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我看索尔仁尼琴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马尼洛神父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2210
爱心: 986 点
金钱: 22147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49(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02
最后登录:2023-08-06

 我看索尔仁尼琴

0
文/ 朱小平 ^]sb=Amw  
从没有一个作家让世界如此关注:89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终于“在经历了反复曲折的命运后离开人世”(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语)。 d.? }>jl  
#@oB2%&X?  
  索尔仁尼琴不仅在俄罗斯,在西方也最有知名度,而且对他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老实讲,他的处女作《伊凡•杰尼维奇的一天》,及批判前苏联政府制度的长篇小说《癌症病房》、《第一圈》,都不及《古拉格群岛》使他一举成名。在少年时代,我翻阅过还是内部参考书的《古拉格群岛》,那时我朦胧的认为:这本书并不以文学性见长(据说他的散文写的要比小说好)。1970年在索尔仁尼琴被他的祖国剥夺国籍、驱逐出境后最艰难潦倒、一文不名的时候,西方世界拥抱了他,在1970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如是说:“他凭借道德力量追求不可或缺的俄罗斯文学传统”。不过,依我之见,如果没有他的谴责斯大林主义的立场,西方社会怎么会如此慷慨的给予他这项桂冠?诺贝尔奖从来是最一丝不苟讲政治的,如同把和平奖“赐”给达赖一样,我们决不可天真的轻信它是考虑什么文学性。 ].s;Yxz  
b? o  
  现在的俄罗斯对索尔仁尼琴多是鲜花般的正面评价。如果苏联不解体,他可能永远回不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小木屋和弥漫着燕麦粥的故乡。除了他的处女作在国内《新世界》杂志1962年11期刊载,他的其它书都是在西方出版,继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正是1973年12月在法国巴黎出版《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俄文版,他于次年2月12日被逮捕,一天后被开除国籍、驱逐出境。他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难民”生活,先后旅居西德和瑞士,1976年迁居美国。可以设想,如果不是西方施以援手,他也许活不到今天。 t*hy"e{*a  
uXc;!*  
  严格来说,索尔仁尼琴应该是一位“持不同政见者”,否则他就不会写《给苏联领袖们的一封信》了。直到今天,俄罗斯的一些评论家们也对他持否定态度。比如他要“精神净化”,不仅全盘否定苏联,而且坚决主张追究当年迫害者的罪责。但他自己可能忘了,当年他凭借处女作获得了赫鲁晓夫的赏识,因为赫鲁晓夫是反斯大林的,如果赫氏不下台,索尔仁尼琴的小说也不会马上遭到批判,使他一下从文坛顶巅跌入深渊。 6J>AU  
Y\9}LgIvr  
  不可否认,索尔仁尼琴的小说有现实的影子。尽管他在卫国战争中获得过二级卫国战争勋章,但就是因为与朋友通信指责斯大林而被判刑八年,出狱后又被流放到一个荒凉的小村庄。这其中的痛苦、绝望没有深临其境的人是不可能想象的。很多年前,我采访作家从维熙时,他送我一册刚出版的他关于披露劳改时期的回忆录,读了已经让人心灵震撼了! .e7tq\k  
iyn9[>j e  
  不过,我个人认为,索尔仁尼琴仍然是一个爱国者和有良知的人。我不是追随西方媒体的吹捧,赞美他是“俄罗斯的良心”,连萨科奇也称赞他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良心之一”。我只是钦佩他并不受制于西方的施舍,也并不摇尾乞怜献媚,还算得上有骨气。他迁住美国,却尖锐批评西方的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在晚年,在呼吁回归传统的爱国主义的同时,他不忘抨击美国和北约企图包围和孤立俄罗斯的新冷战思维。我很钦佩他的主见,联想到一些所谓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其实未必),仰西方鼻息的那种丑态,真是令人作呕。爱国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良知的最基本的标准之一。索尔仁尼琴受到“开除国籍”这一耻辱,他对祖国的抨击从未系于个人恩怨。苏联解体后,他曾严厉批评叶利钦,而正是时任总统的叶利钦于1994年邀请他回归祖国。不计个人耻辱,永远热爱祖国,也许是他良知的一个亮点。 uE.BB#  
^=eC1 bQA  
  我倒是赞成戈尔巴乔夫在他逝世后对他的评价:“他的命运,就如同这个国家千百万公民的命运一样,经历了严酷的考验……”他生前主张不能忘记过去,只有谴责过去才会有“精神净化”,否则“不会有真正的民族和睦”,也许一个有良知的人才会如此执着。 y"yo\IDW  
V;eaQ  
  索尔仁尼琴死后被安葬在莫斯科顿河修道院墓地。这个墓地的著名不仅在于有“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等名人埋骨于此,也有成千上万的斯大林时代的被“清洗者”烟销于此,著名者如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布留赫尔,作家巴别尔等。令人回味的是:当年“清洗反革命分子”的劳改营负责人叶若夫也埋葬于此,索尔仁尼琴若有知,是坚持“精神净化”呢?还是悠然一笑若比邻呢? opH!sa@U  
Cogito ergo sum
顶端 Posted: 2009-06-02 21:21 | [楼 主]
马尼洛神父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2210
爱心: 986 点
金钱: 22147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49(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02
最后登录:2023-08-06

 

索尔仁尼琴语录 Gmu[UI}w8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Zah<e6L  
-ik$<>{X  
●时间不能救赎一切。 |9i[*]  
E @r &K  
●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 !|9@f$Jv  
i*l =xW;bM  
●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cUO+)!Y  
qCVb-f  
●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Jm=3 %H  
0XljFQ  
●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 y+^KVEw  
YO.ddy*59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Foj|1zJS_  
D|Tz{DRG  
●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 *B4OvHi)'  
DQObHB8L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w 4^i!\  
;|\j][A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PQi(Oc  
V,Bol(wY  
●我们不要忘记,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凡是曾经把暴力当作他的方式来欢呼的人就必然无情地把虚假选作他的原则。暴力在出生时就公开行动,甚至骄傲地行动着。但一旦它变得强大,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它就立即感受到它周围的空气的稀薄,而且倘若不自贬成一团谎言的浓雾又用甜言蜜语将这些谎言包裹起来的话,它就不能够继续存在。它并非总是公开使喉咙窒息,也并不是必然使喉咙窒息,更为经常的是,它只要求其臣民发誓忠于虚假,只要求其臣民在虚假上共谋。 Z[ !kEW  
bOYM-\ {y  
●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 就还可以生活。 n2o)K;wW+  
Md9y:)P@Y  
●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b$Ei>%'/";  
!`H!!Kg0L  
●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
Cogito ergo sum
顶端 Posted: 2009-06-02 21:22 | 1 楼
dmkgb
级别: 苏联武装力量上校


精华: 0
发帖: 854
爱心: 454 点
金钱: 184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3(小时)
注册时间:2009-04-10
最后登录:2012-06-04

 

他曾经坚决反对苏联,后来看来苏联解体后人民的悲惨处境后,他开始痛苦,后悔,反思!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顶端 Posted: 2009-06-03 10:33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69179(s) query 6, Time now is:06-01 23:33,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