,他忠实地遵从地主、资产阶级的意志,坚持把帝国主义战争进行下去。他还亲自到前线,巡视战场,劝说士兵不要放下武器,士兵们讥笑他是一位“劝说部长”。7月14日,临时政府进行第二次改组,克伦斯基被捧上总理宝座,同时兼任陆海军部部长。9月,又兼任俄军总司令。 }N @8zB~X  
x-0O3IIE  
XMt)\r.  
fpd4 v|(  
  正是在这段时间,克伦斯基批准建立了“妇女敢死营”。 pC=kvve  
?K5S{qG'O  
?T.'  q  
D^]g`V*N  
头领是个“女张飞” sa8Q1i&%  
p'SclH[   
IRWVoCc9/\  
9j'(T:Zs  
  不过,建“妇女敢死营”的构想始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名普通村妇雅什卡。据《世界新闻报》刊文,因生活所迫,从5岁起,雅什卡就为地主家做活,因此生得肩膀宽大有力,据说能轻易举起90公斤的重物。 ?@n, 9!  
   Sv&_LZ-"P  
  16岁时,雅什卡嫁给了当地一名男子,开了一家小店,过着平淡的生活。 B?bdHO:E~  
   ScN'|Ia.-  
  正当雅什卡的生活开始好转时,一战爆发了,她的丈夫应征参军。不出一年,1915年6月,雅什卡接到消息,丈夫在战斗中死了。雅什卡决定赴前线为丈夫报仇。为此,她直接给沙皇发电报,请求参军,后得到了沙皇的批准。 D==C"}J  
   [wp(s2=  
  雅什卡在前线的两年里,像男人一样冲锋陷阵。 l X g.`  
o$PY0~#  
  1916年3月18—30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西方面军和北方面军在白俄罗斯境内的那拉奇湖对垒。 这场战役中,俄军损失巨大(仅第2集团军就伤亡78500人)。德第10集团军伤亡3-4万人。 W(~7e?fO  
rQE:rVKVh  
  正是在这场战役中,所有的军官都阵亡了,剩下的士兵畏缩不前。这时,雅什卡站了出来,端起枪向前猛冲。在她的号召下,男兵们开始发起冲锋,最后俄军取得了胜利。雅什卡也因此获得了沙皇颁发的圣乔治十字勋章。 6uNWL `v  
   bU$4"_eA B  
  1917年,一战进入第三个年头,俄军中的反战情绪愈来愈强烈。雅什卡认为只有勇敢作战,才能拯救祖国。5月中旬,雅什卡向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写信,请求建立一支“妇女敢死营”,到前线参战,以便“为全俄罗斯人树立榜样”。 bF_SD\/  
   L !/Zw~  
  1917年5月21日傍晚,雅什卡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征兵工作。在首都圣彼得堡的马里恩斯基剧场里,雅什卡涨红着脸号召妇女加入敢死营。雅什卡说:“重要的是要让男人们感到羞愧……一两个女兵足以为整个前线树立榜样。” "{TVd>9_  
    ,2yIKPWk  
  在雅什卡的号召下,当天就有1500名妇女报名参军,后来又有500人报名。大多数人的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有女大学生、贵族女性、职业妇女和农民。她们参军的理由多种多样,根据当时的报道,有的人是因为“爱国”,有的人为了荣耀,有的人则为了摆脱家庭对自己的束缚……其中,更多的人像雅什卡一样,是为了给在战场上死去的亲人报仇。 @\ udaZc  
IR_&dWHyc  
o03Y w)*  
-@=As00Bg  
/6Bm <k%  
人员确定下来后,雅什卡带领女兵投入了训练,来自临时政府警卫团的19名男兵担任了妇女营的教官。训练的内容很简单,无非是些队列行进、打靶及夜间行动之类。针对女兵们力气小的特点,临时政府给她们配备了骑兵用的卡宾枪,这种枪比普通的卡宾枪轻5磅左右。于是,在此后的4个星期里,不管刮风下雨,这些剃成光头、穿着男军装的女兵从每天凌晨5点到下午6点都会出现在训练场上。 fXo$1!  
为了让女兵尽快从柔弱的女性成为坚强的战士,雅什卡还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她鼓励大家抽烟、喝酒,甚至连笑也只能咧开嘴大笑,因为这样“看上去更豪迈一些”。 4MM /i}  
   PBkTI2 v  
  6月21日,在圣彼得堡的圣艾萨克大教堂作过祈祷之后,“妇女敢死营”的300名女兵拔营起寨,赶赴前线支援西北战线的第10军525团。行前,每个女兵都宣誓“决不投降”,并领取了一颗氰化钾剧毒药丸,以备在被包围时服药自杀。 CEQs}bz  
   L_@P fI  
  女兵们在前线安营扎寨后,一群嬉皮笑脸的男兵就跑了过来,嚷着要“见见姑娘们”。哨兵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们,这里没有姑娘,只有战士。男兵撇撇嘴,说着不干不净的话离开了。从那以后,“妇女敢死营”的女兵们一直处在周围男兵的“关注”之下。 b!lS=zIN  
^l;N;5L  
'!\t!@I$  
4i]h0_]  
女头领被苏维埃枪决 sVT:1 kI  
r Uau? ?  
4%refqWK  
x:wv#Wh:l7  
  1917年7月25日,“妇女敢死营”在白俄罗斯的斯莫尔贡遭遇德军,虽然最后在兄弟部队的帮助下打退了德军的进攻,并俘虏了200人,但她们自身也付出了伤亡50多人的代价。此后又经历了几次战斗,“妇女敢死营”减员达200多人,不得不撤回到俄罗斯境内休整。 4$~A%JN3  
   ,)u1r3@I^  
  单纯的女兵们并不清楚,她们只是政客们继续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一部分燃料而已。临时政府为“妇女敢死营”涂脂抹粉,在报纸上吹嘘她们的“战绩”,并于当年8月开始组建第二支“妇女敢死营”,共有1200人报名,营长依然是雅什卡。 c&> S  
   TwdY6E3`  
  9月底,约有400名第二“妇女敢死营”的女兵被送上前线,然而她们还没放一枪,“十月革命”的消息就传来了。“十月革命”时,雅什卡带领第二“妇女敢死营”的3个排女兵,作为卫戌部队,和哥萨克兵以及士官生一起驻扎在圣彼得堡的冬宫。 %s&"gWi  
   92F 9)S{"  
  11月21日,由于女兵们自己的请求,布尔什维克军事革命委员会下令正式解散“妇女敢死营”,于是女兵们又重新穿上平常的服装。“妇女敢死营”从开始组建到被正式解散,整整存在了半年时间。 )4O>V?B  
   nF"NXYa  
  “十月革命”后,被捕的雅什卡拒绝与新政权合作,她逃到了美国,在那里寻求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的支持,甚至还拜会了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919年,俄国爆发内战,雅什卡返回俄国,并组织了一支妇女医疗队,为白军将领高尔察克效力。高尔察克垮台后,她回到家乡托姆斯克,侍奉父母。 QOT|6)Yb  
   (^!$m7  
  1919年12月25日,雅什卡被契卡(即肃反委员会,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间谍组织克格勃)关押。1920年5月16日,根据契卡的指令,雅什卡在鄂木斯克被枪决。 ;RR\ Hwix  
V -X*e  
  一个一心想为丈夫报仇的女人,就这样成了牺牲品。 Vt4KG+zm  
7XM:4whw  
 }BFX7X  
-l(G"]tRB  
Bp:PAy  
$[S)A0O  
顶端 Posted: 2008-03-22 08:1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3783(s) query 7, Time now is:06-17 22:45,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